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时间:2018-08-10 10:20:00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fgw/2024-00056  发布机构  临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开日期  2018-08-10 10:20:00
 文  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失效日期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公开范围  公开  主 题 词 
 著录日期   生效日期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临沧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并请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崛起”战略,抓项目、破瓶颈、彰特色、促跨越,以“三线三区三化”发展为重点,着力抓好42项重要指标、20项重点工作、20个重大项目、21户重点扶持工业企业、10件惠民实事和“四个一百”上亿元重点项目,克服霜冻、高温干旱、洪涝和地震等自然灾害,贯彻落实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较好的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5.1亿元,增长11.2%,其中:一产完成142.7亿元,增长6.5%;二产完成198.8亿元,增长14.8%;三产完成123.6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64.8亿元,增长3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3亿元,增长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6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99元,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2亿元,增长13.7%。外贸进出口总额42.6亿元,增长20.6%。人口自然增长率6‰。城镇登记失业率3.6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6%。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8%。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八个方面的成效。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102万吨。新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172.9万亩,累计达1974.8万亩。传统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甘蔗产量达652万吨,茶叶产量10.2万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新植咖啡6.1万亩,累计达61.5万亩;新增澳洲坚果42.4万亩,累计达109万亩;完成烤烟收购92.25万担。畜牧渔业继续发展,畜牧业和渔业产值分别增长5.2%和11.3%,肉类总产量突破3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7.8万吨。“三万三带”工程顺利实施,大力推广“核桃+魔芋”、“林果+魔芋”种植模式,累计建成“万元山”80万亩,完成“万元田”建设15万亩,新培育“万元人”10.2万人,南汀河流域“三带”建设加快推进。在建和初步建成现代农业庄园42个,临翔至双江5个现代农业庄园、南汀河流域10个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增农业产业化组织102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4户。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出台了我市18条贯彻实施意见,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3亿元,增长14.4%。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工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7.3亿元,增长31.8%。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全市工业园区实施175个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抓实“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新培育微型企业30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民营经济总量达8.6万户,从业人员25.8万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00.1亿元,增长20.3%。

  服务业发展后劲增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世界佤乡、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大美临沧”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按照“北看茶马,南看阿佤,遍地风光,养生度假”的布局定位,完成了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澜沧江沿线经济开发旅游专项规划等一批旅游发展规划。推进了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沧市城市森林公园、冰岛恒春小镇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了全市第一批10个“恒春小镇”创建单位。积极培育边境旅游新热点,清水河至缅甸腊戍、清水河至缅甸果敢、南伞至缅甸果敢三条边境旅游线路获批开通。荣获“2014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市”称号和“2014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品牌”奖,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7亿元,增长38.4%。加大商贸流通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21户,累计达146户。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实施乡镇集贸市场改造8个、大型批发市场1个。

  (二)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始终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千方百计促进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64.8亿元,增长35.4%。

  重大项目强势推进。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力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支撑投资增长。列入省级“三个一百”的2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市级“四个一百”上亿元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4.4亿元,占全市完成投资的50.4%,其中:100个竣工项目完成投资84.2亿元,100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36.5亿元,100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8.5亿元,100个前期工作项目提前开工15个,完成投资5.2亿元。精心组织一批重大项目参加省、市集中开工仪式。

  投资结构更加优化。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省道319线临翔过境公路基本完工,云凤一级公路和沿边三条(段)、德党至勐堆(段)二级公路加快建设,2265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95公里县乡道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沧源得龙机场累计完成投资8.1亿元。全市在建的13件中型、14件小(一)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扎实推进,新开工小(一)型水库6件。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更加注重产业投资,临沧工业园区“东扩南移北进”工程全面启动,临沧通航产业园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凤庆习谦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项目竣工投产,全市共完成产业投资238.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2.3%,比2013年提高1.1个百分点。

  项目储备得到加强。大理至临沧铁路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批复,玉溪至临沧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孟定机场已开始编制选址咨询报告,永德、凤庆机场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耿马灌区工程规划报告已通过审查。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临沧至清水河铁路、临沧至普洱铁路、临沧至孟定清水河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逐步推进。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良好

  深入落实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出台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意见的《实施纲要》,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突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边合区建设、美丽家园建设领域相关改革,协调推进其它领域各项改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公布了市级部门262项行政审批权力清单,精简行政审批项目116项。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工作有序开展。考核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由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创新工作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年新登记各类企业2177户,增长174%。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上调了永德、镇康、沧源三县小水电上网电价,疏导了电价矛盾。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

  出台《关于推进临沧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引领全市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编制《临沧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打造宜居家园取得重大进展,临沧城创建云南省园林城市和凤庆县城创建云南省园林县城获得成功。完成城镇污水管网55.3公里,旧城改造100万平方米。2014年度4600套(户)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4万户。转移农业人口5万人,城镇化率达36%。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临沧茶马古镇、云县云州国际新城等8个省级城市综合体累计完成投资39.8亿元。美丽家园建设深入推进,11个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加快,20个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全面启动,提升美丽村庄110个。建筑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实现增加值53.9亿元,增长17.4%。

  (五)财税金融运行平稳

  积极应对蔗糖行业糖价持续走低、大型电力企业增值税款即征即返等不利影响,认真组织收入,实现财政总收入58.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3亿元。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合理调度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4亿元。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房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力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8.3%。大力压缩行政成本,“三公”经费和会议经费下降12.8%。认真落实各项信贷政策,着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45.5亿元,增长10.1%;贷款余额377.3亿元,增长17.5%。

  (六)沿边开放步伐加快

  大力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临沧边合区建设的25条政策,临沧边合区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健全,托管工作有序推进,运作更加顺畅。中缅国际经贸城、边合区政务服务中心、沿边二级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平台逐步完善。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高携带人民币现钞进出境限额和开展外币代兑业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组织参加南博会、“泛珠会”等活动,成功举办中华茶商临沧行、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等活动。共实施国内市外合作项目1249项,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668亿元,增长31%,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11.7亿元,增长38.2%。继续加强通关能力建设,清水河至缅甸登尼公路建成投入使用,清水河、南伞、永和口岸功能不断提升和完善。积极培育壮大对外经贸队伍,新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32户,累计达292户。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替代种植面积达53.4万亩、农业综合开发达114.4万亩。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临沧产业园挂牌成立,谱写了临沧开放的新篇章。

  (七)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森林临沧“十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共种植树木559.9万株,荒山荒地绿化造林2484万株,森林覆盖率达66.5%,八县(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全力推进水土保持及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7.5平方公里,启动南汀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暨“三带”建设。积极推进低碳与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开展永德糖业公司、滇红集团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永德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着力培育建设产业化创新基地,组织实施重点节能示范工程项目,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和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水泥熟料8万吨。

  (八)民生持续改善

  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力以赴做好“10·7”地震及系列强余震抗震救灾,设置了37个集中安置点,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1156人,灾区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编制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5697户拆除重建加快推进,5713户受损住房修缮基本完成。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保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转城”子女就读。新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5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毛入学率、巩固率均有提高。全市普通高考一本文理科综合上线率居全省第2位。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新增独立建制幼儿园72所。现代职业教育稳步推进,市职教中心建设工程基本完成,成立了临沧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市技工学校升级为高级技工学校,启动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高原农业学院申报工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临沧师专转型升本工作加快推进。

  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云县、耿马、凤庆、双江4个县被列为国家级改革试点县,探索开展了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新农合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参合率达99.19%。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级乙等医院复核,8县(区)人民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积极推进社会办医,全市共有民营医疗机构23家。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强。单独两孩政策平稳有序实施。

  文化体育加快发展。扎实抓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和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工作,抓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临沧体育运动中心投入试运行,临沧文化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博尚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沧江文化影视城”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成功举办了“永德杯”全国女子柔道锦标赛。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以上。着力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传承人推荐申报。

  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加强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认真实施“新增十万产业大军、推动临沧绿色崛起”人才培养规划,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全面开展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管理服务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全年累计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2万人次。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2个县级城市老年福利院、11所乡镇农村敬老院和2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各类保险参保人数达193万人,比去年净增2.6万人。

  科技、扶贫、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创新型临沧加快推进,已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0余项,累计申请专利492件,授权302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初显成效。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2万人。全面完成小湾、糯扎渡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到位。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大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生产总值增长11.2%,与12%的计划目标相差0.8个百分点。二是重大项目不足。项目前期工作滞后,融资难、征地拆迁难等多重因素叠加,已开工项目进度偏慢,部分项目存在开工就停工的现象。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糖价下跌,大型电力企业增值税款即征即返,小湾电站、糯扎渡电站耕地占用税已征收完毕等减收因素增多,税收增长乏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等刚性支出需求较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及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前提和关键是依据经济发展规律,把临沧置于全国、全省大格局中,深刻认识临沧在新常态下的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临沧作为欠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从人均生产总值看,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全国全省区域性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央、省委关于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要求,是全市人民的强烈愿望,是我们的责任。

  临沧困难在边,优势在边,潜力在边,出路在边。加快临沧发展,必须充分彰显沿边优势,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规划,加快与以缅甸为重点的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力争在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上取得重大的突破。必须加快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强力推进高速公路、铁路大通道建设,尽快破解沿边开放交通瓶颈制约。必须全面推进边合区建设,全力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招商引资和吸引外资的新洼地,加快建设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努力实现以开放促开发。

  在充分考虑发展需要和现实可能的基础上,建议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期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3%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建议突出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强势推进“五网”建设,持续扩大投资总量

  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全省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打好交通基础设施三年攻坚战,强势推进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中开工建设玉溪至临沧高速公路、年内开工建设大理至临沧铁路;抓好临翔至孟定高速公路、大理至临沧高速公路、临沧至清水河铁路、临沧至普洱铁路、凤庆至云县至临翔至双江轻轨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耿马至孟定、临翔至博尚快捷通道建设;推进龙镇桥至南伞、孟定至立新、勐省至小黑江桥沿边二级公路建设;新开工一批建制村通畅工程和县乡道改造项目。加快改扩建临沧机场,力争沧源得龙机场建成通航,扎实推进孟定机场和永德、凤庆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做好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向上游延伸及临沧港规划相关工作。加快水利工程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在建的9件中型水库、20件小(一)型水库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临翔龙浩坝、镇康金场坝、耿马忙枕水库,加快推进耿马灌区和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完成2万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解决14.2万人以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努力构建区域内强外联的能源网络,合理有序开发中小水电,加快双江忙糯风力发电、云县幸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加快外送电力通道建设,启动实施500千伏博尚开关站扩建及220千伏接入系统工程,加快实施一批110千伏、35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第一轮农网改造全覆盖;依托中缅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项目,逐步启动各县(区)城市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扎实推进信息化进程,提高移动通信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完善3G和4G网络建设;实施“宽带临沧”建设工程,加快宽带网络普及和提速,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建设,加快“三网融合”进程,加大无线宽带(WiFi)覆盖密度和光纤网络覆盖范围;加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力度,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和信息安全;加快推进信息化应用,推动“智慧临沧”建设。

  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突出推进省级“三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市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抓好在建项目进度,支撑投资较快增长。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跟踪协调,做好开工项目服务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完善相关手续,积极创造开工条件,争取按季度集中开工一批投资项目,依靠新增项目迅速增加投资总量。

  提升项目服务管理水平。大力提升政府管理服务项目建设的水平。倾力打造服务最优、门槛最低、审批最简、信用最好、安全最高和低物流、低税费、低要素、低物业、低融通的“五最五低”投资创业环境。督促项目业主加强项目管理,落实项目管理主体责任。重点促进在建项目建设,加快进度,充分发挥支撑投资增长的关键作用。促进竣工项目尽快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紧紧围绕“三农”、重大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中央投资重点,争取上级更多支持。加强与银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基金、保险等资金的协调配合,促进投资和融资更好结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国家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策措施,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切实解决用地、环评等问题,为项目落地做好准备。

  (二)以边合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提升沿边开放水平

  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抢抓国家“桥头堡”建设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经略周边和一系列战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加快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认真落实好省政府支持临沧边合区建设的25条优惠政策,完善边合区管理体制机制,引进自由贸易区理念,力争在政策和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加快通关便利化体制机制建设,实施好清水河口岸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南伞、永和口岸升级步伐,提高通关、运输、贸易等便利化水平。加快构建沿边开放型产业体系,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全力推进中缅鞋业轻纺文化产业园、中缅国际经贸城等重大项目。加快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高沿边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全球华商创业园建设,吸引国际华商到临沧投资创业。推进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临沧产业园建设,按照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引进企业入园。深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支持鼓励市内企业和其他组织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创新办好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深化经贸合作。优化投资创业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量,积极承接加工贸易订单和加工贸易企业转移,提高已签约项目履约率、落地率,确保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

  (三)扩大总量与转型升级并重,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抓农业生产,促进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以庄园经济为载体的生态文化产业园,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值和效益,每县至少重点建设1个生态文化产业园示范园。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升和新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100万亩。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达103万吨。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产业,确保种植坚果28万亩、竹木73万亩;甘蔗产量660万吨、茶叶产量11万吨,收购烟叶95万担。加快推进种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确保畜牧业产值增长5%以上,渔业产值增长20%以上。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大力推广“核桃+魔芋”、“坚果+咖啡”、“坚果+中草药+粮食”等模式,加快推进“三万”工程建设,新建“万元山”30万亩、“万元田”10万亩,新培育“万元人”10万人。抓实南汀河流域“三带”建设,确保完成苗木产业带建设50万亩、林产品交易中心建设3个,打造临翔至清水河林荫大道、林荫河道。

  抓工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意见,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及时研判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妥善解决资金、能源、原料、劳动力等保障问题,争取停产企业尽快复产,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一园一策”制定有效措施,明晰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配套”建设,实现园区特色、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确保科技创新园、烟叶复烤厂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工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园区基础及配套)增长25%以上。做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作,完成20户企业升规任务。

  抓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品牌。着力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做强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做特百里边关旅游观光开放区、做大澜沧江百里长湖生态观光区、做精临沧生态养生旅游区,全面加快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好佤文化、茶文化、影视文化、生态农业、森林生态等文化产业园建设。抓住三条跨境旅游线路获批机遇,力争把边境旅游培育成新的热点。改扩建一批农村集贸市场和大型批发市场,再培育一批商贸流通企业升限。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采购和销售,拓展产品的营销渠道。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文化、社区服务、健康养老、康体休闲等服务业。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注重规划引导,加快编制《临沧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围绕“三线三区三化”发展布局,加快构建“一核两翼”城镇化格局,全力打造“四城一体”的美丽边城。深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充分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确保转移农业人口2.4万人,力争城镇化率达38%。加快推进城镇“一水两污”设施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改善性商品住房、茶马古镇、临沧森林公园等在建城镇建设重大项目进度,确保新建9300套(户)保障性安居工程尽快全面开工,完成旧城改造100万平方米。加大园林城市创建力度,着力实施好园林城镇建设。大力实施“洁净临沧”行动,突出“十大工程”。加大力度建设新型农村发展综合体,助推农村就地实现城镇化,加快建设“村美、民富、人欢乐”的美丽家园,确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万户,重点打造100个美丽村庄。

  (五)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崛起

  强化“森林临沧”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一批森林乡镇、森林社区、森林机关、森林学校建设,力争森林覆盖率达67.5%。突出抓好南汀河流域、澜沧江沿线、边境一线生态产业化建设,加快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陡坡耕地生态治理、河道治理和农村能源等重要生态建设工程。力争年内出台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入园标准和条件,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能效对标达标管理,鼓励和引导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年内完成20户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争年内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8万吨。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边合区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等三大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快推进边合区建设相关改革,创新沿边投融资体制机制,抓实托管工作,完善边合区管理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相关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其他改革,力争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承接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深化价格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改革,争取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七)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提升保障能力

  进一步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进预算公开,建立全口径预算。加强财源建设。充分运用财税政策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健全财税政策体系,加大挖潜增收和清缴欠税力度,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强化对重点税费源的监控管理。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税收收入在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转移支付支持。积极化解政府性债务,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和重点项目的保障力度,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以上。继续组织抓好“银政合作”、“银企合作”,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确保市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0亿元以上。

  (八)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优先实施“10.7”地震受灾住房、学校、医院等恢复重建工程。加快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以及通信、电力、交通、水利、民房重建、教育卫生等专项规划。高度重视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民房重建任务。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加强教育督导,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加强省级完全中学建设,年内建成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3所。支持临沧师专转型升本。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规范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基本医保制度,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卫生执法监督。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市人民医院新院、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和儿科门诊住院楼建设进度,确保尽快建设投入使用。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20个市级文化惠民示范村、11个省级文化惠民示范村、100个行政村“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100个行政村文化室和50个村级文化广场建设任务。抓好第十五届省运会、第十一届省残运会、第十一届省民运会、第九届省农运会各项筹备工作。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以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积极促进就业创业,确保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1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以扩大参保面、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落实参保人员各项政策待遇为重点,做好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大病保障机制。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救灾、救助、救护、社会福利及优抚安置工作。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步伐,确保减少贫困人口12万人。大力实施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革命老区、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项目,启动实施5个整乡推进项目,争取实施400个整村推进、200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

  努力维护物价总水平稳定。重点扶持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副产品市场自给率。稳步扩大蔬菜直销点数量,畅通流通渠道。密切关注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生活,实施好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切实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加强教育、医疗收费及涉企收费等专项检查,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完善“12358”价格举报电话四级联网工程。

  统筹做好其他民生工作。继续打好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强化公共安全管理,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努力构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做好统计调查、工商、质监、供销、粮食、防震、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人防、水文等工作。

  (九)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描绘发展蓝图

  在全面评估总结“十二五”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45个重大前期课题研究,为“十三五”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基础和支撑。抓实重点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注重重大项目研究论证,加强汇报衔接,争取一批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精力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临沧绿色崛起,实现中国梦临沧篇章而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