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耿马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重要决策部署,把“两重”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软建设”与“硬投资”相结合,多措并举推进实施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取得良好成效。
一、坚持“体检”先行,全面摸清底数,项目前期扎实推进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在对城区地下管网开展较为全面的“体检”基础上,以原有工程建设及日常运维资料为主,以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使用智能探测设施设备开展普查为辅助,对城区的燃气、供水、排水等地下管网开展全面深入的普查、摸排,较为精准的掌握了地下管网的分布位置、管径材质、产权归属等,摸清了老旧管网存在的破损、堵塞、渗漏等“病症”。同时,根据摸排情况建立了详细台账资料,并确定了地下管网建设改造项目的主要建设容和重点,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明、建设内容实,最终编制完成了《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城市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2024-2028年),储备2024至2028年计划实施城市地下管网项目21个,总投资12.36亿元。2024年,耿马自治县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及漏损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1.25亿元)获得国债资金0.69亿元。
二、注重优化审批,强化要素保障,专班化推进项目落地
建立《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工作机制》,从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监督管理部门抽取专家组建工作专班,在项目立项或报批前,组织对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建设期限等进行内部审核,切实提升项目的政策符合性、合法性、规范性,切实保障项目质量。建立《重大项目联审联批机制》《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开展项目调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从立项、用地、施工许可等建设审批全过程进行要素保障,全力简化、优化项目审批手续,推动项目最快速度落地实施。在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下,耿马自治县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及漏损治理工程项目于2024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
三、强化过程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国债资金效益有效发挥
制定《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细化责任分工、进度管控及质量验收标准等,做到从严管理项目。严格执行国债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要求,实行“按进度拨款、按审计结算”机制,做到从严管理资金。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建立线上和现场调度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等进行了全面监管,从严管理工程质量。截至目前,耿马自治县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及漏损治理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3113万元,支付国债资金2800万元、支付率达40.6%,国债资金得到了高效使用,发挥了较好投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