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构建“月季经济”全产业链

发布日期: 2025-04-18 15:13 作者: 罗江 信息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永德县瞄准我国花卉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机遇期,通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建设全国最大的香水月季种质资源基因库,把资源优势变为种业优势,把种业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推动“月季经济”全产业发展。

借创新平台之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靶向引才”。永德县境内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月季种质资源,是中国最南端适合规模化发展高品质月季切花的地方。该县依托世界月季种质资源核心分布区这一优势,科学制定“五园一库两片区”发展规划,将“中国月季种质基因库”纳入全县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力推动。按照“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做大一个产业”的模式,引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月季遗传育种专家李淑斌博士团队及11名科技骨干,在永德县忙岗村何家大塘自然村建立“月季产研小院”,成立花香(永德)科技研发公司,驻地开展种质资源收集、月季育种、研发工作。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交流,与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所高校、科研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设云南月季种业创新研究院,引进3名月季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到“产研小院”建立专家工作站,开展香气月季品种的选育和深加工产业孵化,延伸花卉产业链。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10名行业专家,开展高端化、标准化、数字化切花月季种植和优质种苗的工厂化快繁技术攻关,为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高标准打造“香水月季”种植园和现代化生产研发基地。

借政策支持之力,激发产才融合“同频共振”。强化资金支持,积极推进“月季大坝、月季村庄、月季之城”建设,县级投入专项资金1770万元,完成申报投资1.05亿元的香水月季全产业链建设项目,购置科研设备40套,建成600平方米的科研楼、100亩的香水月季基因库及50亩的高端设施。实施永德县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对引进的月季产业团队高层次产业人才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助推月季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建立“1+2+10”人才引育培养机制,赋予每名高层次产业人才柔性引进2名专家人才、刚性引进10名青年大学生人才的自主引才用才权,并给予最高60万元经费支持,推动月季产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加快孵化。持续扩大月季产业规模,摸排有潜力推广月季产业的园地5000亩,为月季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支持月季产业团队开展杂交育种、物质成分检测及定量分析、无人机表型测定、香气物质提取等实验,培育、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月季新品种。目前,已建成30万份科研材料的种质基因库,以月季为主的各种花卉35万余株。2024年以来,收获月季杂交种子50万粒,保存野生月季资源2000余份,种植100亩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月季新品种,申报20个具有特殊香气的月季新品种,“月季产研小院”孵化的4个研发中心年产值近1亿元,年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

借乡村振兴之势,助推本土人才“破土增香”。通过“党组织+科技研发+产业培育+农民合作社”的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模式,探索科技联农带农增收、增技、增智和增信“四增”渠道。以何家大塘自然村为试点,建立“乡村振兴实验室”,免费提供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突出月季种植、采摘、包装、运输、销售、精深加工、农旅融合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对周边群众开展面对面培训,培育出一批懂种植、懂技术、懂销售的月季产业本土人才,让“花卉农民”变身“产业人才”。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花农培训3000余人次,带动1000余人次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实现务工收入200余万元。永德县还将财政投入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划归村集体管理,委托月季团队负责运营,每年按固定资产总额的5%收取分红。2024年,忙岗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目前,该县逐步形成了以月季景观、月季文化、月季产业体验为中心,产业、研学、深加工、旅游、人才培养等配套衔接的乡村振兴体系,“产研小院”所在地何家大塘自然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和绿美乡村建设示范点,也成为推动永德县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