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民族团结盟约故事剪辑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3-19 08:30:00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自秦汉以来,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始终认同自己是中国境内的民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一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主流,“和为贵”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各民族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演绎着一个一个感人肺腑的团结和睦故事。西晋时期,王昭君出塞和亲,演绎和亲使者的故事,促成汉族与匈奴和睦相处60年,开创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典范。唐朝时期,文成公主进藏给藏区带来许多书籍、乐器、农具、粮种,不仅促进汉藏两个民族交往交融,而且促进藏族科技文化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北魏是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建立的王朝,孝文帝时代,为了加强王朝统治,实施了孝文帝改革,推广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户调制、整顿吏制、改易汉俗、迁都洛阳等。改革起初,遭到文武百官的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执行下,改革取得了成功,促进了胡汉文化交流、民族交融,巩固了北魏王朝的统治地位。自古以来,阿佤山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大地上,共同居住着汉、佤、傣、拉祜等20多种民族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在携手共建幸福和谐美丽阿佤山的社会实践中,各民族之间也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传奇故事。

  银厂剽牛盟誓

  银厂剽牛盟誓,发生在明末清初,讲述着汉、佤、傣三个民族团结携手开发建设佤山的生动故事。

  佤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著名的“茂隆银厂”就是建于佤山沧源的班洪、班老一带。“茂隆”为傣语,佤语从之,“茂”即“银子之意”,“隆”即“大之意”,“茂隆”即“大银矿之意”。至今,在阿佤山依然流传着一句“mo lao li,kri lai vu么老李,克利老吴”的佤族谚语,“mo”为“银子之意”,“kri克利”为“金子之意”,即“老李之银子,老吴之金子”,这句谚语向世人讲述汉、佤、傣三个民族团结合作、携手开发“茂隆银厂”的故事。

  公元1659年,南明桂王朱由榔在清兵的追击下,撤到缅甸避难,其部将李定国也尾随到孟定、木邦一带。恰逢此刻,班老永莱寨的达铁、达太二兄弟,在外出狩猎时,偶得一块银苗,当时他俩不知是银苗,出于好奇之心,就把银苗带回家,并随意放入家里盛装棉花的竹筐里面。尔后,其母无意中把银苗随同棉花一起带到孟定街卖,买棉花的傣族群众发现了银苗,轰动了当时的整个孟定街。驻扎孟定的李军得知班老、班洪一带深藏丰富的银矿,决定退守班洪、班老一带,并与当地佤族、傣族头人商议,共同开发银矿。经三方共同商定,决定由佤族出地皮、李军出人力、傣族出粮食,剽牛盟誓 :佤、汉、傣三家,精诚团结,代代相好。若有背盟者,罚龙首之马三匹,金角之牛三头。“茂隆银厂”的创办,即缓解了李军的急需,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公元1662年,吴三桂进军缅甸,在强大的武力威胁下,缅王诱擒南明桂王朱由榔,并将其移交给吴三桂。尔后,南明桂王朱由榔在昆明被绞死。吴三桂为了进一步歼灭李军,一方面不断加强对李军的军事打击,另一方面则采取经济封锁政策,不允许傣族、佤族群众给李军卖粮,造成李军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导致李军饿死了许多人,后来在阿佤山上留下了许多大坟堆,当地佤族群众称之为si mēeig bui ih laox kaox laox oux西木不依拉考拉欧)即吃树叶树皮人的墓无奈之下,李定国只好留下一部分人固守银厂,自己带着主力部队转战西双版纳一带。据说,李定国与1662年6月病死在勐腊境内。留守银厂里军,一边开矿炼银,一边从事农业生产,后来融入当地土著居民中,促成了佤山各民族的一次大交融

   木刻盟誓

  木刻盟誓,发生在清朝初期,讲述吴尚贤与沧源班老王香准图剖木为盟的故事。

  公元1743年,云南石屏人吴尚贤“穷走夷方”,来到班老。吴尚贤原出生旷工,精于冶炼,又精明能干,善解人意,吴尚贤很快被拥为矿主后。上任后,吴尚贤十分注重加强与佤族群众的团结合作,当时与班老王香准图剖木为盟,木刻一分为二,双方各持一半,吴所持木刻死后不知去向,香准图所持木刻,于1954年上交云南省人民政府保存。

  在吴尚贤的带领下,广纳贤才,在原湖广籍矿工 的基础上,有招聘了大量的云南籍矿工,开矿洞达200多个,产矿量日益倍增,加上冶炼技术的改善,使得银业日益兴旺。据《沧源佤族自治县志》记载:“旷工达二三万人.....年上缴清政府课税1.1万两。”随着银厂的不断发展,吴尚贤也注重对缅甸修好通商,于1750年组织1000多日访问缅甸,会见缅甸王,促进中缅的友好往来。同时,吴尚贤注重对清政府称臣纳贡,吴尚贤于公元1751年带着九头大象,驮着贡品进京纳贡,由于清廷对李军残部一直心怀戒备,吴尚贤从京都回到昆明时,就被“滇吏借故毙于狱中”。

  吴尚贤死后,因缺乏经营管理,银厂生产日益萧条。后,清政府唯恐旷工众多、“滋生事端”,因此于公元1800年下令关闭了茂隆银厂。

  1934年,英帝国主义妄图侵占茂隆银厂,遭到当地佤族人民的顽强抵抗,最终爆发为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

  班洪抗英盟誓

  班洪抗英事件,因发生在班洪地区故而得名。这是一场以沧源佤族人民为先锋、滇西南各族边民和侨胞支援参与的自发自觉的民众反帝爱国斗争。

  “班洪抗英事件”发生之前,英帝国主义就对阿佤山区的矿产资源早已垂涎三尺。1885年英国占领缅甸后,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云南,企图打通缅甸通往中国内地的通道,妄想把中国西南地区变成英国的殖民地,从而,达到侵占和掠夺中国矿产资源的目的。因此,英方组织制定了侵犯沧源的计划。1897年,通过外交手段,以勘察中缅边界南段未定界为由,派遣司格登率领400余人探险队,企图借道班洪进驻勐角董一带,但是遭到了佤族人民的坚决反对,班洪王胡玉山写信告诫英方:“葫芦王地是中国的地方,你们不能来;如果敢来,我们就坚决打击!”。司格登只好绕道孟定,于19002到达沧源的勐角,他手下的3个士兵骑着马来到勐董赶集时,强行抢走了永和村佤族群众卖的黄果,争议中开枪打死了卖黄果佤族群众,激起了赶集佤傣族群众的无比愤怒,愤怒的群众砍死了两个英国兵,其中一个士兵会到勐角报告司格德,司格德疯狂地派出武装力量烧杀、抢掠当地的傣族、佤族寨子,各地佤族群众自发组织进行反击,把英军赶出了阿佤山。但是,英方并非就此结束,以堪界为由,于1912派人要挟班洪部落王立即开展勘界遭到班洪王的严词拒绝,说:“界(指明代的化界)有滚弄江,不必进我班洪王地!”再次把英人拒至于界外。

  英方使用外交手段失败后,就想利用宗教手段设法进入阿佤山。于1917年派出永伟里、永文生父子从缅甸景栋出发,开始向佤山地区传播基督教,也遭到了佤族群众的抵制,他们采取欺骗的手段,引诱部分佤族群众信仰基督教,但是班洪、班老的佤族头人规定“不准信基督教”,一直到今。

  英方使用外交和宗教手段失败后,决定采取军事威胁和金钱收买的方式,诱骗和拉拢了部分民族败类。1932年,英缅银矿公司总工程师伍波兰利用金钱,收买了芒相佤族头人小麻哈、班弄回族头人马美延等人,高价买了班老的矿渣,化验后,得知含银量极高,更加激起了英方的侵略野心。1933年英方从腊戌等地调兵,开始进犯班洪,在军事威胁和金钱引诱下,佤族头人们义正严辞地声明:“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为保卫中国领土和矿藏,宁死也不投降!”19341月,不听佤族头人劝告的英方,悍然派兵侵占炉房,激起了佤族群众的愤慨,班洪抗英事件就此拉开了序幕。

  19342月,班洪王胡玉山召集佤山的17部落王到班洪开会,商议抗英对策。举行了剽牛盟誓,并发出了“告全国同胞书”,向国人揭穿了英方的阴谋和罪孽。誓师大会后,我方分三路进攻英方,由于我方经验不足,加之武器原始落后,面对着持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英军,交战之处,我方吃了不少亏。英方一度攻打到班老寨脚,并放出多枚燃烧弹,把永来等6个佤族村寨烧掉。在英方强大的军事打击下,佤族人民并没有被屈服,而是更加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保家的热情。战斗最艰难的时候,引来了前来支援的“西南民众义勇军”,经过南大之战、火烧龙头山等战役后,我方终于把英方赶出了滚龙江,取得了班洪抗英斗争的最后胜利。

  班洪抗英事件以英方的军事和外交失败而告终,载入了近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帝斗争的光辉史册。这场斗争充分体现了佤族人民以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进入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班洪抗英精神,将有利于激发佤族人民爱党爱国、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面决胜小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勐冒盟约

  勐冒,位于公明山东侧,属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的一个行政区。勐冒系傣语地名,“勐”即“地方”,“冒”即“新”,“勐冒”即“新地方”之意。据《勐冒县志》记载,罕朝瑨任勐角董土司时,为了进一步扩充辖区,经征得佤山17王同意,罕派召墩监率勐董傣族30多户、永和佤族10多户共同开发而得名,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

  1934年2月,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爆发后,班洪王胡玉山组织当地佤族民众奋力抵抗,同时向全社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请求全国给予援助。李希哲,傣族,景谷盐井大户李士成之子。他听到班洪的告急书后,主动去普洱找到第二殖边督办杨益谦,要求组建“西南边访民众义勇军”,自任指挥官,拿出家中的300支步枪和5万元资金,组建1000多人的队伍,即日率队伍前往班洪。到达班洪后,李希哲和胡玉山共同商议,决定派副官张万美、军务官李仕相率对到公明山驻守。到达指定地点后,他们召集叶烈、甘塞、官 仲、塔田、绍兴(今缅甸佤邦境内)、班老、 班洪等15个佤族部落王及代表,镖牛盟誓,表示团结联合抗击英军,签订了《勐卯盟约》。主要内容为:一是各王于4月19日,在新地方会议,共同出盟约一张,由“义勇军”及各王双方共守;日后任何一王投英或不服从中国命令者,即由各王诛灭之;若力量不足,可请兵补充。二是汉军不得侵占各王土地及其权利,三是各王永远服从中国政府,无论何时,不得退出中国投英。四是实行汉佤联络,以固守中国边地。五是汉军如有他军事事项发生,得调用佤族士兵。六是炉房厂地为中国政府所有,他人不得侵占。七是汉将士有保卫佤族人民的义务,双方立约共守。八是本盟约各王共同押手印图章为凭。《勐卯盟约》用汉、傣两种文字书写。盟约内容来源于方国瑜《滇西边区考察记》。

  民族团结鼓

  木鼓是佤族的通天神器。木鼓文化是佤族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在佤山有很多关于木鼓的故事。至今,在沧源县的广允佛寺走廊里摆着一只木鼓,原来为一对公木鼓木鼓最先存放于嘎里佛寺,1981年嘎里佛寺倒塌后,才移交沧源县文管所,当地的汉、佤、傣群众习惯把它尊称为“民族团结鼓”。传说是一百多年前,佤族绍兴部落王赠送给勐角董土司一公一母的佤族木鼓,标志着佤傣两个民族的团结和睦。那么,为什么佤族绍兴王要送给勐董傣族土司木鼓呢?这里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在当地傣族、掸族中至今仍广泛流传着sang go fax,lax go mēng天神开天,腊家(傣族、掸族对佤族的称呼)辟地”和“vōng dāi bein gaeng māx, vōng lāx bein sao hin,傣王为耿马,佤王为绍兴”的民谚。说明佤族是佤山最早的原居民,傣族、汉族等民族是后来才逐渐迁入佤山定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据考证,新中国成立以前,整个佤山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组织,都以村寨、部落割据一方。村寨小者几十户,大者三百到四百多户,每个寨子多有自己的寨主。整个佤山有100多个大大小小的部落,一个部落又若干村寨组成,部落又酋长。绍兴部落是当时佤族社会组织较大的一个部落,据说绍兴部落辖区东至岩帅的岩肖村,西至勐角的翁丁村。据沧源傣文古籍记载,沧源傣族是明朝洪武年间,傣历742年(公元1380年),勐卯(今瑞丽)地方战乱,罕刷法、罕谢法父子带领族民辗转到缅甸的木邦、滚弄、那雨等地后,经班老、班洪迁入沧源县境内。他们首先到达勐角,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地迁入勐董坝。经征得当地佤族头人同意后,留下一部分人定居在勐角、勐董,再安排一部分人继续寻找住地,经过勐省时,又留下一部分人定居在勐省。剩余的傣族先民最后迁入到耿马一带。传说傣族刚刚迁入勐董时,在现在的芒法一带还有一片荒芜之地,森林茂密,芦苇丛生,有一只凶猛无比的大秃鹫栖息在一棵高大雄伟的红毛树上,它不仅猎食家畜野兽,还食傣家小孩。刚刚迁来的傣族群众心里十分恐惧,非常怨恨大秃鹫,傣族人想方设法要猎杀大秃鹫,但是傣家的弩箭无法射到大秃鹫。这样,他们想要砍倒大秃鹫栖息的红毛树,再把大秃鹫射杀掉。在老者的带领下,傣族组织一批壮年人前去砍伐那棵红毛树,砍了又砍,一旦他们休息,树被砍的伤口有马上愈合,红毛树始终无法被砍倒。无奈之下,傣族头人只能委托本族老人带着礼品前往绍兴部落的永惹寨来拜佛佤族头人,请求佤族帮助砍掉红毛树、射杀大秃鹫。佤族头人接受了傣族老人的请求,派出名佤族大力士前往帮助砍伐红毛树和消灭大秃鹫。佤族大力士跟随傣族老人来到勐董坝,用随身携带的斧头一口气砍倒了红毛树,人们趁机射杀了大秃鹫。当时,佤族和傣族群众都还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为了防止大秃鹫的魂魄再次降临人间来扰乱社会,他们就在被砍倒的红毛树根修建了一座塔。塔,佤语、傣语叫着“公姆法”,“公姆”来源于缅语,本意为“功德、善业”,转为“塔”之意。“法”来源巴利语,意为“梵天”或“佛”。“公姆法”即“佛塔”之意。后来,在白塔傍边建起了一个傣族村寨,人们就把这个村子叫着“芒法”,意为“佛塔村”。

  傣族头人为了感谢佤族头人的恩德,带领村民带着许多礼品去答谢佤族头人。你来我往,大家成为了好朋友。当时,绍兴部落的佤族还还信仰“猎人头祭社”的习俗。傣族头人担心佤族会猎取傣族人的人头,傣族头人主动找到佤族头人说:“你们可以来赶傣族的街子,但是不要砍傣族的头。”佤族头人看在平时两个民族兄弟友情的份上,爽快地答应了傣族头人。后来,为了表示诚意,绍兴部落佤族头人给勐董傣族土司赠送了一对木鼓,代表佤傣两家永远团结和好。然而,1935年的“召之战”中,公木鼓被怕拍村烧毁,先存的是母木鼓,鼓长2.62米,直径0.59米,两端呈稍细状,外形如独木舟。用木棒敲击鼓身时,会发出低层浑厚的声音,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

  民族团结树

  勐董社区芒弄组的山顶生长着三棵合一的菩提树,当地群众把它称着“民族团结树”。据史料记载,1905年绍兴部落的永莫寨“永”即“寨子”之意,“莫”即“矿井”之意,“永莫”即“矿井寨”)和完冷部落的永冷寨“永”即“寨子”之意,“冷”即“香香菜”之意,“永冷”即“香香菜寨”之意)因“猎头”而发生村寨之间的矛盾纠纷,十分械斗越演越烈,两个寨子都不能安心地进行生产生活。为了尽快平息民族械斗,绍兴部落王只好邀请耿马傣族土司作为中间人出面进行调解,耿马傣族土司邀请顺宁府官员一道来道勐董上缅寺召开调解会。会后,绍兴王、耿马土司、顺宁府官员一起在寺前载下三棵菩提树。至今,三棵树已经合一颗树,成为勐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有人会好奇地问道,为什么种植的是菩提树而不是其他树种?因为,佛祖释迦摩尼是在菩提树下修炼成正果,菩提树代表着智慧与觉悟的象征,希望傣佤民族团结友情能够像菩提树一样经得住岁月的考验。

  讲到这棵树,有必要讲一讲“那英巴召”,即“宗教之战”,也叫“巴召之乱”。这又是什么一回事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据《沧源县志》和《双江县志》记载,公元1903年,爆发张辅国之孙张朝文领导拉祜族反对清政府和傣族土司的斗争。当时,岩帅了的团结班奈村,有一个名叫赵岩门,“赵氏”即佤族的“rū sai so”,汉姓译着“赵或鲍”,《双江县志》中就写为“鲍岩勐(门)”,自称“巴召”,即“佛”,也率领千名佤族信徒响应。传说,巴召有法术,刀枪不入。巴召联合双江拉祜族先打下勐勐、勐库,他们所到之处,烧毁村庄,抢光牛马。后来又会师攻打勐角、勐董,时任勐角董土司的罕荣高,未等到巴召的兵,害怕地躲到南撒亲戚家了。巴召兵放火烧了勐董傣族寨子,再联合双江拉祜族分两路进攻耿马,一路进挡怕河,一路进四排山,进犯耿马地区,

  耿马傣族土司听说巴召会法术,但是如果他杀了孕妇,法术就不灵了。这样,耿马土司就有意安排孕妇守城。果然,巴召的兵在攻打城门时,切实误杀了傣族孕妇,导致巴召的法术死灵,最后军败退。传说,巴召退兵到澜沧一带后,被清廷的追兵抓获,后被押解镇边厅凌迟处死。

     巴召之乱,尽管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扰乱了傣族土司在佤族、拉祜族地区的统治秩序,引起双江、耿马、沧源的傣族土司愤恨。恰逢绍兴佤族部落头人邀请耿马土司罕华基帮助调解永莫村与永冷村的械斗。罕华基为了稳定在佤山地区的统治地位,就利用这个机会,邀约顺宁府官员一起前往沧源勐董,同时邀请绍兴、永莫、永冷的佤族头人到勐董召开调解会。罕华基对佤族头人们说:“请你们以后不要再相互砍头了,更不要来傣族地方砍头,你们的人来我们这里赶街,我们也不让我们傣族人欺负你们。”通过调解会,促使大家相互理解,表示团结友好,就剽牛盟誓,。传说,当时一共杀了20头牛,因此,这次调解会也叫“不郎少解,即二十头的调解会”。会后,绍兴王、傣族土司、顺宁府官员一起在佛寺正门对面的空地上载下三棵菩提树,现在已经三棵合一,被各族群众叫着“民族团结树”。

  民族团结誓词碑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做好民族工作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过宁洱民族团结园的人,似乎都敬仰过矗立在园内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碑长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用白色石灰文物石雕刻而成。民族团结誓词碑保护范围占地面积44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3平方米。民族团结园内有碑亭、浮雕、陈列馆、牌坊式古典大门。读了碑文,也许你能深切地感悟到抓好边疆地区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新生的人民主权面临严峻挑战。当时,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普洱专区,辖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和临沧地区的沧源县,与缅甸、老挝、泰国接壤,边界线1400千米,总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傣、拉祜、佤、基诺、哈尼等26个民族,总人口120多万,其中有佤、拉祜、傣、景颇族等13个跨境民族,个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组织形态不一样,历史上残留的民族隔阂、民族矛盾依然成为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加之,盘踞在缅甸境内的国民党李弥残部的侵扰和挑拨,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边防、民族、宗教等问题交织复杂。

  为了维护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加深各民族对新中国、新政权和新政策的了解,党中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庆典之际,组织全国少数民族代表进京参加国庆周年庆典观礼。动员组织工作由普洱专区政府负责,然而,各族头人代表应邀进京的筹备工作并不是很顺利,对进京一事,各族头人思想上存在各种顾虑。即是前面工作做通了,然而出门前还要看鸡卦、听鸟声等,凶不出山,吉才能出山,反反复复地,担心是共产党的陷阱。有的头人最终没有亲自进京,而是派了自己的儿子参加。西盟的岩顶、岩枪派养子岩火龙作为代表,沧源的肖哥长派自己的儿子肖子生代表。班洪总管胡忠华看到鸡卦为吉像后,才答应出山进京。西盟的岩松,即拉勐,答应出山,而刚出门是,拉勐听鸟声不吉,又提出“押人质”的要求,最后才出山进京。最后,确定了傣、佤、拉祜等7民族35名代表作为普洱专区观礼团成员,他们是:召存信、刀世勋、刀焕贞、刀承宗、刀卉芳、刀述仁、刀世清、刀学良、刀文宗、麻哈喃、麻哈相、诏乌猛、俸郁清、李保、李光保、扎丕、扎努、杀拿扎耶、小明、二特、拉勐、岩汞、岩岛、麻哈允、岩火龙、肖子生、田子富、赵三保、田志明、赵正兴、黄窝梭、李明生、黄克明、苏里亚、魏文成。此外,专区随行人员有刘有兴、张振中、刘远东、张石庵、唐流、龚一匡、李晓春、周江共8名。1950年9月30日西南民族代表团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主席亲笔写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各民族代表非常激动,受到很大的鼓舞。观礼后,党中央安排代表团先后到天津、上海、南京、重庆等大城市参观考察,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见证了祖国的辽阔伟大,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了解、热爱和认同。

  1951年12月26日,西南民族代表团的代表顺利回到宁洱城。乘着迎接赴北京国庆观礼团回来的东风,普洱专区组织在宁洱红场召开了“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共有480名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参加。大家相聚一堂,聆听了赴北京观礼团肖子生等代表报告参加国庆典礼和参观学习的体会,传达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共商搞好民族团结、建设祖国北京的大计。会上,佤族代表勒嘎首先提出剽牛盟誓的倡议,得到了佤族、傣族、拉祜族等民族代表的同意,在普洱地委领导的主持下,各民族代表在宁洱红场举行了剽牛盟誓、喝咒水仪式,48名民族代表分别用拉祜族、傣、汉三种文字签名盟誓,碑文誓词:“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镖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该碑对于推进西南各民族团结事业发挥着积极作用。此碑时先安置与宁洱红场,“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遗弃,后找来存放于县政府内,2000年才被安置民族团结园至今,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被”和“新中国民族团结工作第一碑”,1986年3月被宁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民族团结塔

  佛殿山,因澜沧拉祜族政治宗教首领朱阿霞,又名“三佛祖”,曾在此地建盖佛殿、垒建佛塔二得名。

  民族团结塔,又称“盟誓塔”,就修建在普洱市西盟县佛殿山之中,海拔2100米,距离勐卡镇政府驻地2.5公里,塔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垒砌而成,塔长5米,宽4米,高3米。塔的旁边建有一座城子水库,南面建有肃穆的革命烈士陵园,水库四周山峦环绕,古木参天,环境优美。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盟隶属澜沧县的一个行政区。1951年1月西盟的拉祜族头人李保和佤族头人拉勐等5名参加国庆一周年庆典和普洱区第一届民族代表会议后,恰逢中央边疆民族慰问团要前往西盟慰问。澜沧县工委书记张春雅组织200多名解放军官兵,携带盐巴、布匹等慰问品也随同到达西盟。张春雅主持召开了“阿佤山各民族团结保家卫国大会”,共有3000多名各族代表群众参加大会,并宣布正式成立西盟区。会上,李保和拉勐介绍了参加国庆观礼情况,汇报了参观学习的感受,号召各族群众要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努力建设幸福佤山。在李保的倡议下,各民族代表举行剽牛、喝咒水、垒石盟誓仪式,意为“海枯石烂不变心”,盟誓听毛主席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这个盟誓塔,被当地佤族、拉祜族、汉族群众尊称之为“团结塔”。

  1951年5月,盘踞缅甸的国民党李弥残部200多人和地方反动势力1000多人偷袭西盟区政府,12名驻守的西盟的解放军战士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遇难,西盟失陷,盟誓塔遭受敌军的破坏。李保被敌人抓获,宁死不屈,活活被土埋,,他用忠臣血践了刻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誓言。

  民族团结公约

  1951年,面对错综复杂国内外形杂。沧源县人民政府乘着参加普洱专区第一次民族团结大会代表回到沧源,于1月15日在县政府驻地岩帅组织召开沧源第一届各族各界代表大会,共有来自岩帅、勐董、班洪地区的400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了普洱专区第一次民族团结大会,肖子生等汇报了赴京参加国庆庆典的见闻。会后,举行民族团结剽牛盟誓,表示各民族团结、一心一意跟党走。之后,与当年3月7-15日,再次组织召开沧源下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面对李弥残部的入侵,大会采取火塘会议的形式进行,选举田兴武为第一任县长。会议讨论以团结对敌、保家卫国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公约》。1952年4月,为了进一步抓好岩帅、勐董、班洪三个地方势力的团结,共同做好对敌斗争,发展生产。县委组织召开沧源县第三界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共1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讨论完善了《民族团结公约》。1953年3月,组织召开了沧源县第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抓好生产,通过《民族团结公,公约的主要内容:一是拥护共同纲领,贯彻民族政策,筹备区域自治工作。二是拥护各族人民领袖毛主席,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及各级人民政府,拥护人民解放军,拥护共产党。三是永久听毛主席的话,坚决反对帝国主义、蒋介石李弥残匪,并割断任何联系不听任何谣言。四是各民族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亲密团结,互相帮助,发展生产,不仇视不压迫,禁止械斗杀害行为,五是共同努力组织联防,站岗放哨,积极支前,配合人民解放军消匪肃特,安定社会秩序,保卫祖国边疆。六是此公约于1953年3月27日经会议全体代表通过正式有效。除此之外,为了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沧源各地还签订有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之间民族团结公约以及沧源县与澜沧、沧源与耿马接边行政村团结公约。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排头兵的重要指示,我就把团结滇西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普洱市临沧市沿边八县区于2019年5月15日在沧源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工作会议,签订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以上公约现存于沧源县档案馆。

  民族团结棒

     民族团结棒,讲述肖哥长与昆马地区佤族头人为共同促进民族团结,双方进行开会盟誓,刻木为据的故事。

  昆马,现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的一个行政区。1956年,属于中缅南段未定界区,敌对势力利用各种利用,时有挑起事端,扰乱民族团结。盘踞此地带的国民党残余势力,挑起大芒海部落与昆马部落的民族纠纷,造成我方昆马驻军战士数人牺牲。根据上级要求,为争取空白区的民族团结工作,原沧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哥长率民族工作队深入昆马地区开展工作,与当地佤族头人召开民族团结会议,共商民族团结之举,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会后,根据昆马头人鲍兴嘎提议,在进行杀鸡看卦的同时,还要刻木为盟,均分两瓣,以此为据,一瓣归昆马头人保管,另一瓣有我方保管。团结棒的内容:1956年元月十八日,工作队与鲍兴嘎等昆马头目及各界人民以木刻方式签订团结公约,今后永远团结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发展生产,建设祖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该木刻被当地群众尊称为“民族团结棒”,现存于沧源县档案馆。

    进入新时代,佤山各族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沐浴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中,决心世世代代传唱好《佤山团结之歌》,迈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阿佤山上这朵靓丽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