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沧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时间:2024-03-07 15:16:40    作者:综合科   点击数:  
 索 引 号  fgw/2024-00059  发布机构  临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开日期  2024-03-07 15:16:40
 文  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失效日期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公开范围  公开  主 题 词 
 著录日期   生效日期 

——2024年2月24日在临沧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临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临沧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安排,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深入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23亿元、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19亿元、增长20.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8.11亿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08亿元、增长7.5%,外贸进出口总额40.9亿元、增长0.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22元、增长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0元、增长8.3%,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379.03亿元、增长23.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涨幅0.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3%。

一)强化政策支撑保障,经济顶住压力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稳经济政策联动发力落细落实国家、省稳经济一揽子扶持政策,延续部分疫情防控期间优惠政策,制定出台经济稳进提质28条、恢复和扩大消费等政策措施,新增税费“退、减、降、缓”19.52亿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发展壮大“三大经济”“11311”系列顶层规划设计,推动实施民营经济、深化质量提升、科技体制提升等三年行动,建立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工作提速加力。全市经济顶压前行、稳中提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位在后半程实现了“双提升”。完成“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序推进。

投资带动产业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大抓项目提速专项行动,坚持按月开展经济运行分析、重大项目开(竣)工暨“三个示范区”建设、壮大“三大经济”工作调度及“红黄黑榜”机制,年内累计组织集中新开工重点项目632项。全年产业投资增长21.8%,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占比突破50%,创历史新高。民间投资增长5.9%,占比30.7%。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动态调整纳入全省2023年度重大项目69项,项目总投资1343亿元;纳入全省2023年季度开工重大产业项目112项,项目总投资430亿元;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有序推进PPP项目核查整改。

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紧抓消费旺季、重要节庆,以节造势、以节聚人、以节兴业,成功举办“佤山凤城首届文化旅游商贸展”,组织10个国家130多户企业参展。围绕汽车、家电、百货等举办促消费活动605场次,拉动消费10.61亿元。举办“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暨非洲好物网购节”等活动,网络消费、直播带货蓬勃发展,网络零售额突破18亿元,增长20%。“临品出滇”背包市场业务洽谈订货会走进广东、上海、青岛等地,成交额达5776万元。丰富夜间消费产品供给,沧源葫芦小镇景区、孟定镇中缅街被评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二)加速培育新动能,产业发展质效显著

优势产业链群建设加快推进。围绕“545”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全力推动茶、糖、果、林、牛等优势高原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蜜蜂、竹子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7亿元,增长4.5%。扶持壮大20户茶叶企业,带动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350亿元。临沧坚果产业“土特产”探索实践经验入选全省首批推广的23个“土特产”典型经验,年综合产值达179.6亿元。全市70个产品入选2023年省级绿色云品品牌目录,排名全省第3位。甘蔗全产业链建设全面推进,综合利用水平居全国前列。永德县5个蔬菜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凤庆核桃”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产业链“2321”模式在全省推广。滇红茶产品进入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名单。双江勐库镇亥公村进入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名单。

园区经济扩能提级深入组织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临沧边合区、临沧高新区、凤庆产业园区、云县产业园区完成总体规划审批,组织申报耿马、双江、永德3个市级产业集聚区,凤庆核桃加工特色园区列入全省第一批支持建设的特色优势园区。全市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170.6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0.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高于全市8.6个百分点。“一企一策”、靶向培育工业企业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4.2%,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户,创历史新高。

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深化拓展“旅游+”“+旅游”,成功举办泼水节、“五一”假期暨摸你黑、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打好“乡村+景区”组合牌,深入推进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7个村被评为2023年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临翔区七彩陶瓷文化主题园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文旅“IP”,佤山凤城南汀河夜市围绕临沧佤文化主线创新多种场景,常态化推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展演,《UP耿马》刷屏网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一种温度叫临沧”的城市品牌越叫越响。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3620.6万人次,增长14.2%,实现旅游总收入339.5亿元,增长34.3%。

(三)全面深化改革,民营经济健康平稳增长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推动204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市、县(区)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统筹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持续深化农垦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上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工作被评定为A级并在全省通报表扬。全面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54项改革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收25.11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闲置国有资产盘活卓有成效,实现资产盘活收入5.8亿元。城镇供水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有效灌溉面积全覆盖。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深入开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在全省首创全域打造“临沧帮办”服务品牌,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95%、压缩承诺时限78.2%。全市“一盘棋”推动综合窗口改革,一体推进市县乡政务服务大厅提质改造,在全省率先实现综合窗口市县两级全覆盖。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被列为全省试点。推动“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落地落细,打造凤庆县为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示范县、临翔区为全过程重大项目审批监管“阳光行动”示范县区、沧源县为“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示范县。建立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着力构建“清”“亲”政商关系,全面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增长3.9%。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评价中持续排名全省前列。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有力。出台稳信贷促增长金融助企惠民纾困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23条措施。大力推广运用融信服平台,全市63个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入驻,创新推出197项金融产品,2.17万户企业完成注册,累计获得授信29.43亿元。健全“政银企担”对接机制,举办时段融资计划洽谈会10期,226户企业与10家驻临金融机构签订融资合作协议,签约额度14.57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53.38亿元、增长29.04%。依托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推介项目5项。开展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争取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支持5.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3.47%,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

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明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个体工商户开办实现智能化审批、网上办、自助办、就近办。深入实施“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全面联动优化亿元企业成长服务,有序推进“个转企”行动,经营主体倍增完成情况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全市经营主体总数达26.54万户,净增4.63万户,完成省级下达净增目标的183.5%,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118户,增长21.12%。其中亿元企业超过150户;131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净增企业1.03万户,完成省级下达净增目标的468.4%;净增“四上”企业143户,增长22.5%,完成省级下达净增目标的172%。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聚焦重点产业链,实施“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开展外出招商251场次。招商精准性及实效性明显增强,来临对接考察明显增加,共接待来临来访客商2359户9540人。落户临沧企业更多更强,引进超10亿元优质产业项目14个,北京步学教育集团、布瑞克(苏州)农业、摩尔福瑞生物科技等一批知名链主企业入临发展,新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3户。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344.41亿元,增长11.9%,工业招商到位资金增长32.25%。净增外资企业11户,实际利用外资3524万美元,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的293.7%。

(四)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基础设施水平整体提升

综合交通设施实现新突破。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临沧至普洱铁路纳入国铁集团2023年勘察设计计划,临沧至清水河铁路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并上报国铁集团审查。临双高速、临清高速南美至孟定(农场)段、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高速公路永德连接线建成通车,全市建成高速公路468公里,已通车运营高速公路里程达361.7公里。国道G219线永德至镇康改扩建工程可研获批。凤庆中和机场通航,临沧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一市三场”的州市,开通临沧至昆明至北京、临沧至上海、沧源至昆明至上海等省外航线。“四好农村路”串起乡村振兴好“途”景,实施农村公路建设1068公里,镇康县创建成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整治基本完成。

新能源建设再上新台阶。累计推动31个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总装机360.37万千瓦,企业共建共享并网接入线路446公里,年内实现18个项目并网投产,并网容量230.37万千瓦。完成能源投资125亿元,增长60.55%,完成省级下达任务的138.9%,位居全省前列。电网基础设施稳步加强,启动500千伏耿马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凤庆县220千伏凤山输变电、220千伏佤山(勐省)输变电工程有序推进,110千伏鲁史变、临沧西南110千伏网架优化工程正式投运。中缅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二期)项目,云县抽水蓄能项目和临翔区、永德县共享化学储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兴水润临”工程扎实推进。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的37件大中型重点水利项目稳步推进。耿马灌区等42件重点水源工程及连通工程有序推进,11项重点水利工程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7.54亿元。大勐统河灌区、耿马允景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加快推进,301个项目实现全面开工,完工率93.02%,8.25万人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0座退出类小水电站全部完成退出,138座整改类小水电站全部完成整改,成效居全省前列。

(五)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在全国11个示范区中首家发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自愿陈述报告(2023),编制完成19个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分享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在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及经验。91个示范区建设方案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2.3亿元,特色资源转化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创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赋能产业水平不断提升,云南临沧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创新研究院在凤庆县挂牌运营,云县、双江县分别被命名为全国、全省科普示范县。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获批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创历史新高。培育省级“星创天地”3个、新型研发机构1个。永德县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县。创新主体集群更加强大,新增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户、高新技术企业21户,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36.3%,创历史新高。

数字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出台“数字临沧”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完成公共基础平台项目可行性论证和“数字临沧”建设合资公司合作伙伴招募。孟定清水河“智慧口岸”开工建设,非营运车辆出入境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临沧市人民医院智慧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获省级新基建专项支持,永德豪业、云县信合2个数字农业基地被列为省级示范基地。建成5G基站4261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启动建设以茶产业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数字化交易平台。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29.32亿元。

(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明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市纳入管理的监测对象12774户39776人,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86项,其中已消除风险8155户26857人。抓实“九条措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因地制宜发展就业扶贫车间,吸纳5181名农村劳动力,2413个新型经营主体与9.18万户脱贫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6438元、增长15.2%,实现1万元以下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动态“清零”。中山大学定点帮扶的“凤庆计划”案例荣获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乡村振兴呈现新气象。学好用活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万名干部规划家乡”成果转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87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百万元强村”达14个。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89个村纳入省“千万工程”计划,改建农村卫生户厕2.13万座、自然村卫生公厕201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6.99%。乡镇和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为98.5%、70.9%。农村危房闲房及临违建筑拆除工作稳步开展,完成农房抗震改造5191户。新建和改造提升“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共3万余个,建设美丽庭院1.4万个。临翔区幕布村、镇康县帮东村、沧源县班洪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临翔区“六微”同创文明生活新风尚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的典型案例。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行动,17个城镇化片区开发有序推进。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28万套,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1.7万户、老旧小区改造1万户,凤庆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获评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典型。新增海绵城市2.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占建成区面积达39%,新建和改造城市管网281公里。统筹推进“五城共建”,凤庆县被命名为云南省首批“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并排在10个被命名县城首位。

(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美临沧建设展现新面貌

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建设,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实施意见及方案。启动碳汇开发,完成林业碳汇资源摸底调查,申报临翔区为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绿色制造体系构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全面加强,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9户高耗能企业能效水平达国家能效基准水平以上。“十四五”节能工作中期评估临沧市排名全省第1位。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持续巩固。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巡视、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6.7%。整改销号河湖“四乱”问题261个,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22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100%,在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达100%。严格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完成4户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18个涉重金属废渣堆存点的风险管控。

绿美临沧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深入实施,持续探索绿美建设“三条路子”,全力打造四季鲜花盛开的绿美临沧。累计开展绿美培训15轮次,覆盖126.7万余人次。建设完成6055个绿美点位,新增绿化面积525.84万平方米、植树量165.07万株。73个绿美示范点获得省级绿美标杆典型奖补,奖补资金排名全省第3位。制定“五彩澜沧江”建设系列配套文件。凤庆县被列入2023年国家级园林城市推荐名单。绿美建设年度考核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八)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步伐加快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提速运行。落实支持海公铁联运、集装箱物流补助等政策,海公铁联运量持续增加,年内实现公铁联运10077个集装箱。启动清水河口岸国际无水港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临沧火车站物流园区、滇西物流产业园建设。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通关时间、通关成本均压缩50%。口岸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清水河口岸打造最具竞争力的缅甸农产品输华枢纽口岸向前迈进一大步,进境粮食、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4类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获批并开工建设,6个进出口贸易管控区建设加快推进。

加快对外合作开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和云南省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临沧市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对缅共商合作机制初步构建,定期互访机制不断巩固深化,临沧市代表团两次访缅,在缅甸内比都举办第四届边交会。成功举办首届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被省政府确定为“云南省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跑出云南加速度”典型案例。援缅滚弄大桥建设项目完成终期验收。推进互市贸易电子商务、跨境结算、落地加工深度融会贯通,全市边民互市贸易额达20.9亿元,增长64.8%。

口岸经济更加活跃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临沧市壮大口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23—2035)》。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口岸经济协同发展,以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沿边产业园的重心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孟定清水河口岸利用亚行贷款基础设施综合发展项目加快推进。南伞、孟定、勐董等口岸城镇岸城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沿边城镇带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南伞口岸成为全省贸易量增长最快的口岸之一。全市完成口岸进出口货值17.57亿美元,增长81.15%。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

就业优先政策继续强化。认真落实“稳就业20条措施”,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深入实施“技能临沧”行动,聚焦重点群体做实“岗位供给”清单和“就业需求”清单,搭建“就业超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92万人,着力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和重点就业群体,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38万人。认真落实“临沧兵”成为临沧人等政策措施,优化“阳光安置”“直通车”安置等,新增退役军人就业484人。“贷免扶补”扶持创业223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1亿元。

教育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实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双减”“双升”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托管服务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07%。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实现县域全覆盖,高中教育教学成果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本上线率高于全省4.9个百分点,临沧教育名片更加响亮。顺利完成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临沧职业学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临沧卫校入选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职业院校达标建设工作加快推进,达标率53.8%。职业教育产学融合质量不断提升,成立1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及3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户企业被评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健康临沧建设稳步推进。落实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抓实抓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双提升”工程全面完成,7家县级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五大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市传染病医院、镇康县传染病医院、耿马县孟定国门医院投入使用,疾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凤庆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6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数量排名全省第1位。中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二级中医医院全部通过综合服务能力达标验收,建成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云县建成临沧市首个中医药文化科普展馆。临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省级现场评审。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净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8万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有质效,实施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1200户。社会福利、殡葬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增婴幼儿托位3357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1个,殡葬设施提升项目全覆盖。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率达100%。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推进。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工程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700个,临沧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4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19项指导性指标全部达标,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表扬,并在全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跨区域协作会议上交流。46户企业被认定为民族贸易企业,帮助争取贷款贴息、补助资金582.74万元。实施民族特色村寨促旅游提升工程,建成20个民族特色村寨,成效名列全省前列。

文化体育提质发展。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和智慧广电固边试点工作全面完成,提前两年实现“村村寨寨广播响”。滇红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个景区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2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城市社区全覆盖。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升显著,取得国际赛事获2金、国家级赛事获1金2铜、省级赛事获32金59银71铜的优异成绩。

(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社会治理更加有序

粮食安全等保障能力巩固提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扛牢扛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完善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深入开展耕地流出问题专项整治,耕地流出整改17.14万亩,耕地保有面积547.72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4.76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36.88万亩、粮食总产量109.48万吨。持续推进主要“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调度和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预警,粮食、蔬菜等民生商品总体平稳。成品油、气源供应稳定,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财政金融风险稳妥防范化解。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机制,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始终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突出抓好政府法定债务化解,全市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财政收支实现稳定增长。无分歧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全部完成清偿,有效防范化解国有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债务风险。保交楼和烂尾楼清理整治工作成效明显,18个烂尾楼项目完成整改,实现交房。

平安临沧建设稳步推进。始终把中缅边境维稳工作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协调联动,采取“五个在外”的有力措施,稳妥处置中缅边境“10·27”事件,确保了边境平稳可控,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2.7%、27.5%。深化运用“1262”应急机制,防灾减灾救灾形势总体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推进禁毒攻坚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凤庆县公安局洛党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省委、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指导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临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优,工业量小质弱,产业链条短;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困难,有效需求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形势多变;项目储备不足,成熟度不高;乡村全面振兴任务艰巨,城镇化进程较慢;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税源培植困难,历史欠债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较大;边境维稳形势依然严峻,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繁重;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分析症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主要任务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经济恢复呈现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趋势。但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正处在有利的政策窗口期,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经济持续向好打下基础,增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万亿特别国债等举措极大地增强了社会预期。基础设施、民生补短板等重点领域加大对西部地区支持力度,针对云南等地部署的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任务,为转型升级腾挪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留有余地。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纵深推进,在辐射中心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支持清水河口岸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等特有政策的加持下,临沧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重要通道的枢纽作用越发凸显,发展的后劲和韧劲将不断增强。

2024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赋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大力发展“三大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产业投资增长1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增长20%;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涨幅控制在3%左右;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

围绕上述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三大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资源经济。聚焦茶、糖、果、林、牛等优势高原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强“两端”,带动“中间”深加工。重点在产业链前端上下功夫,加快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发挥基地示范作用,种植甘蔗面积达120万亩,实施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100万亩以上,打造澜沧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南汀河流域优质农产品生产区、沿边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区,新增绿色食品基地认证50万亩、认证产品40个,新增有机食品认证5万亩、认证产品20个。继续发挥村党组织领办肉牛养殖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机制的作用,加快推动全市肉牛产业发展壮大。同步强化后端营销谋划,以“数字赋能”,建立营销平台以及农产品溯源体系,持续推动“临品出滇”“临品临用”,扩大“绿色临品”市场份额。围绕做强“中间”深加工,做好产业链招商项目推介准备,吸引、培育更多龙头实体,进一步提升产业投资质效,力争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14:1以上。支持建设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新增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1万亩以上,与周边国家农业合作面积达125万亩以上。深入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土地、资金入股联营,协调发展冷链仓储、乡村田园综合体,力争农林牧渔业可比价总产值增长6%以上。

全面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推进沧源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临翔、双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五彩澜沧江”建设,打造澜沧江流域旅游带,做大做强“百里长湖”品牌。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优势资源,找准各县(区)旅游引爆点,推动临翔区婚庆公园、云县幸福温泉度假区、沧源县天坑悬崖酒店、镇康县仙人湖滨水休闲度假区、永德县裕德湾休闲康养度假区等高端文旅产品建设。谋划打造凤庆鲁史永发渔火星空、耿马勐撒星空茶园、双江冰岛星辰之恋等一批“与星星有个约会”的高端文旅产品。实施人均旅游消费倍增计划,精心谋划“泼水节”“摸你黑”“亚微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强化宣传营销,积极“引客入临”,推动“节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建5个以上金牌旅游村、6个以上最美乡愁旅游地,新增文旅新业态企业8户。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探索开放空域资源,积极发展空中游览、空中运输等新型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场景。

全面振兴园区经济。围绕提高园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重点在提升“亩均投资强度、亩均营业收入、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闲置土地处置率”上下功夫,提高产业集中度,围绕主导产业制定招商清单,锁定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推动优势产业集约集群发展、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加快推进“开发区+公司”的运营模式,推动开发区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抓好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提升,积极争取设立永德、耿马、双江3个市级产业集聚区,力争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规范招商行为,树立亩均效益和度电增加值理念,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梳理低效用地、闲置厂房,加快“腾笼换鸟”,确保省级以上开发区“标准地”出让规模达40%以上,亩均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打好工业企业培育攻坚战,巩固提升高原特色农业精深加工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锗、高岭土、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氢能及储能等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净增工业企业1200户以上,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加快推进耿马县乳胶器材医疗器械产业园、南伞园区农特产品进出口加工产业园等重点在建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力争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增长12%,规上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

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围绕提升口岸“人、车、货、储、囤”通畅和便利化水平,深入实施口岸建设发展三年行动。争取孟定清水河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口岸,南伞口岸、永和口岸升格为国家级口岸。推动144附3、125通道分别作为孟定清水河、南伞口岸货运专用通道开放。推进口岸扩能改造,提高口岸通关效能,加快建成孟定清水河口岸水果、粮食、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4类海关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以及清水河口岸跨南汀河大桥连接芒卡通道等口岸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孟定清水河“智慧口岸”建设,启动南伞口岸、永和口岸智慧化建设项目和南伞园区综合保税区可行性研究。加快孟定区域性国际新兴口岸城市建设,将镇康、沧源打造为扩大沿边开放重要中心城镇,提升沿边地区的支撑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聚焦扩大内需和外贸,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投资政策导向,围绕中央和省预算内、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范围,立足全市资源禀赋,高质量谋划储备100项以上、总投资达30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文旅、康养等产业项目,努力策划推介落地一批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项目。大抓产业投资,聚焦重点产业完善产业链图谱,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紧盯产业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转化率,按月召开重大项目调度推进会,力争产业投资占比达52%。大抓民间投资,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政策,抓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跟踪服务,让民间资本“有得投”“进得来”“投得好”。做实项目前期,加大重大项目储备,力争储备亿元以上大项目占比不低于25%,着力破解项目小、散、弱问题。抢抓政策“窗口期”,持续用好专项债、国债等多重政策性工具,把国家政策红利用足。严格执行“黑白灰”三张清单,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分类管理,确保政府投资用在刀刃上,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增加投资有效性。

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围绕“衣食住行游”等高频场景推出系列优惠促消费活动。充分挖掘教育服务高质量供给、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医疗服务供给、养老服务供给、国货“潮品”等重点领域消费新需求,加快完善中心城区核心商圈功能版块,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加快培育银发经济等新型服务业经营主体,丰富消费内容及场景。积极开展季节型、节点型促消费活动,实现商圈“月月有活动”,力争批零住餐商品销售(营业)额分别增长12%、15%、18%、18%以上。增强商业活动场所管理服务弹性,划定更多适宜区域发展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早市夜市等便民小微集市,打造更接地气的特色消费场景和灵活创业就业市场。积极开展“以旧换新”、家电家具下乡等促销活动,鼓励成品油零售企业与汽车销售企业开展新车、成品油跨界融合促销,打造更多大宗商品消费增长点。加快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应用,力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7%以上。大力发展咨询评估、法律服务、会计审计、人力资源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商务服务业,推动优化居家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力争服务业增长6.2%以上。

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辐射中心建设,围绕实现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规模化、效益化运行目标,争取将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中缅经济走廊合作框架下重点合作事项及项目,实现双向互通标准集装箱运输2万个以上。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和弱项,加快推进滇西物流园区(云县火车站)和临沧(清水河)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建设,加快孟定清水河口岸申建省级物流枢纽。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组织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重点展会、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确保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加快发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口岸进出口货值增长15%。持续巩固与缅甸在互联互通、经贸、文化教育、卫生防疫等领域合作成果,推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

(三)聚焦短板弱项,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抓实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开工建设临沧至清水河铁路,力争临沧至普洱铁路完成勘察设计招标,持续推动中缅规划建设清水河—腊戍铁路、清水河—曼德勒高速公路。加快云县至临沧高速公路大亮山隧道掘进,实现临翔至清水河、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2条“能通全通”工程项目收尾;全面推进南涧至云县、瑞丽至孟连(临沧段)2条“互联互通”工程。开工建设国道G219线永德户乃至镇康白岩、耿马班幸至沧源南撒段改扩建项目;启动G323、G357、G678三条国道改扩建前期工作。积极开通多条临沧至省外城市直飞或经停航线。全面完成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整治工程,争取10个便民交通码头纳入省水路交通“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项目名单。

抓实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大力实施“兴水润临”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加快推进耿马灌区、镇康县帮东河水库等7件在建水源工程。开工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6件。推动大勐统河灌区、允景水库、茂兰河水库、香竹林水库完成审查审批程序。高质量做好小黑江、南汀河、云凤3件大型灌区和两岔河扩建、南汀河2件大型水库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加强重点水系连通和引调水、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抗旱等工程建设。

抓实能源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建设“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互动发展,新开工和投产光伏发电项目规模100万千瓦以上,力争临翔区、永德县2个共享化学储能项目纳入省级试点项目建设清单,云县抽水蓄能项目调规列入国家“十四五”建设规划。力争完成能源投资100亿元以上。着力优化骨干电网结构,加快数字电网建设,推动储能项目落地见效,支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220千伏凤山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加快500千伏耿马、500千伏云县幸福、220千伏佤山(勐角)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积极做好220千伏耿马、220千伏双江输变电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不断提升临沧与缅甸电力互联互通能力。开工建设中缅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二期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目标。

(四)聚焦创新驱动,全力提升创新型临沧建设水平

持续完善创新平台支撑体系。用好用活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金字招牌,争取国家和省更多创新政策在临沧先行先试,示范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坚持用好现有平台和创建研发机构并重,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重点骨干企业联合建立创新平台,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相关平台10个以上。推进“院士临沧行”成果转化,积极争取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季度分论坛在临沧举办,带动更多高水平科研平台、企业、人才等服务临沧。推进创新主体提量,引导规上工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加快转型。加速初创企业发展壮大,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申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户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户以上。

激活创新源动力。聚焦高原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科技需求,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持续发力,力争在重点产业领域突破关键技术8项以上,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10项以上。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提质增效,探索构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临沧坚果”模式。深入落实兴临英才计划和人才安居行动,支持引进教育、科技、卫生高层次人才,开展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遴选培育,培养引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申报省“两类人才”2人以上、创新团队1个以上、科技副总5人以上,力争选派省科技特派团1个、科技特派员50名以上。发挥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作用,鼓励规上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设立研发机构,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7%以上。

推动数字经济取得较大突破。加快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建成以临翔区大牲畜交易中心、双江茶产业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数字化交易平台,在坚果、蔗糖、蔬菜、肉牛等高原特色农业中复制推广,全面带动临沧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永德县、云县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组建临沧大数据公司,推进“数字临沧”公共基础平台建设,力争实现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15%、总量超过100亿元,数字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临沧数字物流中心、孟定清水河口岸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优化提升各类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智慧化水平,拓展教育、医疗、旅游、应急、检验检测等领域数字化应用,推动各领域数字赋能。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净增数字经济核心企业40户以上,争取1户以上企业进入省级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5G应用“扬帆”临沧行动计划,新建5G基站1550个,持续提升4/5G网络在铁路、公路、边境沿线覆盖面和网络质量。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大千兆城市建设力度。

(五)聚焦以人为核心,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

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全面完成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基础上,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有序推进实施城镇化片区开发,重点发展地产、商业综合体、文旅商贸、高端写字楼、高品质商品房,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增强区域人口集聚度、交通便捷度、市场繁荣度、宜居宜业度。深化城市治理数字化创新,完善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数字+”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支持和引导县(区)结合资源禀赋,明确产业主攻方向,差异化错位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把城市更新作为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以临翔区为重点,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和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新建和改造燃气、供排水等管道300公里以上,建设海绵城市2平方公里,加快建设云县、永德县、耿马县、镇康县、孟定镇5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构建点线面结合、类型丰富、规模合理、功能齐全、覆盖均衡的城市绿地系统,新建口袋公园65个。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841套以上、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万户以上。“一县一策”补齐县城产业配套、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短板。继续争创全省“五城共建”重点县,确保1个县城申报创建成功。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施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转让“三权”。培育一批带动力突出的“领跑者”企业,切实增强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聚集能力,推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园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贯彻落实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促进“产城人”融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40%。

(六)聚焦美丽宜居,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抓好现代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九条措施促农民增收,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巩固好1万元以下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动态清零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大力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用好“党组织+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N”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机制,着力消除“薄弱村”。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用好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落实精准帮扶重点县区劳务输出,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推动扶贫车间建设,吸纳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4.8万人以上。

提高乡村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聚焦优势产业持续推进“一村一品”示范创建,推动产业生态由产品集聚的“小特产”转变为生产要素集群的“大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打造“沧源世界佤乡”“凤庆滇红第一村”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园。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产品规模,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以上,新认证登记农产品“三品一标”60个以上,入选“绿色云品”品牌目录产品50个以上。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引进和培育“链主企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6户。实施好“小品种大产业”培育工程,加快推进林板一体化发展,抓好低产低效林改造,积极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菜等林下产业,加快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示范工程。推动设施种植大县老旧设施整县改造提升,统筹推进高端设施提升、产业链配套。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编制成果运用,接续抓好绿美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农村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两污”治理和风貌整治。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应改尽改,实施农村公路780公里以上,农村卫生厕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提高到75.38%、8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8.18%。努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加快破除县域内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法治教育和移风易俗。

(七)聚焦绿色发展,高标准建设美丽临沧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扎实推动建成区及周边道路交通扬尘、建筑工地扬尘、秸秆禁烧等管控。开展7县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并在临翔区建立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保持1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开展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攻坚,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成效,实现新增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抓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源头治理,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完成省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巡视、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理论实践基地。

持续深入推进绿美临沧建设。抓实抓细城乡绿化美化十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持续推进绿美临沧建设“三条路子”,聚焦绿美建设9个领域,分类推进绿化提升,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绿化美化样板。强化和拓展政府撬动、爱心捐赠、社会广泛参与模式,推动“绿美+”经济,加大良种选育推广,打造重点保障性苗圃及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抓实2151个在建点位的规划建设,完成绿化面积207.96万平方米、植树量46.89万株,绿美建设考核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动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发展和推广使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加快高耗能产业产能置换升级改造,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创建一批低碳零碳示范园区和绿色工厂。完成营造林10万亩、种草改良1万亩、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应急道路建设1000公里。加快推进全市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立林业碳汇开发资源库,以临翔区作为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并取得突破,指导全市林业碳汇开发加快推进。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5%。

(八)聚焦改革攻坚,激发现代化建设新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调整优化重点领域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整完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落实人员编制优化配置和领导职数管理要求,圆满完成机构改革,统筹做好事业单位改革。聚焦“管理、发展、脱困、改革”,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按照“功能性与经营性”相分离的思路,加快市属国企重组,完善以“一利五率”为基础的市场化考评指标体系,推动全市国企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力争国有企业营收突破100亿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探索推进经营性土地、劳动力、资本、知识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各类电源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持续推进绿电交易工作。加快推动水价改革,有序推进城镇供排水价格调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立“让落地临沧的企业赚到钱,让地方得发展、群众得实惠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出台营商环境争创一流年行动方案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方案,加快推进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在市场准入、政务服务等方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各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持续深化综窗改革、帮办代办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市县政务服务大厅扩容赋能,推动不动产登记、公安出入境、住房公积金等13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扩大“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范围,推进“一网通办”,为经营主体和办事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全面推进营商环境考评指标攻坚,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评价中实现“保位进位”。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严格实行“非禁即入”等措施,落实落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健全民营企业家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回应企业关切。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积极对接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全市重大项目和经营主体融资支持力度。加大融信服推广使用力度,持续推进经营主体、惠企政策上平台。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持续开展万家企业大拜访大走访活动,深入实施“阳光、雨露、土壤”和亿元企业成长服务行动,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力争净增企业1万户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60%以上。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以“招大引强”、产业链招商为主线,强化“一把手”招商,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包装和谋划一批有市场空间、有投资吸引力的项目,把“边交会”“亚微节”“百侨会”办成品牌性更强、影响力更大、收益性更高的盛会。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招商推介活动,确保新引进超10亿元产业项目不少于8个。完善重点招商项目库、目标企业清单,确定27个重大项目作为2024年市级重点产业招商项目,主动对接“三类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链主企业、总部企业、高新企业,促进高原特色优势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项目落地,新增“三类500强”企业3户以上。

(九)聚焦民生福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到村(社区)就业,支持零工市场建设,推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开展“技能临沧”行动,完成现代农民培训13万人次以上,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持续深入开展根治欠薪,推进源头治理,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扎实推动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一盘棋”构建“临沧大教育”发展格局,优化校点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实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名学生“四名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上台阶,着力补齐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短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拓展“双减”成果,建立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托管普通高中良性竞争发展机制,持续推进职业高中高考综合改革,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互通机制。加快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现临沧职业学院招生办学,有序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成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新增省级优质中职学校1所、优质专业2个。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数字教室覆盖率达60%。

全面推进健康临沧建设。深入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快推进沧源县国门医院、永德县中医医院搬迁、市中医医院(佤医医院)建设。积极推进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争取4所以上县级公立中医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探索开展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4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发展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扎实开展卫生城市创建,确保临沧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国家考核,云县、永德、镇康、耿马、沧源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确保每个县(区)1个以上乡镇创建为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卫生村、卫生乡镇创建覆盖率分别达90%、100%。高质量建设健康城镇,力争凤庆、双江、镇康进入全省健康县城突出县行列。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生育支持工程,加快“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实施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引导新业态劳动者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增加异地结算服务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对妇女儿童、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关爱服务。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保障。促进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发展。提升殡葬服务质量,倡导文明殡葬,推进移风易俗。

更好满足群众文体需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电影院阵地服务功能,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愁书院”“乡镇职工之家”等新型公共文化主题功能空间。加大边境“国门文化”建设力度,建成1个“国门文化交流中心”、2个“国门书社”。加快推动沧源县勐卡傣族乡土建筑群迁移保护工程项目,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验收开馆。持续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实施公共文体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区域性特色赛事发展,承办好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活动。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入实施“枝繁干壮”“石榴红”“幸福花开”工程,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行动,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推进沧源县建设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中心,创建八县(区)茶叶主产区和边境三县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设澜沧江沿线和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沿线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联盟。深入推进兴边富民,全力打造4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升级版。

(十)聚焦防风险保稳定,着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压实粮食耕地安全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不折不扣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整治和“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确保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和比例持续下降。严格完成各级储备粮轮换计划,提高防范应对区域性风险和突发紧急事件能力。更加重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编制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耕地保护面积达530.35万亩以上。持续抓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稳定扩大大豆和油料种植面积,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6.88万亩,实现总产110万吨以上。压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多措并举稳定蔬菜、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基层财政运行监测预警,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各项要求,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压缩非刚性、非重点和低效无效支出,坚决兜住基层“三保”底线。着力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严控高风险地区新增债务规模,稳妥化解存量,坚持做到“不滞后、不走样、不生事、不爆雷、不顾此失彼”,确保防范化解工作有力有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进地方法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快金融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严厉打击违法金融活动。持续推进“烂尾楼”处置,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专项检查、专项治理和沉积案件清理处置,始终将风险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着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从严抓好安全生产。更加注重预防为主,更加注重问题导向,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灾害防治、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安全和生物安全保护,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强化大震防范应对准备。不断拓展“1262”预警与叫应等防灾减灾机制,加快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推动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不断强化救援队伍力量和装备建设,不断强化救灾物资保障,大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切实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水平,有效遏制一般事故、严格防范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边境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保持中缅边境维稳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坚持“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巩固好“五个在外”,妥善应对缅北战事影响,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决守好国门、管好边境。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工作要求,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大会的决议、听取政协意见建议,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沧新篇章!

附件:1.临沧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表

2.临沧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表

附件1

临沧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表

序号

目标名称

单位

全市2023

目标增速

全市2023年完成情况

增速排名

进位情况

总量

增速

增速在全省排名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7%以上

1050.23

3.8%

第8位

退2位

2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4%以上

665.52

-6.4%

第8位

退5位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5%以上

/

-1.7%

第12位

退6位

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20%以上

50.19

20.3%

第8位

/

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亿元

3%以上

268.11

9%

第2位

/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2%以上

413.08

7.5%

第9位

退3位

7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元

20%以上

40.9

0.8%

第7位

/

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同步

36422

4%

第3位

持平

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同步

16450

8.3%

第8位

退4位

10

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

亿元

20%以上

379.03

23.1%

/

/

11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2.95万人

3.1万人

/

/

1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涨幅

/

3%左右

0.2%

/

/

13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2%

3.3%

/

/

附件2

临沧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表

序号

目标名称

全市2024年目标增速建议

1

地区生产总值

7%

2

产业投资

12%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2%

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

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

7

外贸进出口总额

15%

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同步

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同步

10

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

20%

11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8万人

1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涨幅

3%左右

13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