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已脱困解困困难职工家庭张贵云事迹
张贵云,女,白族,家住云县幸福镇幸福农场生活区,长期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长期因胃出血、中风、脑梗而住院治疗,卢晓琦、卢晓凤两个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的孩子给足了她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力量。2009年,她申请成为国家级建档困难职工,两个孩子目前在曲靖医学院、德宏医学院读书,还有一年,她们姐妹俩将完成学业步入社会,身为母亲的张贵云,长叹一口气……,那段含泪艰辛的岁月她们熬过来了,也要走出来了。
张贵云的丈夫卢树银也只是一名靠打零工挣钱的工人,也长期因脑梗、患慢性病而住院治疗,这让家庭月人均收入仅400多元的4口之家生活更加困顿,一边要解决高昂的医疗费用,一边要解决日常的基本生活开支,还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这无疑是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2015年7月,张贵云因脑梗住进了云县人民医院,两个孩子为了减轻父母亲的负担,打算放弃学业回家打工挣钱,医治身患重病的母亲。张贵云户的结对帮扶责任人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进行劝说,安慰张贵云要安心养病治病,医疗费用问题请不要担心,可以享受国家的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减轻医疗支出过大的负担。鼓励两个孩子一定要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完成学业,虽然现在家里难一点,但唯有读书才能让你们走出困境,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可以申请国家的助学救助资金,帮助你们解决部分学杂费。在一番劝说之后,两个孩子才打消了放弃学业的念头,9月份,两个孩子顺利进入临沧卫校读书学习。随后,身为母亲的张贵云一直心怀愧疚,除去日常的医药费后,她每个月仅能给孩子一人300元的生活费,而且还要一星期一次分开寄给孩子,懂事的两个孩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好让妈妈在家安心治病,就在学校食堂打零工,自己挣钱解决在学校的生活费用,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年。
针对张贵云户因病致困、因学致困的状况,云县职工服务中心创新工作方法,扎实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强化日常定期走访,做实做细送温暖救助工作。自建档以来,张贵云户先后享受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金秋助学等各项救助资金3.8万元,其中,累计享受医疗救助资金0.5万元,累计享受生活救助资金0.9万元,累计享受助学救助资金2.4万元。通过帮扶,这个深陷困境的困难职工家庭重新焕发了生机,她们感谢党和国家对她们的关心关怀和帮助,是党和国家拯救了她的家庭,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她们住不了院、治不起病,读不起书、上不了学,生活将永远停滞在社会的低谷。在和困难职工张贵云无数次的交谈中,她心底的那份感激之情永远谈在嘴上、挂在嘴边。
2019年来,张贵云夫妇的病情慢慢有了好转,在云县幸福镇幸福农场退休后,她每个月领取退休工资1700元,两个孩子也顺利的考入曲靖医学院和德宏医学院上学。她想着:她们不能老是靠别人的帮助过日子,励志要创业养活这个家,挣钱供养两个孩子完成她们的学业,不能再让孩子受罪,要让孩子在学校能够安心的学习。在与丈夫卢树银商量后,她主动向结对帮扶干部提出,她有在家就近创业的意愿。在结对帮扶干部的帮助指导下,她租房经营了一个百货店,一年下来,百货店的年总收入达到3.6万元,加上她丈夫打零工挣的辛苦钱,她家日常的医药费、生活费得以解决,她给孩子在校的生活费也从原来的一人一个月300元提高到800元。
2020年1月份,通过核查,张贵云户达到“两有五保障”标准,现已精准解困脱困。卢晓琦、卢晓凤两个孩子,还有一年,她们也将完成自己的学业步入社会,她们俩有信心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以报答父母、回报社会。
(云县总工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