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质量,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充分发挥“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招商”的机制优势,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效应,园区在2018年出台了《临沧工业园区招商平台认定管理办法》,鼓励园区企业抱团发展。现园区已批复建设10个招商平台,园区聚集、扶企、强企、孵化等综合服务功能突显,园区内生动力增强。
一、招商平台建设运营情况
(一)招商平台建设情况
近年来,园区致力于通过“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招商”的模式,加大功能型精品园、科技孵化器、双创中心等“园中园”建设,现已批复建设双创中心、科技创新园等10个招商平台,是园区近期招商项目落地的主要载体。10个招商运营平台中有3个生产型招商平台,分别为临沧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园区标准厂房”、临沧国澳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滇西农产品现代物流园”、临沧瑞玺公司投资建设的“滇西生物特色(加工)产业园建筑类型为标准厂房,每栋厂房都配备了2部专用工业电梯,规划建筑面积55.34万平方米,已建成11.06万平方米,已使用7.19万平方米,还剩余3.87万平方米,在建44.28万平方米(年内完工10万平方米,2021年底全部完工);其余双创中心、科技创新园、恒雷大厦等7个非生产型招商平台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1.7万平方米,已建成11.48万平方米,已使用7.9万平方米,还剩余3.5万平方米,在建10.31万平方米。
按照临沧资源优势和园区产业定位,编制的资源分布图、土地利用图、空间规划图、产业布局图、目标企业图“五图合一”的产业精准招商地图,3个生产型平台重点招商方向为:生物特色加工、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研发中心、生物制药、装备材料、食品精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现代仓储物流业等产业;7个非生产型平台重点招商方向为:
借助企业招商平台,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力作用,着力打造企业家队伍、平台招商队伍、投资人队伍、专业经纪人队伍四支招商大军,通过政策、资金、人才和服务等集成,促进人才流入、企业入驻。至今年底,10个招平台入驻企业达442户,其中办理入园的企业178户,2019年度上缴税收达3452万元,产业向平台集聚,扶企、强企、孵化等综合服务功能突显。3个生产型平台形成了以燕语茶业、春上村、云茶仓、体道长、正山堂为龙头的茶叶精深加工产业链和集群;以云州集、云临尚品为主导的农副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和集群;以融锦生物、永旭生物、云瑞堂生物科技为主导的产业链和集群。7个非生产性平台成功搭建了以临沧双创中心为引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能有效满足大众创业创新需求的示范平台,并引入了一批具备一定技术含量、市场应用前景较广阔的临沧小微创业企业和团队。
(三)兑现招商平台奖励情况
为充分调动招商平台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推进以商招商,按照招商平台认定管理办法,管委会分年度对招商平台和入园企业进行了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平台和企业进行了奖励和补助。2018年度,兑现平台考核奖励175.987万元,其中临沧鑫豪商贸有限公司、临沧工创科技有限公司、临沧中金科创园实业有限公司奖励金额达10万元以上;兑现入平台考核合格的入园企业房租补助47.9224万元。2019年度,兑现平台考核奖励48.63万元,其中临沧中金科创园实业有限公司、临沧森华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奖励金额达10万元以上;兑现入平台考核合格的入园企业房租补助42.33万元。
二、招商平台运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产业化重大项目支撑不足。新引进的项目投资规模偏小,项目质量不高,有影响力、有聚集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不多,特别是工业上,在新材料、智能制造领域的沿链、强链、补短板项目不多。对重点产业的支撑性项目研究谋划、储备开发不足,在谈推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产业链集群式引进的少,产业链终端和价值链高端项目少,招商引资对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贡献不高;二是谋划办法不够多。以商招商思路不清、点子不多、力度不大,比如产业链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储备、推介等基础工作差,水平不高,准确度不够;三是招商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结构不稳定,招商队伍还存在专业性不强,不熟悉市场情况,不熟悉企业情况,不熟悉资本运作等问题。
三、下步工作打算
“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招商”是在招商引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较其它招商方式更加快捷、更加直接的工作方法。以商招商的精髓在于紧紧围绕产业链招商,核心在于建立以商招商长效机制,重点在于营造亲商稳商的发展环境。下步园区在努力实现“招大商、招优商”的各项工作中,更要将以商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突破口和第一抓手,紧紧围绕“新基建”“三张牌”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一)突出产业招商。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运用大数据不断编制优化升级“五图合一”产业精准招商地图,加强产业链条研究,深化招商项目储备,健全项目库和商企信息库,紧盯全国最好的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出口导向型企业,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龙头企业招商,打造全产业链项目,促使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形成集群。下步,将加快推进滇西生物特色(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设,年底完成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围绕产业园的定位,提前介入招商工作,目前意向协议书已签订42份,其中临沧市内19家,临沧市外23家;市内绿色食品、农业10家,物流1家,其他行业8家;市外绿色食品、农业4家,电子科技3家,生物科技4家,物流3家,其他行业9家,园区将进一步分析、筛选入园企业,引进“大”、“新”、“链”、“智”企业入园聚集发展。
(二)拓展以商招商的新途径。以商招商不仅仅就是简单的借助客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而是要紧紧围绕产业链招商。目前,园区主要以以锗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大健康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为主打支柱产业,以商招商更是要紧紧围绕园区的支柱产业,着力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努力延伸产业链,拓展以商招商的新途径。一方面,要建立园区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名录库。定期对名录库的企业开展回访活动,帮助已进园区投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和企业经营者的感情联络,摸清配套产业投资动向,同时借助龙头企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力促引进配套相关企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有关优惠政策,激活园区内大型企业的以商招商积极性。
(三) 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一个安商、养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因为落地企业把对我们的感悟介绍给其朋友或伙伴,远比我们自我介绍产生的感召力要强,可信度要高。要按照“既招之,则安之;先养之,后富之”的工作思路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要做好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尽快建立和落实招商、对接、落地、投资建设的“一条龙”服务机制,特别是要在重大项目的落地对接和后续服务上狠下功夫,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管委会投资促进局 黄兆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