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忙怀乡在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增收
在国家深化“以工代赈”政策实施的关键时期,忙怀乡紧扣“赈”的核心内涵,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2024年以来,通过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20万元,实现12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带动农村道路硬化率提升,构建起“基建+就业+振兴”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新路村施工现场,54岁的脱贫户罗伟得正熟练操作混凝土摊铺机。这位曾辗转多地务工的村民,如今在家门口务工40多天收入11200元,罗伟得高兴的说:“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家人,又能攒钱盖新房。”项目实施严格落实“三优先”用工机制(优先使用脱贫户、监测户、困难户等低收入群众劳动力参与施工),累计吸纳本地务工107人次,其中脱贫人口占比10.28%,共计发放劳务报酬39.12万元,人均增收3656元,劳务报酬占投入财政资金的12.23%。

“以工代赈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乡主要领导表示,这种‘鱼渔兼授’的模式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基础设施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群众参与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二是增收渠道从“单一型”变为“复合型”,项目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任能为群众创造公益性就业岗位,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加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增收;三是发展动能从“外部输入”变为“内生驱动”,项目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群众增收,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四是传统救济式帮扶转化为发展型增收,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站在新起点,忙怀乡将持续深化“以工代赈”模式:实施技能培训提升群众技能,打造“道路+旅游”产业生态圈,构建“村民议事会+项目监督组”参与机制。这一条条硬化路,正承载着群众增收梦想,成为连接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