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市委文件 > 正文

中共临沧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意见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3-08-17 16:57:49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意见》,结合临沧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学深悟透力行,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1.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县千乡万村行”宣讲活动,用自己的话、群众语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讲具体、讲透彻,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2.以“三检视三克服”为深化主题教育检验标尺,检视自己静下心来读书没有,坚决克服理论学习浅表化;检视自己扎扎实实解决问题没有,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检视自己扑下身子抓落实没有,坚决克服学用脱节两张皮。

3.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学回信、见行动、办实事”、“争做一辈子的好支书”、“争当一辈子好段长”等实践活动。

4.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倡导和树立对党忠诚老实、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静下心来学习思考、当好“施工队长”、扑下身子抓落实、经常下基层、坚持眼睛向外、敢啃硬骨头、敢为天下先、要干事更要干净的“十种鲜明导向”,深入践行“三法三化”,推行“面对面”工作方式,落实“严、勤、实、细、深、全、进、竞”的作风要求,把效能建设转化为“说办就办,马上办,办就办好”的实际行动,把全市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临沧见行动。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增加脱贫群众收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必须扎实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持续增长。

5.坚定不移抓实现代农民培训培养工程、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经营性收入、就业帮扶车间、劳动力转移培训、村集体经济发展、“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涉农资金整合、兜底保障等促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增收“九条措施”,进一步提高经营性收入、扩大工资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稳定转移性收入,力争2023年年底前实现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动态“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6.大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健全联农带农常态长效机制,把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作为联农带农重点,确保机制稳定,确保持续增收。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推进茶叶初制所、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质量提升,实现“所转企”和“社转企”,全面增强联农带农能力。

7.强化就业帮扶,确保农村劳动力每年转移就业88万人以上,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支持大学生、经营能人等到农村创办实业、发展“农村电商”。

8.盘活用好农村沉睡资源资产,探索开展土地流转交易鉴证服务,支持村“两委”依法依规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林地、草地、荒地等资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9.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大力发展“林、茶、果、牛、糖、菜、中药材、咖啡”等重点产业,精心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基地,围绕精深加工、品牌建设、产品营销、物流仓储等引育龙头企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10.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抓好“万名干部规划家乡”成果提升完善工作,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村容村貌和绿化美化一体整治提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三、一体推进“三大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牢固树立壮大“三大经济”一盘棋的理念,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持续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动力、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

11.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资源优势,把资源变成资源类的经济项目,再把资源类的经济项目变成招商引资项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用资源换产业、资金、技术、管理、市场渠道等,加快推进特色资源的延链补链强链,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12.深入开展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行动,把临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双江、耿马、永德3个市级产业集聚区。集中资源、集中优势,打造一批规划定位准、体制机制活、营商环境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示范园区。

13.落实重点产业链领导牵头负责工作机制,实行“一链一策、分链推进”,加快重点产业链建设。大力引进带“链”带“群”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推广“标准地”制度,明确园区投入产出强度底线,提高用地配置效率。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政企分离、管运分开。把园区单独归为一个考核单元,采用有别于地方和部门的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一园一策”科学精准制定细化量化的考核办法。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攻克制约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园区集聚创新能力。到2025年,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达740亿元,年均增长25%,园区经济对GDP的贡献达20%以上。

14.加快构建“三岸两带一区一圈”空间发展格局,把临沧建设成辐射环印度洋经济圈无可替代的枢纽、平台、节点。进一步完善口岸功能布局,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口岸服务和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市内腹地外向型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链主”、“链核”企业,建设冷链园、贸易园、仓储园、物流园、加工园等园区,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商品集散地和落地加工集聚区,实现临沧产品出口额大幅增加。学习借鉴昆明市全面托管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镇、共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的经验做法,做活做强口岸经济。

15.积极探索缅籍劳务人员入境务工途径,健全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机制,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16.持续用力找项目、制项目、报项目、批项目、干项目、用项目,持续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包装项目的能力和质量,确保项目报得上去、批得下来,让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盘子”,能够落地实施。

四、全力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欣欣向荣,以新通道振兴推进临沧全面振兴

加快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以跨境通道和口岸建设为重点,加快铁路、公路、航空、航道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功能配套、衔接紧密、快速便捷的国际大通道。

17.以建成“北接大理,南出缅甸,东联昆明、普洱,西达德宏、保山”的铁路网为目标,加快建设临沧至清水河、临沧至普洱、芒市至临沧铁路,积极推进楚雄至临沧铁路、清水河至腊戌铁路前期工作,把临沧建成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加快推进孟定清水河国际无水港建设。争取将孟定清水河口岸建成铁路港,加快建设大型物流仓储分拨中心。积极推动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至缅甸曼德勒、内比都、仰光、皎漂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打造便捷公路港。围绕疏通国际水路大通道目标,构建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水路运输大通道。

18.抓好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产业布局,加大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沿线综合开发力度,围绕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谋划项目、布局产业、精准招商,把有能力、有资质的物流、仓储、加工、贸易等企业引进来,使各种资源、要素、市场聚集到临沧,吸引更多外贸企业参与新通道建设,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

19.持续举办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用好用活侨务资源,不断吸引华侨华人企业来临投资兴业。

20.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常态化、规模化运行,加快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调推动与缅甸等周边国家规则、规制、管理标准联通,争取国家层面与缅甸签订第三国货物过境、跨境陆路运输合作、孟定清水河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口岸、金融合作4个协议。深入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优化海公铁联运运行模式,健全物流通道上下游保障环节。加快对接成渝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临沧汇集。实施集装箱货物物流补助政策,以无法拒绝的理由,鼓励、带动更多外经贸企业积极参与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做大货运量,扩大影响力。

五、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一种温度叫临沧”,以全域旅游为方向,充分利用“中国恒春之都”、“中国宜居城市”等国家级气候品牌,高水平、高起点发展乡村旅游。

21.全力加快“五彩澜沧江”建设,着力打造澜沧江流域旅游带,优化提升澜沧江沿岸景观,依托澜沧江306公里优质航道,以水电观光工业游、滨水游乐、游轮旅游为主,做大做强“百里长湖”品牌。以游船项目为引爆点,用具有特色的游船做龙头,开发集电站观光、水上游乐、湖滨度假于一体的水电生态旅游新产品,把临沧澜沧江航道旅游打造成云南省首个江河水上精品旅游线,推动澜沧江流域兴旺发达。

22.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要求,做大做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摸你黑”狂欢节、冰岛茶会等节庆活动,提升啤酒狂欢节、泼水节、红茶节、芒果节、“阿数瑟”山歌节等节庆活动影响力。

23.依托乡村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培育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乡村新活力。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价值链,加快沧源世界佤乡乡村振兴示范园、凤庆滇红第一村等农文旅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农文旅休闲旅游和“创训养”基地试点。深入推进茶叶、咖啡、花卉等产业与文旅融合,建设主题花田旅游庄园项目,打造10条以上主题旅游线路。创建8个金牌旅游村、10个最美乡愁旅游地、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重点推出2条最美乡愁旅游带和特色精品旅游线,积极推进沧源自治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临翔区、双江自治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把临沧建成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六、深入实施“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让各类经营主体在充足的阳光照耀下、在肥沃的土壤中享受雨露滋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24.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做大经营主体总量,持续推进经营主体扩增量、提质量、强韧性,确保经营主体大幅增长,力争到2025年,经营主体总量达30万户。持续开展“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行动,力争2023年净增企业10309户、“四上”企业121户以上,2025年企业数达到7.5万户、“四上”企业数达到848户。

25.深入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提升“一网通办”、“一件事跑一次”政务服务水平,完善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制度,打造“临沧效率”、“临沧服务”、“临沧诚信”营商环境新品牌。

26.做实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实施“与企同行·助企成长”帮扶行动,市、县(区)班子成员每人至少挂钩4至7户“临品”重点企业和“四上”企业,开展结对挂钩帮扶工作,帮助企业脱困发展,精准做好国家各项纾困政策的落地落实,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实行一年一测评制度。

27.全面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支持市属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业务重组、股权合作、产权划转、资产置换等方式,深入推进市属企业之间以及企业集团内部的重组整合,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打造主业主责更加聚焦、业务结构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的优势本土国有企业。

28.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完善“政银企担”联动机制,畅通融资渠道,积极发挥担保机构作用,强化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模式和金融产品,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持续抓好生产经营主体时段融资计划,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开展清理拖欠账款、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健全源头治理长效机制。着力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金融和国资国企等领域风险隐患。持续抓好招商引资暨“临品出滇”背包市场业务洽谈订货会专场活动,寻找商机,拓展市场。

七、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9.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认真总结高中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强做大临沧教育品牌,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工作制度,各级党委、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教育短板问题,“一把手”带头挂钩联系1所本地区基础薄弱的学校,当好“编外校长”,实打实帮助解决困难问题。

30.深入实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各级党委、政府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医疗卫生民生短板问题,“一把手”带头挂钩联系1个辖区内基础薄弱的医院、乡镇卫生院,当好“编外院长”,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用好沪滇对口协作和省内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持续推进“组团式”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积极融入“省管县用”,完善“县管乡用”机制,实现薄弱医院、乡镇卫生院三年内全面提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31.实施教育、医疗卫生优秀人才培养工程,持续抓好教育、医疗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县乡村优秀教师、医生培养工程,培养一批不离乡土的优秀校长、院长,一批骨干教师、医生。

32.做好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就业工作,加强困难群众就业兜底帮扶,推进就业创业创新提升行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力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33.加快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加强抗旱应急保供水工程建设,逐步推行城乡供水“水网电网化”运营,到2025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城乡供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八、深入推进绿美临沧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临沧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地更绿、景更美。

34.深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打造一批城市、社区、乡镇、乡村、交通、河湖、校园、园区、景区等绿美样板。持续推进市场化绿美项目,绿美爱心捐赠项目,积极探索实践政府主导、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绿美项目“三条路子”,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绿美临沧建设。

35.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落实“六大任务”行动计划,重点抓好澜沧江、怒江、南汀河流域保护发展,持续打好河湖保护治理攻坚战。着力抓好“两污”治理,加快推进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小三格”、“大三格”等污水收集治理实用设施,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低于63%。加快建设云县、永德县、耿马自治县、镇康县4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推动以县城(城市)和重点乡镇为核心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分类收集运输、集中焚烧处理,稳步推进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比重达65%,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0%以上。

36.加快发展绿色能源,按照“抓光伏、推风力、扩水电、建储能、强电网”的思路,推动多能互补协调发展,全力保障能源供需平衡。加快发展以光伏、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加速建设“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2025年年底前新增投产并网新能源装机500万千瓦以上。推动做好三大电站扩机扩容,规范有序发展中小水电,2025年全市水电装机达840万千瓦以上。加快新型储能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永德、临翔2个20万千瓦共享储能站建设和云县1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提高电网安全保供能力。

37.加快碳汇资源开发,积极探索碳汇产品开发和交易实现机制,摸清碳汇储量家底和增汇潜力,做好碳汇交易项目储备。

九、全力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社会安定,筑牢滇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守护好边疆、发展好边疆,是党中央交给临沧的神圣使命,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38.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行动,持续有力巩固提升临沧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润土培根”等工程。

39.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40.巩固和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机制,持续开展打击走私、偷渡、赌博、电信诈骗等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入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常态化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

41.加快打造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高质量建成4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防固。

42.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加强矿山、燃气、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监管,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加强应急基层基础和防灾减灾重点项目建设,周密做好防震救灾应急准备,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和响应联动、临灾预警“叫应”等机制,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43.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挂联包案规范化常态化,市四班子领导成员每季度至少下访接访1次、县(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至少下访接访1次、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随时下访和开门接访、村(社区)干部随时上门走访,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44.持续推进“两网融合”,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45.认真落实网格包保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问题包保化解专项行动,建立市、县、部门领导包保化解稳控责任制,制定网格包保任务清单,实行一月一调整,“挂号、化解、销号,再挂号、再化解、再销号”动态管理。逐一对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明确“十二包保”责任,制定应急处置流程图,组织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各级网格应急处置能力。

46.着力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充分发挥巡察、审计监督的利剑作用,紧盯政府隐性债务、国资国企等领域开展监督,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牢记“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的根本使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之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47.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鲜明用人导向,持续实施考察识别、系统培养历练、高素质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干部监督效能“四大工程”,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和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落实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锻造敢为敢闯、干事创业、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48.健全完善一批人才制度体系,持续深入开展“六大培训培养工程”,补齐人才工作短板,力争把临沧打造成为党政人才培育区、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人才先行区、高新技术人才聚集区、高原特色农业人才特色区、教育卫生人才品牌区。

49.打牢基层基础,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建设,深化拓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强边固防、促基层治理、促现代产业发展“四抓四促”,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让边疆党建品牌更加响亮。扎实开展党支部“扩先提中治软”行动,深化示范创建和典型培塑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力、组织力、服务力。

50.建立健全检查督办调度机制,每月检查、督办或调度全市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明确领导包保责任,落实调度任务,抓好任务包保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51.坚持反腐、发展、惠民互促共进,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强化“四责协同”,抓实“十大行动”,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