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耿马:创新赋能“甜蜜事业”更甜蜜

发布日期: 2025-03-31 17:02 作者: 李荣 信息来源: 耿马自治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紧紧围绕蔗糖主导产业,创新模式破解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难题,向新而行,聚链成势,形成“一根甘蔗吃干用尽”循环发展模式,创新赋能“甜蜜事业”更甜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范例。

(耿马蔗园)

创新机制推动发展。为保障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耿马县组建甘蔗产业协调服务机制,明确一名县级领导主抓主推蔗糖产业。每年召开一次蔗糖产业大会,总结推广典型,形成全县齐心协力推进甘蔗全产业链建设的浓厚氛围。建立科技服务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对甘蔗品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甘蔗机械化、农机农艺结合、产业链产品开发等进行联合攻关,探索甘蔗高效轻简栽培、甘蔗地膜全膜覆盖、分步式机收、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运用,深入研发和推广宿根甘蔗单沟盖膜机、新植甘蔗三沟种植机、全生物降解地膜成型装置等设备。建立良种研发机制,出台《耿马自治县甘蔗良种体系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完成《耿马县国家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发展规划》。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保底价全额收购和二次结算。建立政银企合作机制,在稳定传统金融业务支持前提下,创新金融机制推广“蔗农贷”,实现榨季结束付完蔗款常态化。2019年,临沧市出台《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耿马自治县推进蔗糖全产业链聚集发展的意见》支持蔗糖产业发展,为整合资源创造条件。

得益于这一系列创新机制推动发展,耿马县蔗糖产业聚势而上,呈现出稳面积、提质量、延链条、增效益的良好态势。甘蔗种植面积达40万亩,覆盖2.3万农户12万人,蔗农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7%,蔗农人均甘蔗收入达7700元。甘蔗种植面积、工业入榨量、产糖量和酒精产量均稳居云南省第一,甘蔗综合利用率走在全国前列。

(蔗糖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中心揭牌)

创新体系支撑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耿马县瞄准第一资源短板弱项,直击第一动力发展之需。立足甘蔗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搭建平台,探索院企合作,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云南大学等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以“候鸟”式柔性引进人才,用“候鸟”带“留鸟”,组建蔗糖产业科技服务队,形成“专家团队+县管人才+企业技术骨干+乡土人才”的产业科技人才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在甘蔗领域建立了云南省杨本鹏专家工作站、云南省邓军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甘蔗糖业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中心。引入科技特派团1个、科技特派队1个、农科服务团1个、云岭农科小院2家。共引进蔗糖产业专家73人,培育县管科技人才138人、企业技术骨干339人、乡土人才346人,选派“三区”科技人才及科技特派员78名,培训产业人才9000余名。

与此同时,耿马县抓住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甘蔗特色县,积极争取实施一批蔗糖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等科技攻关项目,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上得到充分保障,对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实现科技赋能特色产业发展起到了“人才+技术+项目”的支撑作用。

(蔗糖产业链产品)

创新成果激活发展。近年来,耿马县集成“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系统措施,赋能耿马县蔗糖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产业科技人才体系,壮大蔗糖产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蔗糖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优化良种体系,配套良技良法,力推全程机械化,重点研发蔗糖全产业链新产品,蔗糖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截至目前,蔗糖产业链领域共突破关键技术7项,引进甘蔗新品种25个,重点推广3个,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共培育涉糖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先后获得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 6户、创新型中小企业 4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户。全县甘蔗品种优良化率达到100%,云蔗05-51在耿马旱地百亩连片平均亩产创造了全国无灌溉区单产最高纪录9.2吨,云蔗08-1609在耿马创造了国际上糖分最高纪录达20.3%。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推进,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开展制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以制糖废弃物废醪液为原料,开发出黄腐酸钾(干粉)、高浓度液体肥料。以制糖废弃物滤泥、蔗渣灰、废醪浓缩液为原料,开发出新型专用复合肥产品。提升蔗糖废弃物利用率,实现产业链延伸,使耿马成为全国首个闭合整个蔗糖产业链最后一环的地区。以制糖废弃物甘蔗渣为原料,开发出蔗渣可降解餐饮具等系列新材料产品130多个,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等众多国家,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为原料,运用高分子技术生产出全生物降解地膜,从源头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通过一系列新技术新成果的运用,不仅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同时还实现了从甘蔗到甘蔗的“甜蜜循环”,有力推动蔗糖产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耿马产业园区)

创新集群构建发展。耿马县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争取科技项目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强化招商引资,强推机制落实,以蔗糖产业为载体,以产业链为轴线,以产业园区为核心,从“链”到“联”集群发展,形成5个“链群联合体”。以县内4户制糖企业和精制糖企业为“联合点”,以制糖企业生产的白砂糖为原料,逐步开发小包装白糖、红糖以及其他系列糖产品,形成从制糖到系列糖食品加工的“糖品链联合体”。以耿马华临酒精有限公司和云南华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联合点”,以制糖废弃物糖蜜为原料,每年可生产酒精5万吨、酒精消毒液系列产品1.3万吨,形成从制糖到酒精再到消毒液系列制品的“酒精链联合体”。以临沧南华纸业有限公司和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为“联合点”,利用蔗渣浆板(湿浆)生产可降解餐饮具和可降解包装材料,每年可生产蔗渣浆板9.5万吨、可降解产品3万吨,形成从制糖到蔗渣造纸再到可降解餐饮具的“浆纸链联合体”。以耿马22个分步式甘蔗集中剥叶站和青贮饲料生产企业为“联合点”,利用蔗叶蔗梢生产青贮饲料,每年可生产青贮饲料10万吨,形成从甘蔗生产到饲料加工再到畜牧养殖的“饲料链联合体”。以制糖下游的肥料生产企业为“联合点”,利用制糖废弃物滤泥以及废液生产的黄腐酸钾,生产新型专用复合肥,每年为甘蔗基地提供有机无机新型复合肥10万吨,利用糖蜜生产酵母硒及衍生产品过程形成的废弃物生产有机富硒肥料,形成从甘蔗生产到制糖到肥料再到甘蔗种植的“肥料链联合体”,实现从甘蔗到甘蔗的“甜蜜循环”。

(蔗糖全产业链示意图)

耿马县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产业发展思路,沿链激活增长点,聚园发展新引擎,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使产业园区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个个蔗糖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创新项目正往园区聚集,耿马特斯朗全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云南紫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兴的N系列产业体系也正在崛起,构建出“糖产品、蔗渣、糖蜜、滤泥、蔗叶蔗梢蔗渣综合利用及其他”的“5+N”产业链体系,形成了“糖、酒、纸、饲、肥、新材料”的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