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时间:2024-03-15 16:28:21    作者: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  
 索 引 号  ncj/2024-00028  发布机构  临沧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日期  2024-03-15 16:28:21
 文  号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失效日期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公开范围  公开  主 题 词 
 著录日期   生效日期 

2023年,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各项指标圆满完成。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7亿元,现价增4.4%,可比价增4.5%;完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0元,同比增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0%)0.3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8。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扛实保障粮食安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

(一)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36.88万亩、比上年增2.54万亩、完成省级下达任务432.2万亩的101.08%;总产109.48万吨、比上年增0.68万吨、完成省级下达任务105.2万吨的104.06%;油菜预计完成20.2万亩,完成省级下达底线指标20.2万亩的100%;油料预计完成24.1万亩,完成省级下达底线目标的100%。

(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出栏生猪316.78万头、肉牛16.61万头、肉羊57.80万只,分别同比增2.69%、0.91%、2.31%,出栏家禽2269.74万羽,同比减2.05%;肉类总产量33.82万吨、同比增2.95%;预计水产品产量、产值10万吨、17.8亿元,分别同比增2.04%、2.29%;预计蔬菜种植面积73万亩、产量115万吨、产值55亿元,分别同比增4.6%、3.9%、10%。

(三)打牢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基础。以“九条措施”为抓手,深入实施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围绕“林、糖、茶、果、菜、牛、药、咖”等特色产业,引导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选准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持续推进“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全市2413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9.18万户,基本实现产业帮扶到户全覆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持续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一)市场主体得到培育壮大。累计完成农业企业主体登记注册10218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983户的113.7%;累计完成农业龙头企业认定333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9户的107.77%;累计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956个,创建各级示范社786个,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133个、市级181个、县级451个。国家级示范社数量全省排名第7,省级示范社数量全省排名并列第1;累计创建(录入)家庭农场5135家,认定各级示范家庭农场357家,其中:省级40家,市级121家,县级196家。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加强。持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深入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加大不合格样品监督抽查和执法查处。出动执法人员3570人、巡查检查门店和企业878次、4799家,抽检农资产品903批次,查获无证经营18家,受理投诉举报23起,立案30件、结案27件。完成全市农产品定量检测4976个批次检测任务,合格4962批次,合格率为99.72%;完成快速检测35342批次,合格35317批次,合格率为99.93%。

(三)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认证。深入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以盘活绿色生态资源禀赋为着力点,在“绿色临品”上下功夫,推动好资源产出好产品。全市绿色有机产品累计认证198户、756个产品、326.41万亩,分别同比增11.3%、19.2%、47%。累计认定“一村一品”专业村镇348个,其中:国家级专业村7个、省级专业村79个、市级专业村262个,省级专业镇1个。

(四)全力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农业品牌体系日趋完善,70个产品入选2023年省级绿色云品品牌目录(66个企业和产品品牌,4个区域公用品牌),全省排名第三。累计创建国家、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临翔蜂蜜”“沧源黑蜜”入选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单。

(五)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一是茶叶产业。聚焦规范茶叶初制所和推动SC企业与初制所联结,已规范茶叶初制所3437个,301户SC企业联1202户初制所,精制茶产量12万吨,精制率达70%。茶园面积209.3万亩,茶叶产量17.2万吨,同比增3.6%,综合产值350亿元,同比增18.1%;二是咖啡产业。聚焦咖啡企业培育发展,重点培育云佳咖啡庄园、秋珀庄园、燕语茶业、临沧市恒丰种植开发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全市咖啡面积12.39万亩,咖啡鲜果4.28万吨,咖啡生豆产量0.7万吨,产值2.54亿元,分别同比增9.16%、16.62%、4.48%、18.69%;三是蔬菜产业。聚焦冬春蔬菜发展,推动“南菜北运”,建成外销蔬菜生产基地20万亩;四是畜牧产业。聚焦规模化养殖,备案规模畜禽养殖场(户)563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1个,全市畜禽养殖综合规模化率达19.64%、同比增3.47个百分点,56个村级党组织领办的57个肉牛养殖合作社(企业)肉牛存栏16314头;五是中药材产业。聚焦道地药材和民族特色药材,加快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育繁推广体系建设,建成选育繁育基地5个,建成标准化基地面积3.7万亩。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4.4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11.5亿元,分别同比增17.3%、1.01%、2.22%;六是甘蔗产业。聚焦良种良法及机械化推广,全市完成甘蔗良种推广109.42万亩,良种覆盖率97.63%,综合机械化率达52%,推广药、膜、肥一体化集成轻简高效栽培技术54.34万亩。全市甘蔗种植面积112.08万亩,2022/2023年榨季入榨量453.2万吨,实现工农业产值62.98亿元,分别同比增5.53%、2.96%、16.03%;七是烤烟产业。聚焦烟叶发展基础,稳步提升烤烟收购量、收购均价。全年收购烤烟75.1万担,收购均价33.69元/公斤,完成市政府下达的75万担、33.05元/公斤的目标。

三、强化“三农”服务保障

(一)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一是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完成建设面积24.7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万亩),占目标任务数的100%。二是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新建成冷库41395.48立方米,购置冷藏车37辆;开工建设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4个。三是全力抓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82.64亿元,占市政府下达任务110亿元的75.13%。四是全力抓好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全年争取到位上级支农专项项目资金39笔11.35亿元,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五是全力抓好数字农业建设。全市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13.52%;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达31.1%,居全省第7位。累计有9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覆盖20多万亩产业基地和60多个规模养殖场;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4个。

(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加强。一是主动对接国内、省内大宗农产品销售企业和互联网产销平台,帮助农产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促进销售,累计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9.74亿元。二是累计组织771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国内、省内、市内举办的各类农业展会26场次,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7398.97万元,达成意向性销售协议1600多个,协议金额9.63亿元。共举办各类丰收节活动25场次,系列活动159场次,参与人数达24万人次,参与活动的农民达14万人次,创历史最高。实现线上线下销售200多万元,达成意向性销售协议100多个,协议资金1500多万元;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3个,协议资金213.39亿元。

(三)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累计接待来访客商137户331人,会见客商43场次,考察项目102个;外出招商48场次,考察企业或项目201个;开展线上招商对接9次,对接企业18户;举办招商推介活动24次;服务外来投资企业160户,服务事项139次。在谈项目22个,协议资金46.43亿元;拟签约项目10个,协议资金23.01亿元;已签约项目55个,协议资金93.95亿元;拟开工项目6个,协议资金11.24亿元;已开工项目35个,协议资金29.83亿元。

(四)现代农民培训工程成效明显。全市累计开展现代农民培训220837人次,完成目标任务13.05万人次的169.22%。市级成员单位完成骨干培训60808人次,完成年度计划16320人次的372.6%。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4931人,完成省级下达任务2550人的193.4%。

(五)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扎实开展。加强与省内外涉农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联系,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7个试验站建设,全市发布主导品种64个次、主推技术45项次,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7个,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年度主推技术展示示范活动40场次,培育科技示范主体30个,招聘特聘农技员78名。预计全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5%。

(六)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加深。起草临沧市人民政府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掸邦政府签署甘蔗种植农业合作《备忘录》等文件,完成境外甘蔗种植52416.8亩,基地总面积14.5万亩,进口甘蔗36.29万吨,进口缅甸青贮玉米饲料1275吨。

(七)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专项治理成效突出。开展“2023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集中开展2023年第一批中央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发放工作,发放补贴资金2353万元;集中开展2023年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集中发放工作,发放资金2.8亿元。

(八)土壤“三普”工作稳步推进。2023年先行开展土壤普查工作的县(区)临翔区、凤庆县、云县和永德县共审核下发9262个表层样点,91个剖面样点,已全面完成外业采样工作。

(九)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组织开展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农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农村沼气设施和畜禽养殖粪污贮存池安全生产排查整治专项行动、2023年临沧市农业“安全生产月”、全市渔业安全应急救援演练观摩、全市农机应急处置演练观摩等活动,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2个,累计排查沼气19622座、粪污贮存设施85536座。

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全面推进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一是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做好化肥农药市场监管,抓好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全市化肥使用量预计为18.33万吨(折纯量),同比减1.08%,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农药使用量预计2628.89吨,同比减1.89%。二是加强秸秆禁烧及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宣传引导,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秸秆饲料化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秸秆露天焚烧,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达90%以上。三是推进农膜及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烟草行业采取“公司+烟叶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烟用残膜实现100%回收。地膜回收利用率达84.6%,完成省级下达任务回收率80%的106%。四是抓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总任务23.05万亩,除去措施不能覆盖的非农用地外,受污染耕地管控措施已100%落地。全市完成农产品协同监测采样281个,完成计划任务数的100%。

(二)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一是印发《临沧市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并组织实施,召开了全市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动员部署会议。二是全年改建农村卫生户厕21398座,占目标任务数的101.67%;改建常住户100户以上的自然村卫生公厕201座,占目标任务数的103.08%;累计完成常住户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596座,建成农村卫生户厕36.7万座,普及率达71.97%。全市68个非城关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83.8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5.9%;乡镇和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为98.53%、70.89%。

(三)绿美乡村建设取得实效。新增绿美乡镇绿化点位303个,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5.78万㎡、完成植树量5.1万株;新增绿美村庄绿化点位3135个,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18.23万㎡、完成植树量46.03万株。新建和改造提升了“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共2.7万个,建设美丽庭院13358个。累计建成省级绿美乡镇 8个、省级绿美村庄 30个、市级绿美村庄770个,正在组织县(区)申报省级绿美乡镇15个、省级绿美村庄32个、市级绿美村庄778个。

五、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推进。全市8个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核定编制68名,临翔区、云县、耿马县、双江县、沧源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已配备制式执法服装。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529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场所5237个,办理案件171件,完成省级下达办案任务数的106.9%,罚款金额8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6万元。

(二)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8县(区)77个乡镇(街道)12438个清查单位(924个村、11514个村民小组)完成2022年度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任务,并在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中填报。共清查出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3305.618万亩,集体固定资产61.24亿元,其中,经营性固定资产6.18亿元。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

(三)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有序推进。推动农村宅基地管理常态化,强化对协管员的培训,乡镇受理农村宅基地申请7600宗,审批5706宗,其中:原址翻建3599宗、改扩建147宗、易址建新拆旧1040宗、分户新建920宗,宗均审批面积133.75平方米,全市审批率75.08%。

(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排查整治扎实推进。耿马县、云县13个成都督查局反馈的村民建住宅类问题已完成整改销号11宗。推进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住宅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完成外业排查和平台上传316个图斑,完成第一批调查目标任务的100%。

(五)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持续拓展沧源县试点工作成果,围绕“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积极探索实践“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临翔区忙畔街道青华社区忙岗自然村“六微”模式、云县幸福镇丙凤村“四小举措”乡村治理经验做法成功入选第二批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临翔区博尚镇幕布村、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六)自觉接受监督。坚持把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作为衡量履行工作职责落实的措施,提高办理工作质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共承办人大建议31件、政协提案32件,面商率、答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六、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

(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列为党组会、党委会、支部会议的“第一议题”,坚决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农业农村工作全过程。2023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9次,召开党组会、局务会、党委会前组织学习102项。二是规范开展政治生活。各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落实好“5+X”主题党日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会。各支部共召开党员大会133次、支委会132次、上党课62场次,设党小组的支部召开党小组会议37次,组织开展“5+X”主题党日176次、参与1436人次。三是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认真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年内,党组会研究党建工作3次、听取党建工作汇报2次,召开党委会议8次,集体讨论研究事项18项。

(二)加强理论武装,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一是严肃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立足农业农村工作实际,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目前,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次、举办读书班2期、开展学习研讨2次;确定调研选题6个、正面案例1个、反面案例1个,开展调研5次;牵头民生项目1项,确定为民办实事6项。二是做好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落实,引领全体党员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标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对各项工作再审视、再部署,做到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市直农业农村系统落地见效。三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把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上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做深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交流思想和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

(三)强化组织功能,推动机关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2023年,进行了新一轮分类定期,评定“先进”支部7个,“一般”支部8个;按照程序新成立党支部2个;完成了幸福农场党支部整体划转工作;组织拍摄的《小石斛的致富密码》在党员教育视频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荣获全市二等奖、全省三等奖。二是严格党员教育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名、发展对象1名。严格党籍管理,转接组织关系21人次。全覆盖开展了党员信教排查,签订了党员公开承诺书,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人,完成党员身份重新认定调查核实1人。三是积极做好党建带群建工作。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创新群团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着力提升机关干部职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机关氛围,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四)坚持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一是强化廉政提醒。为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紧盯“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假日重要节点,及时传达学习省、市纪委有关廉洁过节文件精神,做到早预防、早提醒。年内,领导班子成员共开展节前廉政提醒谈话13次,个人岗位职责发生变化及新招录或调入人员重新梳理填报《廉政风险风控登记表》91份,按要求报备操办婚丧宴请事宜7人,党组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在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通报典型案例8起,邀请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讲授专题廉政党课1次,党组书记讲授廉政党课1次,组织集中观看了专题警示教育片《问“剑”破局》《警钟为你而鸣》《民法典动漫宣传片》《总开关》,各党支部书记开展廉政党课14场次,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教育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法纪观念,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是机关纪委积极履职。机关纪委主动加强与派驻纪检监察组的衔接,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定期不定期到科室、站所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全力支持好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认真参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严格按要求开展好理论学习、检视整改等,共参与纪委集中学习17次、撰写读书报告4篇、心得体会8篇、查找问题54个,不断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发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前哨”作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