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临沧要闻 > 正文

我市践行“三个工作法”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来源:临沧日报    作者:罗洪竹   时间:2022-11-09 10:03:43   点击率:

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以来,我市大力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扎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为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我市紧紧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以“1336”工程为抓手,对标分解目标任务112项,制定工作措施283条,实现工作落实有人抓、任务分工有人担、责任划分有人包。同时,在对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1288个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周调度的方式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682个。

为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我市采取召开市委专题会、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专题会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市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县级周调度、市直成员单位半月调度的方式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

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推进中,全市各级干部始终采取“面对面”的一线工作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明确 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分别由1名市级领导挂钩包保,采取每月进行一次工作调度、适时开展一批培训、提炼选树一批典型、入村上好一次党课、推动完成一批村级网格化治理的“五个一”工作举措,各项工作既得到了有力推动又深化了内涵。目前,所有市级挂包领导已实现走访调研全覆盖,组织挂包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等外出培训32场(次),20名市级领导为挂包村党员干部上党课。

初冬时节,走进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蓝瓦白墙的农家小院被青山环抱,院落里的三角梅、牵牛花竞相开放……一直以来,前来考察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示范型村庄的“帮东实践”得到了广泛认可。

为有效解决“点多、面广、资金紧”的实际,我市采取行政村统一标准、自然村分类推进的“1+3”建设模式,把320个自然村划分成169个达标型自然村、96个提档型自然村、55个示范型自然村。同时,立足村庄地理区位、气候条件、民族文化等因素,打造了一批边旅融合、文旅融合、康旅融合、茶旅融合的示范型村庄。

除了量身定制“一村一方案”外,我市还采取选取示范型村庄召开现场推进会议等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在边境一线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