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一起打临沧举措有成效

发布日期: 2020-02-14 10:11 信息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次数:

  临沧市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安排脱贫攻坚工作,做到思想不乱、精力不散、工作不断,坚持不懈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奋力在脱贫攻坚一线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

  第一时间启动“包保”工作机制

  运用脱贫攻坚“村村清”“户户清”工作成果,充分发挥县、乡、村“包保”干部熟悉村情、民情的显著优势,第一时间启动脱贫攻坚处级领导包乡(镇)、驻村扶贫工作队包行政村、自然村长包自然村、干部包户等“包保”工作机制。

  全市968个“挂包帮”定点扶贫部门(单位)、3.4万名结对帮扶干部扛起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责任”,灵活采取多种工作方式,全面摸清外来人员、外出务工回临人员及密切接触人员底数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

  在永德县,1701名脱贫攻坚自然村长、386名驻村工作队员主动到岗到位,1633个村民小组干部、7180名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积极参与,结合疫情防控、防疫宣传等工作进一步了解掌握贫困户家庭信息,做到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不松懈、不中断。

  利用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开展“五个一”活动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尽量减少人员流动的实际,全市扶贫系统迅速转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和网络化信息手段,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开展“五个一”工作。

  对贫困户开展一次话访,挂包责任单位安排专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贫困户话访工作,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并叮嘱农户做好疫情防控。

  对贫困户开展一次问候,通过微信视频连线等方式,对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等进行直观了解,深入了解挂钩户面临的困难问题,尽力为贫困群众提供必要的帮助,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对扶贫信息数据开展一次清洗,充分利用大多数贫困群众春节返乡、乡村两级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排查契机,全面加强扶贫数据信息核实、核准、核查工作,加强行业部门之间信息比对,进一步摸清、核实、核准贫困户基本信息。目前,修正扶贫信息数据278条,确保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对内业工作开展一次提升,全市各级扶贫部门全面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利用大数据系统及平时掌握情况,抓紧排查脱贫攻坚“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存在的短板、弱项,认真对标20条巩固提升要求,逐项梳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补短板项目,做到知底数、思路清、措施明,抓紧抓实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对定点帮扶临沧的中央、省级单位和沪滇扶贫协作单位及帮扶干部开展一次关爱问候,1月23日至2月3日,对定点帮扶临沧的7家中央单位、21家省级单位和沪滇扶贫协作单位、农工党湖北省委,以及365名历年援滇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及时通过慰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开展一次关爱问候。同时,根据工作对接情况,及时援助定点帮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1.36万个。

  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双督查”

  临沧市充分发挥驻8县(区)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巡查组的重要作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巡查,47名督查巡查组成员于1月31日分别进驻8县(区),深入基层一线,督促县乡村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截至2月6日,全市驻8县(区)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巡查组整合县级督查力量开展工作,8个工作组共深入77个乡(镇),299个村,201个留验检测站(卡点)及一个机场2个口岸,54个部门,16个安置宾馆,26个隔离观察点,49个居民小区,12个县城内活禽交易市场,1个养殖大户督查。通过科学防控,有力督查,八县区无新增确诊病例,为农村群众正常开展春季农活提供安全保障,农村群众纷纷走入正常的生产活动,就地就近务工,为稳定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