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中央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镇康县污水处理厂扩建滞后、管网配套不足等问题。面对“环保大考”,镇康县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二次)工程,工程项目于2023年底完成项目终验,出水水质从一级B标升至一级A标,汩汩清流成为“生态为民”的生动诠释。
一是问题导向抓整改,督察整改见真章。镇康县委、县政府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压实责任,成立整改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效推进改扩建及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如今,52.82公里的城市污水管网如“毛细血管”贯通县城,日处理规模达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高效运转。
二是科技赋能提效能,治污工艺再升级。改扩建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引进MBR膜生物反应工艺,替代原有CASS工艺,出水水质较为稳定,可直接用于绿化灌溉、河道生态补水。配套建设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具备现场设备远程控制,设备状态显示,仪表数据采集,数据记录,生产报表和趋势分析等功能,对污水处理运行状态、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24小时动态监测,跑出“绿色治污”加速度。

三是管网贯通惠民生,水清岸绿润边城。针对管网老化、雨污混流等痛点,镇康县同步开展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管网完善工程,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南伞河沿岸建成生态步道,白鹭翩跹、鱼翔浅底的美景重现寻常生活。家住南伞河畔的傣族群众罕大姐感慨:“家门口的‘臭水沟’变‘风景线’,晚饭后散步心里都透着亮!”
镇康县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惠民答卷”,书写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活实践。下步,镇康县将聚力推进生态保护综合治理,让生态治理成果持续惠及边疆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