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全方位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防线

发布日期: 2025-02-28 10:25 作者: 贺海俊 李博 孔爽 信息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次数:

近期以来,气候持续干燥且多伴随大风天气,森林火险等级高,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扛牢扛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职责,坚决落实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工作部署,细化工作措施,聚焦“防、包、技、巡、救、宣、督”七个方面,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压紧压实责任,提高“防”的意识。制定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方案、重点区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宣传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等系列工作方案,成立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应急分队,加强队伍保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人员、方向、措施。

落实区域包保,明晰“包”的责任。认真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六个全覆盖”工作机制,压实各级林长、包保责任领导包保责任,全县1025名护林员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工作,持续优化调整防火检查卡(站)点设置,目前,已设立固定卡点47个(乡镇设立固定卡点39个,南滚河保护区5个,澜沧江保护区3个),落实2515名“七类人员”(痴、呆、聋、哑、精神病和“一老一小”)监管责任,加快14条109.852公里防火通道项目建设,排查输配电线路隐患6条35公里。

开展操作培训,确保“技”的娴熟。全县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队伍104支3100余人,调整优化60人的县级专业队伍,各村(社区)至少配备3名早期火情处置人员,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并结合近年来森林火灾扑救典型案例,开展针对性实战演练,对森林火灾的组织指挥、扑救技巧、扑火设备使用、扑救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把专业扑火队打造成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森林火灾扑救中坚力量。

整合多方力量,加强“巡”的防范。结合部分林区山高路远实际,安排一批摩托车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查,发挥骑行速度快、动线广、涉面深等优势,深入重点防火区域开展火险隐患排查工作,强化野外违规用火管控力度。护林员开展常规巡查,加强卡点值守,严控火源上山,杜绝在林边、田边、路边等重点地段违规用火,加强输电线路隐患排查整改,切实做到火灾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全面盘点器材,做好“救”的准备。根据防火实际、合理补充设备,做到装备专库储存、专人管护、摆放规范整齐,做好防潮、防火、防虫、防盗等防护措施,并及时录入防火资产登记台账,确保关键时刻物资调得出、用得来、打得赢。

丰富形式内容,确保“宣”的到位。深入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在森林草原防灭火紧要期通过出动宣传车、印发森林防火“十不准”,在微信平台推送宣传内容、小视频等,在林区树立和刷新森林防火宣传牌,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和警示标志等,召开学校家长会、群众会、院坝会,利用工作群、网格群推送宣传信息,广泛开展全覆盖、多层次的森林防火宣传,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舆论氛围。入户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讲清形势政策及后果,督促监管好特殊人群,形成良好氛围。

强化监督检查,提升“督”的成效。由县纪委监委牵头,组建森林防灭火监督检查小组,深入各村(社区)、各卡点实地查看林区巡查、火源管控、宣传教育、灭火物资储备及管理、值班值守等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对存在的短板弱项督促相关责任人员及时查缺补漏,对发现因落实不到位、履职打折扣引发火灾的单位或个人严肃追责问责。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