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临沧市应急管理局委员会2022年度第九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11月11日下午,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茶学军同志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度第九次集体学习会议,会议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主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埋头苦干、团结奋斗,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临沧应急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按照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奋力实现年初既定各项目标任务,超前谋划2023年工作。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启高同志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为题上党课并开展研讨交流,现全文印发,请认真抓好学习。
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启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大会批准了习近平同志代表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批准了第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彪炳史册的纲领性文献,为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举旗领航,闪耀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光芒;是一份蕴藏伟力的政治性宣言,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立根铸魂,展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一份开辟未来的实践性指南,为驾驭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定计谋方,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如虹征途。
下面,我从两个大方面与大家一起学习领会。
一、聚焦五个牢牢把握,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髓要义
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可以通过“201316426155325”这一组数字,进一步聚焦五个牢牢把握,帮助我们认知和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髓要义。
“20”,是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的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个“1”,是指党的二十大的一个深邃鲜明的大会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提出这次大会的主题,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向党内外、国内外鲜明宣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确定这样的主题,目的是鼓舞和激励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绚丽的华章;同时,这也是为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第一个“3”,以及排在其后的“16”和“4”,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在概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工作基础上,以数字化表达的论述结构,系统回顾总结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其中,排在首位的“3”,是指新时代这10年,党和人民共同经历的3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3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这3件大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16”,就是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16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新时代10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通过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三大历史性胜利,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10年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决定性作用的。
“4”,就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4个方面里程碑意义:一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二是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四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党的二十大报告采用以上“3”+“16”+“4”的论述结构,系统回顾总结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目的是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自信和战略定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个“2”,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在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时,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精辟阐述这“两个结合”时深刻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总书记说,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他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还说,“强调‘两个结合’,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的。”总书记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过来,随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路的建立,随着我们在实践中真正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文化自信随之而来。”“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第二个“6”,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新时代这10年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无论是回顾总结新时代1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也好,还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两大奇迹”、创造新的辉煌也好,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这“6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都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自信自立,增强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犯颠覆性错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集成和统筹;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天下襟怀。
第三个“1”,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三部分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确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基本路线,党中央始终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在不同时期具体贯彻落实这个“第一要务”时,还会有各自的“中心任务”。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迈上新时代新征程之前,“我们聚焦小康,解决了绝对贫困。现在聚焦在‘两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现在,“我们要聚焦到党的二十大的目标上来,上下同心。”“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这也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新的承诺。
第一个“5”,是指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这5大特色或5大特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还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不仅鲜明体现了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领导,体现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要求,而且也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个“5”,是阐明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5项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5项重大原则,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
第二个“3”,就是突出强调了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道路上,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法治保障、国家安全这3方面工作是重点,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都单列专章作出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报告第五部分作了集中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在报告第七部分作了集中部署。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在报告第十一部分作了集中部署。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深化的重大部署,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
第三个“2”,就是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这“两个全面”,去适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全面”。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五部分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所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这“两个全面”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首先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报告全篇。第一部分新时代10年的16个方面成就、第三部分5项重大原则中,都对此作了突出强调。其次是全面从严治党也贯穿报告全篇。第一部分系统总结的新时代10年16个方面成就中,突出强调了这个问题;第十五部分在分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时,也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报告第十五部分还重点从7个方面部署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强调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强调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个“5”,就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结束语中,以“全党必须牢记”作为领句,用排比句式接连阐明了“5条必由之路”,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5条必由之路”,把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果互相转换关系,表达得非常精准,阐释得高度清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前进道路上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把中国号巨轮建得吨位更大、船体更坚、动力更强,使之有实力和能力迎击任何狂风暴雨、战胜任何惊涛骇浪,始终朝着既定目标破浪前进。
二、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为今后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必须坚定坚决做到“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牢记“三个务必”,增强历史主动,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带头在六个方面做表率当先锋,用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造福群众,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一)带头在坚定信念上做表率当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教导我们:“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驼。自觉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稳得住心神、看得清大势、把得准方向,不断提高从政治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使自身党性更加纯粹,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每个时代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个个时代之问犹如一份份考卷,检验着应考者的智慧与胆魄。党的事业发展永无止境,“考场”犹在,“考试”仍在继续。作为应急管理的干部职工,要始终保持“赶考”状态,以奋进姿态,把这场“考试”考好。要时刻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履责,勇于作为,在日复一日地砥砺奋斗中锤炼过硬本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以“坐不住、等不起、耐得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习更多的安全生产监管的新本领、新技能。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书写共产党人永不磨灭的奋进本色。
(二)带头在担当作为上做表率当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子,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常常教导我们:“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领导干部应当尽心尽力、忠诚履职,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为党分忧、为国尽责。”“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就是有胆有识、敢于负责、果断决策;就是雷厉风行、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就是要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大是大非亮剑发声,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斗争,面对艰难险阻挺身而出。勇做成事的“铁肩膀”,不做败事的“溜肩膀”,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三)带头在正风肃纪上做表率当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决不姑息。”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当对照要求、对准目标,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要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底线、经济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不做,手持戒尺,心存敬畏,口有遮拦,行有边界,坦坦荡荡为人,规规矩矩办事,做到心明眼亮方向正、是非善恶辨得清、腐蚀诱惑抵得住,随时随地守住心中那道清正廉洁的防线。
(四)带头在服务群众上做表率当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党的生存基础,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离开人民,背离人民,我们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作为应急管理干部职工要树立宗旨意识、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关注群众安危冷暖;在群众最盼的时候慰民心,在群众最急的时候解民忧,在群众最难的时候办实事;始终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决策上想着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在利益上惠及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做为民谋福利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惠民工程”,以扎实的工作业绩赢得民心、赢得掌声。
(五)带头在开拓创新上做表率当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时常教导我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守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改革开放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作为应急管理部门领导干部,要有主动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勇于打破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思想,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应急管理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审视和谋划开展工作,紧密联系应急管理事业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发展阶段、推进要求,在充分调查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列出题目深入研讨,不断拓展认识和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开拓新路,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我们的工作任务,切实体现到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和安排好今后工作之中。要以过硬作风抓好贯彻落实抓出实际成效。要坚决摒弃“躺在平安簿上”的懈怠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切实提升创新能力,拓宽视野和思路,创新方法和措施,不断提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树牢“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的思想观念,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大胆尝试,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用超常规思维谋安全、抓安全、促安全,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工作始终。
(六)带头在善抓落实上做表率当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应急管理部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就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安全生产只有满分,没有及格,决不能轻言“形势好转”、决不能轻言“成效显著”、决不能轻言“工作到位”。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把责任明确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要以极端负责精神抓细抓实安全生产,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薄弱环节,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从源头上强化系统治理,将安全隐患排查作为常态工作,最大限度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