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凤庆茶乡遇上知识产权 “法治配方”为创新发展“火”起来

发布日期: 2025-04-29 09:12 信息来源: 凤庆县司法局 浏览次数:

普法活动纪实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和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与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的认知,增强法治意识,4月24日,凤庆县司法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卫健局、农业局、银监会、农业银行、滇红茶产业联盟、保险公司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组织开展以“保护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普法活动。活动通过街边集中宣传与进企业专项普法相结合的方式,为市民和企业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街边集中宣传:贴近群众,答疑解惑

在文庙广场的集中宣传点,普法小分队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咨询台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相关法律知识。将“专利侵权”,“著作权保护”等专业术语转化为“山寨货截胡生意”,“原创山歌被偷拍”等本土案例,详细的向过往群众解释知识产权的概念。结合“AI绘画侵权”,“短视频搬运”等热点案例,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关于原创保护的法律条款,提醒公众避免无意侵权。

答疑过程中,针对设计“AI生成内容权属归谁?”,“网络转载如何避免侵权?”等趣味问题,一一解答,同时现场发放普法小礼品。 指导群众通过“12315”等平台举报侵权行为。

“原来自己用AI生成的图片也可能涉及版权问题,这种普法很实用!”一位从事自媒体工作的市民说。

进企业专项普法: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针对科技型企业、文创园区等需求,普法团队走进富昌源茶叶有限公司、云南紫江食品有限公司、云南凤庆蒲门茶叶有限公司开展“法治体检+专题讲座”活动。

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开展普法宣传。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依据、合同、专利申请、商标维权、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职业病防治、企业噪声污染等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咨询和解答。同时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管理短板,现场提供了个性化的法律风险诊断服务。

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新规,结合“AI换脸”“深度伪造”等案例,警示企业防范名誉权、肖像权纠纷。指导企业合理运用专利、商标布局保护核心技术。介绍知识产权快速维权通道,降低维权成本。

三家公司负责人均表示,此次普法团队帮他们梳理了产品开发中的法律盲区,避免了潜在风险。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什么是侵权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从而避免因缺乏法律知识而导致的侵权纠纷,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使企业认识到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途径。

活动成效与后续计划

本次普法活动累计覆盖群众500余人,发放资料1200余份,为3家企业提供法律建议。下一步,凤庆县司法局将在“AI与知识产权普法方面加大普法力度,持续推送典型案例,增强普法趣味性, 针对中小企业开展“订单式”普法,精准对接需求。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普法工作需紧跟前沿问题,通过多层次、场景化的宣传,引导公众和企业知法守法,才能为创新驱动发展筑牢法治根基,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凤庆县的经济发展注入“法”动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