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临沧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事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8-09-13 15:47:00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20220307-221547-743  发布机构   公开日期  2018-09-13 15:47:00
 文  号   主题分类   失效日期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公开范围  公开  主 题 词 
 著录日期   生效日期 

  临沧市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临沧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事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市直各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单位:

  现将《临沧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事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沧市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

  2017年3月15日

  临沧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事业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发展路子,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市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建设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为全面推动全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事业新跨越,根据国家和省工作部署以及《临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临沧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一)文化方面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共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3566.74万元。投入48087.61万元资金实施了市级文化三馆和临沧体育运动中心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项目,投入 916万元维修改造18个县(区)级“两馆一站”业务用房,投入18466万元建成文化基础设施项目507个。全市9个公共图书馆在第五次全国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达国家一级馆1个、三级馆8个;9个文化馆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达国家二级馆1个、三级馆2个;85个乡镇(农场)综合文化站在第一次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达国家一级站6个、二级站13个、三级站17个;建设有1149个村级(社区)文化活动室,完成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58 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1个、县(区)级支中心8个、乡(镇)服务站点84个、村级终端点623个;建成农家书屋956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补充出版物143481册。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逐步形成。

  ——城乡社会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市、县文艺团队和农村业余文艺表演队在繁荣城乡文化生活,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沧源自治县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耿马自治县水文化旅游节、永德县芒果节、云县啤酒狂欢节等节庆活动,扩大了临沧对外文化宣传和影响。五年来,各级图书馆和文化馆组织文艺演出2000余场,举办义务写春联275场,送文化下乡慰问演出2710场次,送图书19万多册,发放科普资料120万余份。开展各种文化展览545场,辅导文艺节目634个,辅导文艺骨干6.4万人次。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用农文网培学校等设备和资源,对农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等培训群众43万人次。常年开展活动的村级文化活动室858个,人员相对固定的村级业余文艺宣传队858支,每年演出5650余场。向上争取“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 3794万元,894个行政村农村文化建设资金3001.67 万元,农村文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827.4万元。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发掘、抢救和保护了一批文物史迹,投入资金2406万元修缮保护文物保护单位 33 个,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全市共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及其他六大类新文物571处(项),有276项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共调查国有单位911家,完成普查898家,经省级专家组鉴定,共鉴定出珍贵文物111件。沧源自治县发现距今43500年亚洲最古老的“和平文化”,这是首次在我国境内发现史前文化。全市共申报成功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4个,有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2个,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有历史文化名村1个。先后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项,有国家级传承人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项,传承人4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5项,传承人54名;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87项,传承人127人。先后建成传习馆(所)22个、传习点18个,总建筑面积达4421平方米,举办各类传习培训 232 期,参学3.7 万人。在第三次古籍文献普查工作中,共普查出全市1912年前汉文古籍2236种7542册,1949年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86种。

  2.文化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临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临沧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充分利用临沧丰富的佤文化、茶文化、生态文化、边地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注重特色品牌的培育。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业快速发展,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成效显著,出版发行印刷业稳步增长,影视音像业不断发展壮大,节庆活动品牌大力提升,组织实施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市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共1206 家,从业人员5537人,文化产业增加值67908万元,占GDP1.46%。

  3.文艺精品创作和表演成效显著

  创作上演文艺剧节目361个,音乐歌曲166首,有20个剧节目获得省级奖励,有5批次170人的演出队伍赴越南、文莱、泰国、缅甸、法国、日本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在参加云南省第八届、第九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参演节目获得4个金奖、5个银奖、3个铜奖、2个传承奖和2个组织奖的好成绩。在参加“百首歌曲唱云南”全国征选活动中,歌手演唱的《彩云蓝天》荣获金奖,歌曲荣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参加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评选中,选送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有6件获“彩云奖”,3件获优秀奖。圆满完成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和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暨“金海棠奖”颁奖晚会的各项演出任务。组织推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3个,2个项目获资助。全市配备了9辆流动舞台演出车,完成惠民演出2000多场,观众达200多万人次。编辑出版了《秘境临沧之谜》、《临沧民族歌曲大家唱》等丛书,制作出版了《临沧少数民族经典歌曲选》CD专辑。

  4.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不断加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文化人才、民间艺人队伍的建设,组织实施“三区”文化人才服务8年计划,完成54名市、县级文化指导员的组织、文化志愿者的招募、文化辅导员的选拔任务,选拔20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参加省级培养培训,培训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0人次,体育健身技能培训100人次,组织各级教练员、体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班20人次,培养审批各类裁判员200名、二级运动员5名。组织全市执法人员培训2期,市、县、乡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训班3期。

  5.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实施意见》和《临沧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完成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职能和机构整合工作,撤销市文体局和市广电局,组建了临沧市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顺利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按照“一县一策”、“一团一策”、“一队一策”的思路,顺利完成市级各县(区)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积极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优化。组建了临沧市文化市场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8县(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制定并公布本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成市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网上行政审批大厅建设。

  6.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成效显著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出动执法人员5900多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 2890家次,办理案件60余件,罚款65万余元。文化执法工作受到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的表彰,2013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先进单位称号。

  (二)体育方面

  1.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全市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开展群众体育竞赛和健身活动,全市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市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与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每年举办的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和活动3600余场。稳步推广四种健身气功,巩固站点管理,全市建有健身气功站点90个,经常参加习练人员3600多人。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残疾人体育,配合市民宗局、市残联组织参加云南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参加云南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荣获11金9银15铜好成绩。组织临翔区、沧源自治县和耿马自治县开展全国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共有2664人参加了测试,合格率达到90%。积极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市共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1997人。8个县(区)成立了全民健身指导协调委员会;7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了文体服务中心或指导站;7个县建立健全了体育总会;8县(区)成立了老年体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6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28%。市文体局、市体育局等5个单位、3名个人分别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和先进个人称号。临翔区、沧源自治县、耿马自治县和6名个人被云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表彰为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先进个人称号。10个单位、9名个人被云南省体育局表彰为2010-2013年度“云南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云南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2.竞技体育实力不断提升

  贯彻落实《云南省竞技体育“三星”工程第二期计划纲要》,坚持“夯实基础、选好苗子、科学训练、积极输送”的思路,积极培养输送竞技体育人才。加强市体育训练中心建设,完成省布设在我市的中长跑(竞走)、柔道、射击三个重点项目业余训练网点的布点。命名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所,命名省级体育传统学校3所、体育进校园示范学校3所,命名校园足球学校7所;建立健全各县(区)体育人才库,人才库运动员档案1000余名;市体育训练中心共招收运动员学生306名,输送到省以上训练单位运动员苗子18名。共有30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150人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选派98名教练员参加全国、全省教练员岗位培训;组织裁判员培训15期,审批二、三级各类裁判员618人,参加全国、全省裁判员晋级培训,30人被省体育局授予一级裁判员。组队参加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锦标赛、青少年冠军赛等省级以上比赛,我市运动员共获得全国性比赛1金5银6铜,全省比赛36金42银56铜。

  3.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000万元,建设完成临沧体育运动中心项目;“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完成永德、镇康、耿马3个县级工程,36个乡镇和街道工程,818个村级工程;共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5231.5万元,建成健身路径(点)62条。

  4.体育产业逐步发展

  全市体育彩票销售快速增长,共189个销售点,电脑体育彩票销售6.14亿元。体育产业稳步发展,体育旅游、健身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发展势头良好,企业、个体私营者投资经营体育用品和体育项目的商家逐步增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广电方面

  1.抓好广播影视新闻宣传

  广播影视宣传工作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市、县(区)联动,深入开展有声势、有影响、有效果的宣传报道,发挥广播影视主流媒体“喉舌”作用,引导社会舆论,实施新闻监督,传播先进文化,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广播影视宣传为临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2.实施广播影视项目建设

  全市共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29.8万户;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14.5万户;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投资378万元,完成全市9座高山台站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台建设和15座二次覆盖台站建设,本地节目覆盖率从27%提高到45%,满足了“户户通”双模用户收听收看本地节目的需求;全面完成全市8座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工作、生活条件,提升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认真做好农村“小广场·大喇叭”项目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成双江自治县整县推进和沧源自治县班老乡“小广场·大喇叭”工程建设,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持续抓好农村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服务人民群众,使“村村通”、“户户通”天天通、长期通。五年来,累计向中央、省级争取“村村通”、“户户通”及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建设维护资金6077万元,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9%,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了4个百分点。

  3.提升城乡电影放映及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水平

  全市共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3547场次,观影人数达1100多万人次,其中完成少数民族语电影放映9902场次,观影人数达200多万人次;译制完成少数民族语电影191部,其中译制佤语故事片55部、科教片55部;傣语故事片35部、科教片46部。

  4.强化广播影视行业管理

  按照《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加强抵制低俗之风工作对广播影视宣传管理、维护广播影视良好播出秩序、树立广播影视良好社会形象的极端重要性,从理顺机制、实施考评、落实责任等方面入手,通过加强监播、群众举报、实地检查等方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节目内容低俗、媚俗、播放不良广告等违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广播影视各类节目做到导向正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健康、高雅、丰富多彩,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身的广播影视节目,更好地维护广播影视的良好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5.加强广播影视安全播出

  安全播出工作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把防范安全播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现我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重大事故,圆满完成了重保期、敏感日和重大节庆日安全播出任务。

  6.多方筹措资金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0·7” “3·01”地震发生后,及时对全市广播电视受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制定广播电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同时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抗震救灾恢复重建资金250万元,恢复受损广播电视设施设备,为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灾区群众及时了解灾情,增强恢复重建信心做出了应有贡献。

  (四)新闻出版方面

  1.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每年以“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书香佤山·和谐临沧”、“我的书屋我的梦”等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有奖征文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先后有10名中小学生作文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征文优秀奖。

  2.强化农家书屋日常管理

  全市共建成956个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利用国家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共为农家书屋补充出版物143481册。先后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148期3128人次。1个农家书屋和1名个人被授予“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和管理员”称号,4个家庭被授予“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3.深化“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每年组织对全市娱乐场所、网吧、印刷经营单位、出版物批发零售单位进行检查,共收缴侵权盗版、淫秽色情及非法出版物131623件(册、盘),并组织了公开销毁活动;查处侵权盗版等案件125件,其中成功破获了“3·28”侵犯著作权案和“9·15”销售非法电视网络接收设备案;有4个单位和4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和“有功个人”,有5个单位和3名个人被授予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4.新闻出版业稳步发展

  全市共有国内公开发行的报纸《临沧日报》1份,有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创新》、《临沧文艺》等9份;有营业性印刷经营点264户,从业人员280人,资产总额8715万元,年总产值达到10750万元;有出版物发行、零售网点148家,资产总额11716万元,从业人员216人,年销售收入12600万元。

  5.发行单位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发行企业投资2193万元,完成了临沧新华书店书城、凤庆新华书店综合楼、临翔新华书店发行网点3个项目建设。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为全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和云南实施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5年大会战,特别是我市被列为云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区位、开放、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各级政府对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更加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当代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更加积极全面的互动。这些良好的发展环境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

  (二)面临的困难

  1.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受经济发展制约,地方财政对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的投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缺口较大,自我发展的能力低。市、县(区)广播电视节目覆盖还存在死角和盲点,本地节目的覆盖任务还相当艰巨。边境线长,渗透与“反渗透”任务十分艰巨。

  2.人才队伍匮乏,发展缺乏支撑。现有的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素质的文化管理人才、文化经营人才缺口大,尤其缺乏熟悉文化工作和市场运作、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能够将文化资源变为文化产品、文化商品、文化品牌的文化企业家。体育人才培育和技术引进有待加强,广播电视专技人员缺乏。文化执法队伍有待加强。

  3.产业规模弱小,发展层次不高。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产业“散、小、弱”的问题比较突出,经营单位少、集约化程度低、从业人员少、发展规模和总量小、竞争力缺乏,文化产业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4.资源开发程度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临沧拥有众多人无我有、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特色文化资源。然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目前,仅仅是存在的一种资源优势,我们对这些资源的认识、研究、保护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资源的优势还未能转化为有效的产业优势,尚未形成生产力和经济上的增长点。

  三、“十三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各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快推进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市各族群众共享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为临沧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文化事业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2.体育事业发展以实现“群众体育生活化、竞技体育目标化、体育设施现代化”,建设“体育强市”为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体育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成效明显。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到2020年,县级以上体育场馆实现全覆盖,乡镇和行政村基本体育设施均等化显著提高,新建城市社区普遍建有“15分钟健身圈”,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全民健身数字化平台建设初步建成并发挥作用;竞技体育项目结构不断优化,后备人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体彩销售稳中有进,以全民健身服务业为基础,以突出区位优势的体育精品赛事、体育旅游、户外运动为重点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产业新业态培育效果显著,人均体育消费明显增加;加强以体育文化为核心的体育对外交流合作,体育对外交往的领域和途径进一步拓展。

  3.广电事业发展以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夯实基础、扩大覆盖、提升质量。全力推进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市、县(区)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工程,城乡电影放映工程,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程,安全播出监测工程,影视产业发展工程建设,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8%以上,努力实现城乡广播影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新闻出版事业以图书馆、农家书屋为阵地,扩大全民阅读范围,初步形成“书香临沧”氛围;以“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为抓手,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安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实现年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

  四、“十三五”主要任务

  (一)文化工作任务

  1.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临沧市委办公室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办发〔2016〕91号)精神,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居民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整合利用闲置学校等现有城乡公共设施,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文化惠民示范村(社区)”、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以县、乡、村为重点,在巩固现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新建县级文化馆4个,新建县级图书馆1个、改扩建2个,新建8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开展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2.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依托村级综合文化室,健全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实现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文化共享工程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加快进度,加快速度。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到2020年,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市级达到36TB,县级达到5TB,文化共享工程市级整合数字资源不少于50TB,县级整合数字资源不少于5TB,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增加市、县(区)图书馆经费投入,增加馆藏图书数量和全市人均的藏书册数,使市级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的规定要求,县级图书馆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的规定要求,解决市级共享工程中心的设备升级费、电子阅览室网络费、电费,图书馆节能、管理等改造费,保障电子阅览室公共文化服务正常运转。提高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力争完成公共文化场馆向“错时服务”转变,解决居民上班时间与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时间重叠的问题,提高文化场馆利用率,让群众获得更加多样、便利、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实现群众的文化权益。

  3.实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加强文化遗产和文物单位的保护管理,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严格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强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点开展项目申报、考古发掘、文物“四有”和遗址解读等方面的工作,公布1-2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保控制单位,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根据文物事业发展需要,配齐管理队伍;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进程,编制实施《临沧市文物保护建设专项规划》;配合国家级和省级以上文博单位开展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完成临沧市文化遗址档案编制工作,增设文物保护标志牌,积极做好“茶马古道”、“滇缅铁路”遗址保护,配合做好城市建设遗址的考古、科研工作,保护、展示重要遗迹。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定传承人资助办法。确定一批省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好临沧特有文化的一系列活动。建立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工程,搞好全市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创建工作,设立一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促进临沧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传承好临沧民族文化艺术,扶持原创性作品,打造一批代表临沧形象、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杂技、广播、影视等文化艺术精品,培育一批体现临沧文化水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和名品。设立独立保护工作机构,建立市、县(区)与省级的保护工作网络,形成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配备必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硬件设备。

  5.实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要求,争取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并根据业务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对实行免费开放后工作量大量增加、现有机构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和财力,争取增加机构编制。认真贯彻落实政府购买公益文化岗位的有关精神,在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由县级政府购买的公益文化岗位不少于1个。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岗前培训制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加强乡土文化人才建设,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应具备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熟悉广播电视技术等多方面的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6.创新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1)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有关要求,继续深化文艺院团改革,推动文艺院团走商业化演出道路。充分发挥市演艺公司的龙头作用,加强与省内外文化演出公司的联系,扩大商业性演出市场,尝试财政供养和市场化发展相结合。加大文化、旅游的基础建设与合作,利用市民族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的演出剧场或我市旅游景点,创作一台能长期演出的旅游精品剧目,进行坐地商演,传播我市优秀民族文化,提高我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空间。

  (2)充分发挥临沧特有的民族、生态、边地等文化资源优势和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等文化品牌优势,做好做活文化产业发展这篇文章。立足11种世居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挖掘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提升少数民族出版、民族民间工艺制作、特色演艺等水平,打造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立足临沧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饮食、农产品、茶叶、旅游等产业,增加文化创意设计,打造特色生态文化产业;立足临沧的边地文化资源优势,结合耿马水文化节、沧源摸你黑狂欢节等节庆文化和凤庆滇红茶文化等资源,开发旅游业;利用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和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举办的契机,进一步整合释放我市对缅地缘、资源及文化优势,积极开展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拓展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打造特色影视文化产业和特色边地文化产业。

  (3)健全文化产业行业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按照新闻出版发行、印刷包装、广播影视、会展服务、工艺美术品、演艺娱乐、创意设计等特色产业进行分类管理。增强统计工作对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统计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工程来抓,主动适应国家新的分类和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各门类、各县(区)的统计。加强非法人文化产业单位的统计,制定全市和各县(区)的文化企业名录,做到文化产业应统尽统,准确、及时地反映文化产业的总量、结构、规模、效益、发展速度等现状,反映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趋势,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及薄弱环节。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人员、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数据采集和计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决策参考性。

  (4)鼓励发展文化相关产业。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创新文化市场经营机制,加强和改进服务,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推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推动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联动发展,与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经济活动相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支持文化企业充分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向相关产业延伸发展,开发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加快从单纯依赖数量、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大力提高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集约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围绕增强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

  (5)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临沧民族文化、茶文化、水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品位。建立旅游与文化互动、互惠、互促的发展机制,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旅游文化演出企业,推出一批以民族民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组建一定数量的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专业性文化旅游企业集团,成为文化旅游的领航旗舰,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资源开发、建设、管理和经营提供示范经验。旅游景区景点要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游览内容,不断提高文化内涵。

  7.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手段

  (1)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调整准入程序,实行先照后证管理,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自主经营事项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积极协调整合相关部门完善横向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主管作用,建立和完善工作例会、情况通报、联系走访、公务协助及支撑保障等制度和机制,及时沟通决策与执行、审批与监督、管理和执法之间的信息,以制度化形式来明确和规范工作衔接和配合保障的相关内容和要求,逐步形成“联系、联动、联岗、联勤”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职能互补、力量互动的综合执法管理运行体系。

  (2)加强技术的应用,加快文化市场现代化发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在线即时监督监测和非现场监管执法,充分运用移动执法、电子案卷等手段;提高执法效能,及时公开执法案件主体信息、案由、处罚依据和处罚结果,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等,以科技手段进一步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宣传教育与经济处罚相结合等办法,加强行政指导,把握事前、事中、事后环节,开展“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情而异”的引导、劝告、约谈等活动,切实帮助经营者解决实际困难,规范其经营管理行为。深化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宣传“六进”活动,即“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通过与行政执法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情感交流与沟通,宣传教育与执法服务,逐步使被管理者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转变,不断提高其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意识。组织开展经常性隐患排查活动,提高安全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安全防范机制,保障文化市场安全稳定。

  (4)坚持改革创新,强化融合发展。深化文化市场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思路,推进文化市场行业与体育、旅游、餐饮等行业深入融合。全面实施政务公开,加强信息服务,完善全市文化市场经营管理数据库,向社会公开政策信息、文化市场发展及警示信息等政府基础数据。强化行业自律,推动成立娱乐场所行业协会、印刷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已有协会的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市场诚信建设中的作用。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推进以承诺、履诺、评诺为主要内容的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平安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全市文化市场信用管理数据库,向社会公开政策、文化执法警示、处罚等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加大文化企业失信处罚力度。

  (5)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坚持五个“着力”,大力提升文化市场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一是着力于实践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每年开展一系列的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办理一批案件,努力在执法实践中明确法律要领、掌握执法程序。二是着力于培训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立足职能、立足岗位,开展模拟办案、模拟听证、模拟法庭等活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三是着力于案件评查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每年集中组织案卷集中评查活动,对办理的案件先自评,再互评,再点评,从队员到队长全员参与,全面提高。四是着力于案例分析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进行剖析,分析办理此类案件的执法要点,法律要件和存在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五是着力于教育活动中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作风建设。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作风纪律典型案例,使每位执法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

  (二)体育工作任务

  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体育发展活力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社分开、政企分开、事社分开、管办分离,推进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由事务管办型向政务服务型转变。进一步理清体育行政部门权力边界,减少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体育服务体制机制,完善资金保障、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配套政策,制定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指导性目录,把适合由市场和社会承担的体育服务事项,按照法定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承担,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体育服务供给与保障体系。

  (2)深化竞技体育改革,推进足球发展。重点在竞技体育项目管理、设置、布局、项目发展、后备人才培养、潜优势项目培育以及激励保障措施等方面推进改革创新,增强体育发展的牵引力和源动力,全面提升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能力。按照《云南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临沧市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管理、基本建设、政策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基础保障、服务、引导和监管作用。规划我市足球场地建设。争取“云南省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设项目落地。统筹发展青少年足球,普及发展社会足球,建立校园足球、社会足球、专业足球和职业足球俱乐部四级训练竞赛体系,扩大足球人口,力争多出人才以夯实我市足球发展基础。

  (3)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提高场馆经济效益。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接,积极推进临沧市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探索大型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完善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益性服务的机制和标准,健全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评估体系。推进有条件的场馆拓宽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将社会公益和效益有机结合,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体育服务综合体。

  2.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1)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云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突出体育发展促进全民健康,为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导向,创新思路,打破“一个标准”配置资源禁锢,按照“强化针对性,体现适用性,提高利用率”要求,加大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针对各地区尤其各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需求和兴趣特点配置体育资源,着力提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地域、城乡和人群间的均等化建设。打造形成一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区)。

  (2)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继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标准,节约集约,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突出各级政府体育基础设施的主导作用,逐步建成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设施,推进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身设施建设。加强健身场地设施管理与维护,坚持建管并举,提高健身场地设施使用率,推动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设施配置,支持、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场地。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新建2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0个乡镇体育场地设施,300个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20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体育场地设施。实现新建体育场地设施的乡镇场地覆盖率90%,行政村场地覆盖率80%以上,自然村场地覆盖率40%以上。

  (3)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大《全民健身条例》宣传贯彻和执法工作力度,确保“三纳入”(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全民健身工作部署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力争使市、县(区)政府按照每年人均不低于0.5元的标准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

  (4)推进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继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工程”,创新建立激励和利益驱动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体育社会组织,逐步建立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和工作保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逐步形成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社会体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向社会免费提供体育咨询、健身辅导等服务。到2020年,全市单项体育协会(组织)数量达到18个以上,县级单项体育协会总数达到30个以上,乡镇文化站加挂体育指导站的数量达到40个以上。

  (5)突出临沧民族、沿边特色,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以全民健身推动全民健康,继续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工程”,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强化体育赛会对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以体育赛会促进体育健身,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推动以“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等重要赛会为引领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鼓励各地举办自行车、马拉松、游泳、登山、徒步、帆船、漂流、滑翔伞等户外健身项目和运动赛会。支持各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广泛开展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射箭、射弩、陀螺、马术、摔跤、民族健身操等全民健身活动。推动足球、篮球、排球普及化开展。引导社区、村寨等基层群众广泛开展符合实际的体育健身活动。

  (6)加大科学健身指导和宣传力度。常态化组织开展科学健身宣传,创新形式和渠道开展体育健身科普活动。加强体质测试平台建设。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大科学健身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支持引导并协同媒体设置专栏、专题板块、固定时段普及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生活方式。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直过民族”体育科学健身的宣传指导,提高全社会对科学健身的知晓率、参与率,提升运动健身效果,提升体育的社会影响力。

  (7)推进老年人体育工作跨越发展。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保障体系,加大供给力度,提高精准化服务水平。加强对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与领导,推广适合老年人的日常健身活动项目、体育器材、科学健身方法。推动老年人健身活动组织网络化、健身科学化、活动常态化,力争到2020年全市乡(镇、街道)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村(居)委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覆盖率达到90%以上;市、县(区)要建成配套合理、功能完整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乡(镇、街道)要有室内外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80%以上的村(居)委会要建成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全市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比例达到50 %以上。组织举办好全市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积极参加全省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

  (8)做好残疾人体育发展工作。加强对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广泛调动政府、社会力量,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地设施、科学指导等保障服务。加大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举办残疾人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培训班,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培养残疾人教练员1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裁判员10名;培养一批残疾人体育人才苗子,切实提高临沧残疾人体育竞技水平。力争在“十三五”期间,选拔储备30名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向省级输送2—4名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加强各级残联的沟通协作,组织举办好市、县级残疾人体育运动会,认真组织好省第十一届残运会备战参赛工作,积极筹办好省第十一届残运会。

  (9)加快发展青少年体育。把青少年体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提高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重视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探索青少年体育社会辅导员队伍培育机制,推进青少年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科学化水平。加强部门协同,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在部分县(区)推行体育公共设施向学生免费开放的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引导青少年广泛开展体育运动。争取市、县(区)级政府把青少年体育评价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争取省级体育经费投入,加大市、县(区)级用于青少年体育的经费投入。贯彻实施青少年发展计划。推行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爱好,每人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建设以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项目为重点的省级体育项目进校园示范学校和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6所;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国家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所、国家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个;大力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到2020年创建国家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3所,省级试点县1个、省级足球特色学校8所,经常参与校园足球运动学生达到10万人,注册校园足球运动员300人。

  (10)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扶持农村体育,支持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体育活动以乡镇为龙头,以村委会为基础,以农民体协为纽带,宣传动员农民广泛参与,转变观念,增强体质,不断提高健身意识。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和体育骨干队伍,促进当地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开展,使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在县(区)级、乡镇级农民体育赛事活动达10场次。认真组织好省第九届农民运动会备战参赛工作,积极筹办好省第九届农民运动会。

  (11)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进一步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掘、整理、推广工作,进行产业开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使其具备体育竞技性和观赏性。积极打造一批民族传统体育乡镇,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发展,推广普及以“民族健身操”和“民族韵律操”为主的具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认真做好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训练和提升工作,提高临沧市民族体育竞技水平。组织举办好市级民族体育运动会,认真组织好省第十一届民族运动会备战参赛工作,积极筹办好省第十一届民族运动会。

  3.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能力

  (1)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扩大青少年运动员在训规模,重视县(区)级青少年训练工作,健全青少年竞赛制度,努力创建国家、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和申报“一州(市)一精品”省级重点项目联办点为抓手,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资源优势,调动临沧市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培养后备人才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教育和体育联办合作机制,重点以市体育中学为龙头,以体育传统项目网点学校为主干,以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业余训练格局,加强教练员、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选才育才科技含量,加快临沧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2)做好重大赛事的备战和组织承办工作。扎实推进云南省第一届、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和十五届省运会的训练参赛工作,巩固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在深入总结省七城会、省十四运会、省一青少会备战参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启动并推进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十五届省运会和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的各项备战工作。确定训练参赛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参赛目标、工作措施、实施步骤及责任部门等,进一步完善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的训练参赛领导体系。积极制定《2018年云南省十五届省运会训练参赛工作方案》《2020年云南省第二届青运会训练参赛工作方案》和《临沧市参加十五届省运会目标任务承包协议书》等工作。认真组织好省第一届、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和省十五届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积极筹办好2018年云南省十五届省运会。

  (3)加强体育中学建设。以创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目标,解决市体育中学的办学建设问题,争取纳入省市的规划盘子,积极筹集资金,切实解决体育中学“三集中办学”的难题,充分整合体教资源,建设好临沧市体育中学,彻底解决永久性办学校址的问题。贯彻落实国办23号文件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的实施意见》,制定下发《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的实施意见》,细化工作实施方案,协调做好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导工作,将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管理序列,落实青少年比赛赛前文化测试,切实保障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继续完善我市运动员激励保障政策。贯彻实施《反兴奋剂条例》《反兴奋剂管理办法》,全面开展反兴奋剂教育。

  4.发展具有临沧特色的体育产业

  (1)发展丰富体育产业内容,大力发展“体育+”,积极拓展体育与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相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等相关业态的发展。以体育基础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提供健身、休闲、娱乐、饮食等一条龙体育服务链,力争打造一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2)确立“体育赛事活动搭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并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思路。引导体育消费,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和部分企业、个人投资体育产业,参与体育赛事活动,做大做强体育用品市场。

  (3)巩固拓展体育彩票工作。研究探索体育彩票市场的发展规律,加强营销手段的推陈出新,扩大市场规模,健全发行销售监督机制,确保体育彩票市场的安全,提高使用效益,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公益形象。

  (4)加快户外运动的发展,打造户外运动目的地。充分发挥临沧的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自行车、登山、探险、定向、徒步等户外运动,结合景区基础设施,打造集住宿、训练、比赛等户外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户外运动基地,持续举办“沧源国际定向户外越野挑战赛”等品牌户外运动赛事,力争一个户外营地建设在临沧落户。

  5.加强体育对外交流,提高临沧知名度

  坚持体育开放发展理念,努力打造西部地区体育对外交流、合作和发展新高地。积极参与政府间人文交流活动,依托沿边区位和资源优势,发挥体育对外交往灵活性和民间性的特点,主动融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发展战略,以举办“中缅友谊运动会”等区域性赛会为平台,激发扩大各沿边地区和口岸城市体育赛会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临沧与东南亚国家在体育、旅游、文化、教育、商贸等领域的广泛交流合作。

  (三)广电工作任务

  1.加快新媒体建设

  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时代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快无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新媒体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完善重大突发事件新媒体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网络广播电视宣传,丰富传播内容,延伸传播领域,积极占领网络舆论宣传阵地。

  2.继续抓好“户户通”工程建设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统一安排,全市规划建设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8.5万户,总投资3100万元,其中国补900万元、市县(区)600万元,群众自筹1600万元。

  3.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根据《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做好“十三五”时期县级应急广播基础设施设备调查的紧急通知》,规划建设8县(区)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及覆盖网络,预算投入资金4000万元,其中临翔区500万元、凤庆县500万元、云县500万元、永德县500万元、双江自治县500万元、沧源自治县500万元、耿马自治县500万元、镇康县500万元。

  4.加快推进全市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

  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十三五”期间以沧源自治县为突破口,抓住中央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建设机遇,加快推进市、县(区)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规划建设277个市、县节目覆盖发射台站,预算投入3400万元,其中市级承担680万元、县(区)自筹272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发射设备、铁塔及节目传输、电力供应等附属设施建设,满足各族干部群众收听收看本地节目的愿望。

  5.抓好新规划无线发射台站建设

  根据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安排,规划建设镇康县凤尾镇、凤庆县金堂山、耿马自治县孟定镇山头寨、沧源自治县湖广大山4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新建发射机房、电力供给、信号源系统、道路、围墙等设施。预算投入800万元,其中镇康县凤尾镇发射台站200万元、凤庆县金堂山发射台站200万元、耿马自治县孟定镇山头寨发射台站200万元、沧源自治县湖广大山发射台站200万元。

  6.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规划建设全市广播电视监测网和监控平台,确保9座高山转播台和8县(区)广播电视局、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安全播出。预算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1000万元、省级补助500万元。

  7.提升县(区)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

  实施县(区)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提高项目,提升县(区)广播电视台宣传业务水平,特别是边境民族自治县,要进一步推进民族语广播电视译制播出工作,译制和播出少数民族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的广播电视节目,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突出民族特色,强化边境地区广播电视“反渗透”工作。项目预算投资1600万元。

  8.继续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和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程

  抓好每个行政村每年12场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的落实。按要求完成每年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生产任务。

  9.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发挥临沧民族文化、茶文化、边地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中国影视产业实验区临沧佤文化创作拍摄基地的金字招牌,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影视单位进入临沧推动影视产业发展,为把临沧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门户作出积极贡献。

  10.加强广播影视行业管理

  改进管理方式方法,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科技、法律、教育等手段加强广播影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促进广播影视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广播影视节目和广告管理,切实抵制低俗之风;加强播出机构、频率频道管理,维护广播电视传播秩序。

  (四)新闻出版工作任务

  1.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1)倡导全民阅读。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营造全民读书、终生学习的氛围,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2)建设阅报栏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新闻出版部门对城镇阅报栏工程支持,在各县城区主要街道、党政中心、文化广场、重点居民小区等建设阅报栏。

  (3)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健全农家书屋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发挥社会效益;争取财政支持,给予管理员适当补贴,确保农家书屋正常运行;补充更新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阅读需求。

  2.加强产业体系建设

  (1)建设户外电子阅览平台。在南伞、清水河2个国家级口岸建设户外电子阅览平台,推进边境文化阵地建设,着力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建设绿色印刷项目。鼓励支持具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采用数字印刷技术,引进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机、海德堡数字印刷机、胶订连动线等先进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临沧印刷品的绿色印刷标准,达到低碳、绿色、环保。

  3.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1)完善“国门书社”建设。进一步完善南伞、清水河、永和口岸“国门书社”建设,充分发挥对内对外宣传的辐射作用,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文化交流。

  (2)开拓境外市场。鼓励扶持一批印刷企业,承接境外印刷业务,或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到境外创办印刷服务业务。

  4.加强贸易体系建设

  (1)完善版权服务功能。配合上级版权部门做好著作权的登记工作,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完善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管理长效机制,稳步推进政府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使用正版软件工作。

  (2)强化公众版权意识。以每年“知识产权宣传周”、世界版权日为契机,大力宣传版权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

  (3)提升版权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数字网络监管工作,充分发挥技术手段在版权监管和执法中的作用,增强版权管理和打击侵权盗版的主动性。

  5.开展“扫黄打非”

  (1)加大“扫黄打非”财政投入。努力争取市、县(区)两级政府将“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逐步解决行政执法所需的各种装备,不断改善行政执法的条件。

  (2)实施“边境绿色栅栏”工程。在边境镇康县、耿马自治县、沧源自治县继续实施“边境绿色栅栏”工程,构建抵御和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的防线。

  (3)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一是强化健全县(区)级“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工作机构,并有效履行职能。二是积极推进“扫黄打非”向乡镇(街道)和村委会(社区)延伸,确保“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文化工作管理机制

  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强化文化建设的政府责任,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文化建设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之中,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研究制定文化建设目标考核测评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落实中央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宣传文化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建立稳定的文化投入增长机制,力争做到“两个高于”:即财政投入的增幅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二五”时期。采取政府加大投入、争取上级补助、资产置换等多渠道筹资的方式投入文化发展建设资金。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使全市财政文化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建立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优化投入结构。鼓励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冠名、建立基金、捐款捐物等形式,资助文化建设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非赢利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切实落实融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产业项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依法组建文化投资公司,促进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探索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主要动员民间参与的投资新模式。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推进政府职能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培育和重塑一批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巩固和发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果,进一步强化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创新,鼓励文化企业以多种形式进行文化科技开发和创新,增强文化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建立评估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建设服务指标评估体系和行政管理考核制度,强化政府对基层文化工作的行政考核力度,在县、乡镇两级政府岗位责任制年度考核中,加大文化考核的力度,切实把发展文化纳入基层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督促各级政府履行文化建设与文化服务职责,从制度上努力实现和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全市各项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五)加强监督落实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明纪立规,正风反腐,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和问责力度,建立惩防结合的源头治理体系,为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分解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行规划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为调整目标任务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确保本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附件:1.临沧市“十三五”期间文化重点项目规划表

  2.临沧市“十三五”期间体育重点项目规划表

  3.临沧市“十三五”期间广电重点项目规划表

  4.临沧市“十三五”期间新闻出版重点项目规划表

附件1:                  临沧市“十三五”期间文化重点项目规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起止年限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投资

“十三五”规划投资

资金筹措方式

国家补助

省级补助

市县(区)自筹

企业自筹

银行贷款

社会投资

1

临沧文化中心建设项目(续建)

2015-2017

临翔区

建设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室外配套设施,总建设面积2.6万㎡。

16258

8000

2000

1000

5000

2

临沧市文物中心库房建设项目

2017-2018

临翔区

建筑面积为908.33㎡,1、库房主体建筑:藏品库房、缓冲间、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保管装具贮藏室、鉴定编目室、熏蒸室、实验室、修复室、标本制作室、研究阅览室等。2.可移动文物保护设施:消防、安防设施、环境控制设备、藏品储存设备。

600

600

480

120

3

临翔区勐旺塔及西北塔周边环境治理项目(续建)

2010-2020

临翔区

勐旺塔塌坎修缮、两塔边坡支护、基座塔身塔刹修缮、周边环境治理及道路修缮等。

2000

2000

1800

200

4

临翔区章嘎子孙庙保护维修(续建)

2011-2018

临翔区

子孙庙上院、中院、下院西厢房和东厢房修缮,子孙庙山门修建,大殿、观稼楼修缮。

400

400

300

100

5

临翔区傣族象脚鼓手工制作技艺(续建)

2010-2017

临翔区

建设临翔区6个傣族村寨象脚鼓传习馆、陈列室及活动场所。

780

780

780

6

临翔区民族民俗博物馆

2016-2020

临翔区

占地6670㎡,建设区民族民俗博物馆。

5000

5000

2000

1000

2000

7

临翔区首爽临翔民族文化村

2016-2020

临翔区

占地33350㎡,建设首爽临翔民族文化村。

6220

6220

1000

1000

4220

8

临翔区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中心(城市记忆客厅)

2016-2020

临翔区

拟建以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展览为主。规划用地10005㎡,内设非遗保护中心,演艺厅等露天文化活动广场及停车场。

5000

5000

1000

1000

3000

9

临翔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馆项目

2016-2020

临翔区

建设南莱竹编制作技艺传习馆、土陶制作技艺传习馆、邦东昔归团茶制作技艺传习馆、拉祜族服饰制作技艺传习馆、芦笙制作技艺传习馆。

2600

2600

600

600

1400

10

临翔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保护项目

2016-2020

临翔区

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

2500

2500

2000

500

11

临翔区文艺精品创演

2016-2020

临翔区

创作一部大型拉祜族史诗的歌舞乐

480

480

280

200

12

临翔区碗窑土陶博物馆

2016-2020

临翔区

规划建设200㎡视觉展示厅和300㎡休闲品味厅

400

400

200

200

13

全市乡镇文化站及村级(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

2016-2020

8县(区)

规划建设临翔区4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及部分文化站维修改造,总投资1800万元;云县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6个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190个,总投资7300万元;凤庆县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和15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双江县乡镇文化站改扩建,总投资1000万元;沧源县每个村建设100㎡文化活动室及户外文化晒场,总投资4000万元;耿马县8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个农场文化站改扩建,总投资4200万元;镇康县7个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改造,总投资860万元;永德县2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总投资800万元。

21960

21960

17000

3960

1000

14

凤庆县博物馆建设项目

2016-2020

凤庆县

建设凤庆县博物馆4000㎡。

3500

2000

1000

500

15

凤庆县文化馆建设项目

2016-2020

凤庆县

建设凤庆县文化馆5000㎡。

4000

2000

1500

500

16

凤庆县少数民族文化整理保存项目

2016-2019

凤庆县

对全县彝族、苗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修复传统文化设施。

4000

4000

3000

1000

17

永德县少数民族保护与开发项目

2016-2020

永德县

布朗族文化保护和开发项目、俐侎服饰的开发与利用、佤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项目、布朗族中草医药验方发掘整理项目等。

2800

2800

1900

900

18

永德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放项目

2016-2020

永德县

傣族传统造纸原料基地及传习馆建设项目、永康土司文化遗迹碑刻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南召风情园建设、拓南城建设等级。

12000

12000

8000

4000

19

永德县文化馆

2016-2020

永德县

建筑业务用房面积2000㎡,室外活动场地1500㎡,内设音乐创作室、美工室、排练室、群众文化辅导室、办公室等。

500

500

400

100

20

镇康县对外文化

交流演艺中心

2016-2017

镇康县

建设用地30亩,对外文化演艺中心场馆建设面积3000㎡,展览馆建筑面积400㎡,交流馆建筑面积400㎡,培训接待中心1000㎡,附属设施、道路等。

1500

1500

1050

300

150

21

镇康县德昂族传统文化示范园项目

2016-2017

镇康县

建设传统文化示范园2000㎡;德昂族传统民居800㎡。

600

600

420

120

60

22

镇康县国门文化

广场项目

2016-2017

镇康县

内设2个篮球场,看台1500㎡;2个羽毛球场,看台200㎡;2个排球场,看台1200㎡;2套健身路径500㎡;1个打歌场1500㎡;1个陀螺场1000㎡;1个露天舞台200㎡;1个永久性背景墙4米×8米;2块网球场1500㎡;2块门球场800㎡,4块地掷球场200㎡。

2000

2000

1400

400

200

23

镇康县博物馆

2016-2020

镇康县

建设镇康县博物馆大楼一幢、设置各功能室、收集各类文物。

3000

3000

2100

600

300

24

孟定芒团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保护项目(续建)

2015-2017

耿马县

建设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保护利用设施1900㎡,包括传习室、展示室等。

916

916

570

346

25

耿马自治县文化馆建设项目

2016-2020

耿马县

综合楼1幢,内设演艺活动、交流展示、辅导培训、图书阅览、游艺娱乐等业务用房, 建筑面积为2000㎡。

500

500

500

26

耿马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综合排练室建设项目

2016-2020

耿马县

新建文艺综合楼1幢,内设排练厅、录音棚、换衣间、设备库房等,建筑面积为1302.5㎡。

440

440

400

40

27

沧源县文化馆

2016-2020

沧源县

建筑业务用房面积2000㎡,室外活动场地1500㎡,内设音乐创作室、美工室、排练室、群众文化辅导室、办公室等。

500

500

400

100

28

沧源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沧源崖画保护项目

2016-2020

沧源县

组织对崖画的采样及分析检测工作,并对周边环境进行处理,恢复其原有历史环境风貌。保护文物的完整性。

1000

1000

800

200

29

沧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允缅寺保护项目

2016-2018

沧源县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对广允缅寺进行修复保护。

500

500

400

100

30

双江县图书馆建设项目

2016-2020

双江县

新建集办公场所和服务窗口为一体的图书馆综合楼一幢,设建筑面积为800㎡。

800

800

600

200

31

双江县文化馆建设项目

2016-2020

双江县

新建集办公场所和服务窗口为一体的文化馆综合楼一幢,设建筑面积为800㎡。

800

800

600

200

32

双江县布朗族蜂桶鼓舞传习馆建设项目

2016-2020

双江县

总建筑面积3000㎡,包括排演场所及相关辅助用房:教学排练厅、展演厅、实物展示区、文化展览区、管理办公等功能区。

900

900

800

50

50

33

双江文物保护建设项目

2016-2020

双江县

对大文乡浦家大院、勐勐镇忙票佛寺、白象寺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保护。

600

600

450

150

34

双江县民族歌舞团建设项目

2016-2020

双江县

办公用房修缮、排练厅设施设备购置、演员住宿区建设、录音棚等基础设施建设。

770

770

600

170

35

双江县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开发建设项目

2016-2020

双江县

以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的研究开发,生产造型独特、艺术性极强、工艺精湛的系列民族传统工艺品,抓好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营销。

1060

1060

900

160

36

双江县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

2016-2018

双江县

项目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3000㎡。

3000

3000

1000

500

1500

37

双江县大南直布朗族保护区建设项目

2016-2020

双江县

总面积56平方公顷。

11000

11000

1000

1000

500

8500

38

双江县民族文化演艺中心建设项目

2016-2018

双江县

项目占地面积40亩,总建筑面积3000㎡,设计为多层框架结构。

4500

4500

500

500

3500

39

双江县东等佤族鸡枞陀螺展示中心建设项目

2016-2017

双江县

建设展示陈列室200㎡、表演场400㎡,并组建30人的鸡棕陀螺表演队。

500

500

400

50

50

40

双江县世界拉祜族牡缅密缅文化遗址园暨兄妹牵手主题公园建设项目

2016-2020

双江县

项目占地面积15000㎡,建设内容为主题公园咨询服务中心、民俗文化广场、遗址雕塑、拉祜族博物馆及旅游基础设施。

4000

4000

200

200

3600

41

双江县世界拉祜族文化中心建设项目

2016-2020

双江县

占地面积2000㎡。其中:拉祜族传习演艺中心建筑面积600㎡,文化广场占地面积1400㎡。

1000

1000

100

100

800

42

双江县拉祜族芦笙舞保护传习馆建设项目

2016-2018

双江县

建设集实物展示区、文化展览区、多功能学术交流培训区等办公场所为一体的框架结构三层综合楼,建筑面积3000㎡。

700

700

500

200

43

云县图书馆建设项目

2016-2020

云  县

占地5000㎡,建筑面积2300㎡,建筑包括藏书、借阅、咨询服务等业务用房一幢,包括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绿化用地等。

575

575

575

44

云县影剧院建设项目

2016-2020

云  县

建设一个集多厅电影放映、餐饮商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8000㎡,附属工程2000㎡。

5000

5000

3500

1500

45

云县博物馆建设

2016-2020

云  县

建设一个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2000㎡的县级标准博物馆。

5000

5000

3500

1500

46

云县彝族香堂人文化传承基地建设

2016-2020

云  县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

200

200

140

60

47

云县布朗族服饰加工制作建设项目

2016-2020

云  县

加工服饰厂房、设备。

300

300

210

90

48

云县忙怀新石器保护建设项目

2016-2020

云  县

建立保护基地、建设博物馆一幢,面积380㎡,水泥道路870米。

12000

12000

8400

3600

附件2:                   临沧市“十三五”期间体育重点项目规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

起止年限

建设

地点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

项目

总投资

“十三五”规划投资

资金筹措方式

国家

补助

省级

补助

市县(区)自筹

企业

自筹

1

临沧市体育运动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规划(续建)

2016-2020

临翔区

包括田径场改造、网球馆改造、游泳馆能源系统改造、室外篮球场改造、电子大屏维修和建设等。

3000

3000

1500

500

500

500

2

临沧市县级公共体育场建设项目

2016-2020

6县(区)

建设双江、镇康、永德、凤庆、耿马、沧源县级公共体育场62010㎡,单侧看台固定座位7500座。

5200

5200

1800

2400

1000

3

临沧市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项目

2016-2020

8县(区)

全市规划建设30个公共足球场建设项目,内容:标准足球场地。

9200

9200

4500

4700

4

临沧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

2016-2020

3县(区)

建设临翔区、耿马县孟定、永德县永康3个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内容:体育综合健身馆。

2400

2400

5

临沧市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16-2020

8县(区)

规划建设至少1个县级体育场地(包括游泳池项目)。规划建设10个乡镇级建设工程,内容:带灯光、看台的标准篮球场。规划建设或更新200个村级场地设施、建设内容:一块标准篮球场。规划建设健身路径100条

2000

2000

1000

900

100

6

临翔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

2015-2016

临翔区

项目规划在临沧市临翔区三号路延长线与西环路交接处右侧,规划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3925.90㎡,建筑面积为1134.83㎡。

1030

1030

250

600

180

7

孟定体育运动中心建设项目

2016-2020

耿马县孟定镇

占地40亩,建设内容:足球场5块,室内篮球场4块,2000㎡;室内网球场2块,1600㎡;室内游泳池2500㎡;400米塑胶跑道、室内体育活动室和配套设施2567㎡。

18000

18000

72000

5000

2200

银行

贷款

3600

8

云县体育场馆建设项目(续建)

2016-2020

云  县

云县体育场建筑面积21500㎡,体育馆设看台座位1500个,标准篮球场两块1000㎡,多功能室200㎡,消防疏散场地8400㎡及室外设施。

13600

6800

3100

3700

9

双江县体育场(馆)建设项目(续建)

2015-2017

双江县

体育场占地面积94.6亩,建设能容纳8000人座席的室外体育场,内设标准足球一块,400米塑胶跑道,是可进行篮球、排球等一场多用的场所,也可接纳大型集会和演出活动。

15000

10000

5000

3000

2000

10

耿马县五人制笼式足球场

2016-2020

耿马县

建设一个四块连片笼式五人制足球场地,面积3000㎡。

200

200

150

50

11

耿马县县级体育场地建设项目

2016-2020

耿马县

建设400米标准塑胶跑道1条、人造草皮足球场1个、单侧看台4000个。

800

800

800

12

永德县体育训练基地

2016—2019

永德县

建设体育训练基地20000㎡,内设游泳馆、射击馆、柔道馆、跆拳道馆、举重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民族体育馆、中长跑训练营等。

18000

18000

1200

16800

13

镇康县公路自行车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2016-2020

镇康县

对现有周边农田、森林以及一些荒地进行开发利用,建设生态型运动度假服务中心、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场、运动休闲中心、拓展训练场等

50000

50000

50000

14

镇康县文化体育

人才培训工程

2016-2020

镇康县

每年培训文化体育人才队伍1000人

1000

1000

700

200

100

15

镇康县群众文化

体育活动

2016-2020

镇康县

每年两馆一站、体育运动中心、农家书屋管理、群众性文化活动补助。

3000

3000

2100

600

300

附件3:                      临沧市“十三五”期间广电重点项目规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起止年限

建设

地点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

项目

总投资

“十三五”

规划投资

资金筹措方式

国家

补助

省级

补助

市县(区)自筹

企业

自筹

1

临沧市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

2016-2020

8县(区)

全市规划建设85033户,其中临翔区9944、云县18000户、凤庆县17786户、永德县16600户、镇康6270户、沧源县12160户、耿马县8508户、双江县5382户

3100

3100

900

600

1600

2

临沧市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工程

2016-2020

8县(区)

全市规划建设8县(区)播控中心、77个乡(镇)播控平台、10174个村(组)接收终端及县、乡、村三级传输网络。

4000

4000

4000

3

临沧市、县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

2016-2017

8县(区)

全市规划实施市、县(区)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解决635个行政村、5200个自然村(组)、47万户农户收听收看市、县(区)节目问题。

3400

3400

3400

4

临沧市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建设工程

2016-2020

凤庆县、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

新建凤庆县金堂山发射台、镇康县凤尾发射台、耿马县孟定镇山头寨发射台、沧源县芒告大山发射台4座300瓦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建设机房、技术用房、饮水、上山道路、监控等。

800

800

800

5

临沧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控平台工程建设项目

2016-2020

全市高山台站及广播电视台机房

规划建设市级和8县(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控平台。

1500

1500

1000

500

6

提高县(区)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项目

2016-2020

8县(区)

县(区)广播电视台采编播设备更新改造。

1600

1600

1600

7

永德县本土电影开发项目

2016-2019

永德县

创作反映俐侎文化歌舞剧《龙门调》、创作大型舞剧《寻梦拓南城》、拍摄和制作人物传记影视剧《张浩》等

6800

6800

5800

1000

8

耿马县数字影院建设项目(2个)

2016-2017

耿马县

一是在耿马县城内新建1个占地200平方米数字影院,能容纳观众70至100人左右小型放映厅;二是在孟定镇新建1个占地150平方米数字影院,能容纳观众60至90人左右小型放映厅。

200

200

200

附件4:                 临沧市“十三五”期间新闻出版重点项目规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起止年限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    总投资

“十三五”规划投资

资金筹措方式

备 注

国家

补助

省级

补助

企业

自筹

银行

贷款

1

临沧印刷企业集团

2016-2020

临沧工业园区

建设用地6667㎡,购买海德堡对开四色胶印机、罗兰对开五色胶印机等设备。

3400

3400

500

500

1800

600

临沧宇兴彩印厂

2

临沧文化产业园

2016-2020

临沧新闻大厦

以临沧新闻大厦为依托,建设临沧文化产业园,投资建设的项目,含边地文化产品展示馆、影视基地投资、出版发行基地等。

7592

7592

1000

500

1092

5000

临沧传媒集团

3

耿马孟定国门新华书店综合楼

2016-2020

耿马县孟定镇

1551㎡

453

453

100

100

253

0

临沧新华书店

4

云县新华书店图书城综合楼

2016-2020

云县爱华镇

1992㎡

920

920

100

100

620

100

临沧新华书店

5

临翔区教材仓库综合楼

2016-2020

临沧工业园区

3393㎡

1300

1300

200

100

800

200

临沧新华书店

  

  抄送: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市委各部委,

  市直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大中专院校、企事

  业单位,中央、省属驻临单位,驻临军警部队。

     临沧市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          2017年3月17日印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