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领、科技赋能,推进临沧坚果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 2025-03-14 11:24 作者: 龚子雷 袁军 信息来源: 临翔区科技局 浏览次数:

临翔区作为临沧坚果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区资源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坚果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2024年以来,临翔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产业强区、生态立区”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加大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力度,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产业,探索出一条以合作社为主体、市场化为导向、联农带农助增收的临沧坚果产业发展新路子。

——成立一个专班,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立足临翔坚果资源禀赋,印发《临翔区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成立坚果、蜜蜂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由区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兼任副组长,负责统筹规划坚果产业布局,制定细化专班工作方案,实行实体化运作,结合“林长制”及“自然村长”工作,将各级林长和自然村长纳入坚果提质增效工作,明确区、乡、村三级责任人,细化提质增效任务责任。主要采取抓片区规划、抓示范样板、抓精细管理、抓改良试点、抓分级培训、抓项目整合、抓企业合作、抓市场对接、抓责任挂包、抓提质增效的“十抓工作法”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着力打造以蚂蚁堆乡邦谷村坚果庄园为示范样板主片区,以邦东乡、马台乡、平村乡、圈内乡、博尚镇为沿澜沧江坚果经济带,以四级示范点建设为核心的“一片、一带、一核心”的坚果基地格局。

——打造一基地,示范引领更加明显

提质增效工作开展以来,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86万元,完成7720亩坚果提质增效项目,依托项目推进,共打造四级示范点78个,幼树丰产园栽培试验点1个、宽行窄株试验点2个、优质稻和坚果套种试验示范点1个、“品种改良”示范点3个,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完成13万亩坚果提质增效,实现2024年鲜果产量1.06万吨,较2023年0.7万吨增长0.36万吨,增幅51.4%,农业产值2.01亿元,较2023年增长0.74亿元,增幅58.2%,人均收入2694元,较2023年人均收入1702元增长992元,增幅58.28%。

临翔区蚂蚁堆乡杨克华示范基地

——组建一支团队,技术服务更加到位

以中国工程院邓秀新院士为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省农科院热经所专家组成技术团队为技术依托,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临沧市林业科学院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国工程院邓秀新院士、杜官本院士、朱有勇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彭抒昂教授等一批专家团队亲自到临翔开展业务指导,以院士专家团队为技术依托,组建11人的临翔区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伍,以“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 ”的方式,按照“一人一本一园”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坚果提质增效技术培训163期9147人,通过培训指导各乡镇组建嫁接、修剪技术服务队5支42人,可转场蜜蜂养殖授粉技术服务合作社、养殖户9个,组建“飞防”公司1个。

临翔区马台乡南糯村现场培训示范芽接技术

——完善一套机制,利益联结更加有效

围绕全市“一盘棋”大格局,积极主动融入临沧坚果产业发展联合会,组织1户企业、9个合作社、4个大户加入坚果产业发展联合会。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由企业与合作社签订回购协议,由15个合作社划片区收购坚果交售企业,合作社所得收入按50%分红给种植农户,5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形成“55”利益分配机制。与临沧工投顺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年收购3000吨以上的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构建供销渠道,与农户签订供销协议,实行现货现销,同时通过技术指导、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农资赊销、吸纳就业等方式,将果农融入产业链中,达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目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机制,有效解决了300余户坚果种植户的销路问题,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与果农实现绑定发展。

——培育一批企业,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坚持把发展坚果精深加工作为推动坚果产业快速发展的“主攻点”。推动昊航商贸公司在平村乡建设的坚果加工厂顺利建成投产,坚果日加工量达80吨,加工后每吨价值可提升3000元以上,实现产值405万元,有效满足周边乡镇的坚果加工需求。引入并全力支持瀛开科技公司、御鲜临农业公司2户龙头企业在临翔投资建设精深加工厂2座,目前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开展采购设备,建成后预计可分别实现日加工量70吨和200吨,届时将进一步提高临翔坚果精深加工水平。

坚果加工企业采购现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