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临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专栏首页 >> 正文

法治学习2024-5 如何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 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


来源:市发改委    作者:体改法规科   时间:2024-05-11 16:47:54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新时代10多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任务举措,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在这一伟大实践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并经过了实践检验证明,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威力。

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上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同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违法不究等问题依然存在,司法腐败时有发生,一些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甚至充当犯罪分子的保护伞,损害了法治权威,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解决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多次中央全会、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多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每年全国两会,多次中央有关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会议、工作会议以及工作考察等重要场合,就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部署举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系统谋篇布局,指导在法治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丰厚实践沃土,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孕育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撑,使这一思想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灯塔、精神之魂。

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被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成就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的时代价值就在于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实践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国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建立健全党领导法治工作体制机制,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制定实施全面依法治国“一规划两纲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这些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伟力。

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是管一时的,而是指导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主心骨、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郑重宣告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使命任务,必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工作,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水平,奋力谱写中国之治的新篇章。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创新与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无论是带领一个县、谋划一个省,还是治理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法治始终摆在习近平同志关于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不懈奋斗中至关重要的位置。而今,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的崭新画卷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绘就,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已在时代大潮中磅礴展开。与这一波澜壮阔的实践共进同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也必将源源不断迸发出澎湃力量和耀眼光芒。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

发布人:市发改委-聂朝永      编辑:施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