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专栏 > 部门动态 > 正文

为“三个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来源:临沧日报    作者:   时间:2022-11-16 09:05:51   点击率:

今年以来,临沧市组织系统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全力推行“三个工作法”,为临沧市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三个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全市12万多名党员干部以“我们都是收信人”的责任与担当,奋勇争先,真抓实干,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中显身手

今年年初,轰隆隆的机器声让永德县大深沟村热闹起来,干部和村民一起投入篮球场的建设中。大深沟村组长蒋新朝兴奋地说:“我们终于可以组织大家开展篮球比赛了,往后村民的体育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村里老少没有不对‘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点赞的。”

凤庆县二道河村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传统村落。在家乡规划中,该村党组织整合相关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补齐村里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公益配套设施等短板,同时组织村民加入到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农户全部与景区建立起利益联结。如今的二道河村已是网红旅游打卡村,去年乡村旅游业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寨600多户2500多人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从201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以来,临沧市持续深化成果提升完善,组织4.9万多名临沧籍公职人员返乡,以人才、资源、问题、工作“四个清单”破题,围绕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形成一个个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的规划。截至目前,2021年的369个规划已全面完成,2022年的532个规划正在全面开展,一批最美边寨和鲜花盛开、生态宜居的村庄相继建成。

“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是临沧市组织系统服务好乡村振兴的一个抓手。同时,临沧市组织系统在机制探索、人才培训、精准服务等方面大显身手,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以“四级联创”为抓手,巩固村级党组织规范化达标创建成果,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顿,全面开展党员空白村(居)民小组清零行动。把833名村党组织书记推选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8.6%。开展村党组织跨县结对互助行动,首批18个村党组织完成结对互助。

加大对“三农”干部队伍的关怀激励力度,大力选拔任用在乡村振兴一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换届后,89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班子,1734名“双提升”学员、922名回引农村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全面开展换届“回头看”,对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全覆盖分析研判。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继续推进“双提升”行动,让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结构更优、功能更强。

向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等选派667支驻村工作队,队员1838名;向202个抵边和129个非抵边村(居)民小组选派第一书记和驻组干部;向乡村振兴重点地区选派3个特派团,科技特派员98名;选派3名处级干部蹲点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督导,下派50名优秀年轻干部点对点开展帮扶,以精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在描绘兴边富民示范区画卷中作表率

从欠账10多万元到每年收益21万元,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小坝子村村民袁时旺用了4年时间完成了人生蝶变。

小坝子村海拔2050米,全村449户农户人均占有耕地仅2.3亩,产业单一,农民增收难。为此,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小坝子绿然高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215户农户为合作社社员,并按照建强合作社、抱团共发展的思路,将党支部建在合作社,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合作社的发展优势。如今,小坝子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蔬菜瓜果村,蔬菜产业实现利润1700万元,人均纯收入9519元。小坝子村第一书记王志平介绍,该村的蔬菜除了直供双江、临翔外,还远销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该村规划联动相邻村寨建设万亩绿色生态蔬菜园区,打造集民俗观光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新村庄,持续带动农户稳步增收。

碧空如洗,翠竹婆娑,四通八达的进村入户道路两旁鲜花盛开,一个个整洁美丽的庭院里瓜果飘香,百年榕树让村里的旅游栈道增加了年代感,村民活动室里、便民广场上,处处欢声笑语。在沧源佤族自治县龙乃村,一幅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美丽景象映入眼帘。

龙乃村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3.9公里。这个1960年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村寨,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不仅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还建成了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成为临沧“三个示范区”建设中的美丽风景。

临沧市坚持组织引领产业发展,聚力打造“三张牌”,聚焦糖、茶、果、菜、牛、中药材、咖啡等资源优势,围绕绿色食品加工、绿色能源建设、中药材深加工、旅游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边境物流加工产业园、高岭土等重点领域,加大各类市场主体党组织组建力度。以县(区)为单位组建产业党建联盟,通过建强党建链、打通产业链、优化人才链、激活服务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现代产业发展。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按“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提出符合临沧实际的10种发展模式。借助强边固防“四位一体”和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2019年以来,该市争取省市扶持项目350个1.75亿元,市级财政每年配套投入800万元,县(区)每年投入4000万元以上。2022年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可达到5万元以上。

注重利益联结,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采取成建制送出家门、送上车门、送进厂门“三门”服务,有组织转移就业44.1万人。持续推广“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双社三绑”等产业发展模式,将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在一起,2696个新型经营主体与33.9万脱贫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实现群众稳定增收。

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上立新功

临翔区青华社区距主城区3公里,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忙岗是该社区的一个三级网格,有居民225户。过去,忙岗环境脏乱、治安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城中村管理粗放、服务不到位、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临翔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微”模式,以微网格兜起民生大小事、以微治理分类施策解难题,以微服务真情关爱暖民心,以微讲堂转变思想提素质,以微积分激发动力齐参与,以微庭院美丽家园共同建,全力以赴建设好美丽家园。在“六微”模式春风化雨的浸润下,忙岗村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主题教育、沿边小康村建设、人才培养和配置等方面,临沧市组织系统不断摸索总结出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

深入推进基层组织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两网融合”,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小组和居民小区党支部—村居民聚居点和小区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6443个基层党组织、8609个党小组、40820户党员中心户实现与55872个网格逐一对应,确保每一级每一个网格都有对应的基层党组织领导或党员中心户负责网格治理工作。

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和“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主题教育,全覆盖制定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5651个村组活动场所、1590个村史室作用,组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和“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活动,引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结合“绿美云南、醉美临沧”建设,加强宣传教育,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力量。

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和边境线“五级段长制”工作责任制,实施军警地共建和“红旗飘飘”工程,开展“争当一辈子好段长”实践活动,推进边境地区基层党建查漏洞、强弱项、补短板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边民、村组及村组干部相互监督、责任连带的机制,督促基层党员、干部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作用,健全完善边境地区联合党组织运行机制,加强边境联防所党组织建设。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在全省率先启动沿边小康村建设,实施“五大工程”和“1336”工程,在边境线上绘就了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壮丽画卷。全面推进抵边村(社区)示范创建工作,全市共有3个抵边村(社区)创建为2021年度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专长,把熟悉经济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派到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等主战场,把教育、卫生、农业人才选派到农村、学校、卫生院锻炼,把优秀党政人才配置到急难险重的关键岗位历练,累计选派4.3万名各类人才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与全国24所高校(院所)开展战略合作,组织纯造普洱茶、金线莲组培、高岭土制备等45项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重大科技成果39项。邀请朱有勇院士及团队到临沧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创建有机三七种植示范基地,规划种植6万亩林下有机三七,预计产值达40亿元以上。建立2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0个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医疗专家工作站125个,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61项,获授权专利144件,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66项,19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