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康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通过“柔性引才”与“本土育才”双轮驱动,推动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为破解边境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镇康县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近日,镇康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与临沧市人民医院达成合作,在镇康县医共体总医院启动“共享病床”项目。将派驻市级医疗专技人员和管理干部常年驻守镇康,提供医疗、护理、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让边境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三甲医院同质化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过去,我们主要依托送专技人员出去轮岗学习、引进专家人才挂职锻炼的方式培引人才,方式比较单一。如今,依托‘共享病床’项目,实现了市级医疗专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长期进驻指导,把传统松散帮扶的‘输血’模式,转换为可持续合作共赢的紧密型‘造血’模式。”镇康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镇康县聚焦卫生健康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采取“双向”“横向”柔性流动方式,完成柔性流动34人,其中,向上流动15人、乡镇之间横向流动5人、县级医院向下流动14人,进一步促进了卫生健康系统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和统筹使用。
除“柔性引才”外,镇康县还聚焦乡村发展需求,依托各领域平台资源进行“本土育才”。通过“农户点单、部门接单、专家送课”的方式,将职业技能培训送到农户家门口,持续培育壮大乡土人才队伍。
镇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序推进零工市场筹备工作。零工市场不仅是信息枢纽,也是乡土人才培训的“技能学校”。镇康零工市场负责人罗建光表示:建设零工市场,可以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吸纳更多优质企业进驻市场,为务工人员提供更优质的就业、创业等服务,开展特色化、实用化的培训,真正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
近年来,镇康县始终坚持“引才+育才”双轮驱动,围绕教育医疗、科技创新、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持续健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发展深度融合机制,开展专业人才队伍锻造行动。同时,以培训乡土人才为抓手,完善政策扶持,加大对人才在生产经营、创业方面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乡村集聚人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