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lcsrmzfbgs/2025-00077
发布机构:
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
临政办字〔2025〕26号
发布日期:
2025-04-18

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临沧市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临沧市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新型工业化重要指示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打好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战,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25年,通过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战,实现存量提质增效、增量支撑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基础更加厚实,重点产业链群规模不断壮大、集聚效能明显增强。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部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

——力争全部工业投资增长3%。

——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0户。

——力争新建5G基站1600个以上,电信业务总量(错月)增长17%。

二、重点任务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以进促稳行动。全面落实国家、省稳住经济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坚持释放产能挖掘存量与培育升规扩大增量并举,全力保产稳产、稳链畅链。

1.抓存量挖潜能发挥存量支撑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全力推动精制茶加工增长20%以上、电力行业增长8%以上、矿产业增长10%以上,制糖业、酒制造等行业保持稳产提质,坚果蔬菜、橡胶塑料、纸制品等其他行业增长15%以上,力争存量企业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6个百分点,稳住工业经济基本面。(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2.抓增量添动能发挥增量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一企一策”推动重点培育企业实现“小升规”,加快推进双江天福普洱茶加工等14个项目建设,推动年内实现新建投产升规。力争新升规企业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3.抓监测稳运行。健全“周监测、旬分析、月盘点”工作机制,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加强工业生产、用电、投资、税收、价格等主要指标监测,强化市县(区)协同和部门联动,精准研判运行趋势。注重主要指标匹配性分析,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报送数据,做到应统尽统。(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市税务局,临沧供电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坚持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

1.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系统盘点产业资源,持续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深化与国内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合作,全力提升茶叶、核桃、临沧坚果、咖啡、中药材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20户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升到2.2:1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投资促进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2.大力引培进出口加工业。抓住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等机遇,加快临沧边合区国际产能合作区建设,积极承接小五金家电、外向型轻纺等产业转移,推动50万吨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持续发展壮大天然橡胶、矿产等边境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业,着力在进口水(海)产品、农产品加工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引进实施进出口加工项目8个以上,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镇康县、耿马自治县、沧源自治县人民政府)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绿电+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持续培育壮大以锗、高岭土等优势资源为基础的新材料产业,推动云南锗业科技攻关和研发成果在临沧转化。加快推进氢能和生物质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及化工园区选址论证,积极争取低空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前瞻布局生物制造、卫星应用等产业,推动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力争新培育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7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临沧供电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全力推进项目投资增量提速行动。持续开展“面对面”会商分析,层层压实重点项目分级分类协调推进责任,加快形成“储备一批、招引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滚动工作格局。

1.激活项目存量。聚焦云县精品咖啡精深加工及庄园一体化建设、圈内乡光伏发电等106个续建工业项目,持续落实重点工业项目定期会审工作机制,围绕各类要素保障问题定期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实行“面对面”分析研究、“点对点”提出方案、“一对一”精准交办,形成“发现问题-协调解决-精准交办-落实问效”服务闭环,力争106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7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2.扩充投资增量。以厅级领导挂包推进的21个2025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为重点,市县(区)联动实行“一项一策”靶向攻坚,推动蒿子坝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62个成熟度较高工业项目,最大限度压缩用地预审、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审批时限,力促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完成投资94.2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3.深挖潜力变量加大永德县熟茶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前期项目的要素保障和审批力度,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对临沧高新区药食同源功能性茶饮等180个工业重点招商项目实行排队精准招商,力争一批项目年内签约并开工入库;深入乡镇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和入库纳统,着力挖掘一批乡镇工业项目,力争挖掘有效投资35.8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投资促进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4.力促投产升规对年内计划竣工投产的圈内乡光伏发电、云县精品咖啡精深加工及庄园一体化建设等项目进行重点攻坚、包保服务,全力加快项目进度,力争全年14个以上工业项目如期竣工并实现投产升规。(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大引强行动。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的理念,聚焦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以大招商突破大项目、引进大龙头、推动大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1.提升项目谋划质效建立健全市县(区)联动合力谋划项目工作机制,进一步盘清资源家底,定期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按照每个县(区)和园区至少储备20个项目的原则,力争高质量论证储备2025年重点招商工业项目18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2.提升招商引资成效研究制定《临沧市2025年工业项目招商指引》,动态更新临沧坚果、新材料等13个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清单、投资机会清单和目标企业清单。精准推进“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商协会招商、专业化团队招商,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全力促成一批重点项目在临沧“落地生根”,力争2025年新签约工业项目120个以上,落地开工6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3.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筛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形成重点招商工业项目清单,瞄准目标企业开展市县(区)联动精准招商、靶向突破,针对目标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集中攻坚,力争全年引进行业领军企业8户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规增效行动。坚持“抓大、扶小、育新”统筹发力,以“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为主线,推动工业企业规模效益双提升。

1.加快培育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升规企业培育清单,实行一企一档管理、动态监测和更新。对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升规纳统资料,确保及时升规入统,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2.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效。实行市县(区)挂钩分级分类帮扶,对停产半停产企业,组建专班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元气;对潜在退规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挂联包保责任制,助力企业稳产保规;对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以小分队的形式,适时加强跟进服务,推动企业增产增效、满产扩产,做大做强主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认真梳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企业,支持企业推进业态、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户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30户以上。加大“兴滇英才”、“兴临人才”创业人才培育工作,力争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8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8人。(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加快提升园区“软硬件”配套水平,持续加大主导产业引培,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1.加快推进省级产业园区建设抓紧制定永德产业园区、耿马产业园区、双江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机构设置方案,理顺园区管理机制,并组织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等编制报批工作。(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永德县、耿马自治县、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

2.加快提升园区产业集群规模。聚焦园区主导产业链短板弱项,编制产业链招商全景图,建立主导产业招商项目库和目标企业库“两个库”,借力园区合作共建、承接产业转移等平台,精准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补齐建强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力争引进落地重大产业项目15个以上,新增入园企业370户以上,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开发区主导产业集中度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营业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3.加快提升园区配套能力。瞄准超长期特别国债、省预算内前期经费、地方专债扶持导向,积极向上争取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支持。积极探索“园中园”“合作共建”等建设模式,吸引战略投资者参与开发建设运营,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园区延伸,持续提升园区配套保障能力,力争消纳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以上,园区标准厂房入驻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4.加快提升园区综合效益。建立入园企业考核评价机制,将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相关指标和履约情况纳入企业(项目)入园协议,持续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为重点产业链项目入园发展留足空间,实现低效用地“腾笼换鸟”。力争省级以上开发区“标准地”出让规模达60%以上,园区亩均投资强度、亩均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数字赋能行动。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5G、大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项目,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率。

1.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边疆”工程,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优化提升光纤传输网和骨干网,力争新建5G基站16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信息通信管理办公室,中国电信临沧公司、中国移动临沧分公司、中国联通临沧分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临沧分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

2.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围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水泥建材、制糖、制酒、精制茶等行业为基础,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行动,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有效提高协同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力争建成数字化车间10个以上、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5户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3.加快培育信息服务企业。加大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临沧边合区管委会、临沧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稳增长措施,在全力帮助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政策补助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再预算安排2025年新型工业化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8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工业企业升规入统等。

1.支持工业企业升规入统。对2025年内新升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三年内重复升规企业除外)或新建投产升规的工业企业,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2025年内新升为规模以上的工业个体经营(三年内重复升规除外),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支持企业创新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首次通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的企业,市级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对首次通过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市级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通过省级、市级清洁生产合格企业验收的企业,市级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3.支持工业企业数字赋能。对通过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认定企业和新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的企业,市级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30万元、15万元;对2025年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纳统升规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开展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且年度工业产值实现增长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市级财政一次性按数字化改造设备采购价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强化精准服务。坚持发展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企业要素保障“急、难、愁、盼”问题,精准破解要素制约,为企业做大做强、项目快速推进创造条件。

1.深化“主要领导坐诊、巡诊、上门问诊”。每月至少开展1次联合“坐诊”,面对面听取和回应企业诉求,点对点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以难题的破解推动发展的破局。认真落实《临沧市选派助企服务员工作机制》和企业反映困难问题收集交办督办机制,全面摸清企业情况,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加强向上争取支持。聚焦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省级各类专项扶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全力帮助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企业加速成长。(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3.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健全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每月至少开展1次政银企对接活动,探索推行制造业“订单贷”,为有订单、发展潜力大的制造业企业提供精准的融资支持,助力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4优化企业用工服务。建立动态的工业企业用工需求库,充分利用市内求职招聘平台,精准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畅通企业与技师学院等职业学校用工对接渠道,采取举办“订单班”、新型学徒制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培育中青年高技能人才,力争全年培训重点产业技能人才300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5.推动产销对接。各县(区)要通过举办特色产品展示展销、线上线下“手拉手”对接等活动,促进产销对接,每月举办1场以上产销对接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工商联,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全面压实责任。围绕攻坚任务,强化统筹协调,加强跟踪问效,推动各项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1.发挥专班作用市县(区)工业经济运行工作专班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总结分析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工作情况,着力打通堵点难点,确保各项攻坚任务高效推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区)、各园区要对照攻坚目标,进一步细化攻坚措施,压紧压实攻坚责任,做到每项攻坚任务有一名领导牵头、有工作专班跟进、有专人负责落实,确保各项攻坚目标如期实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3.加强政策兑现。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清理政策兑现情况,及时兑现惠企政策、招商承诺等。对未拨付的各级补助资金要迅速拨付相应企业,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附件:1.2025年计划重点培育升规的工业企业清单

2.临翔区(含临沧高新区)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3.云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4.凤庆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5.永德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6.镇康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7.耿马自治县(含临沧边合区)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8.沧源自治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9.双江自治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附件1

2025年计划重点培育升规的工业企业清单

序号

拟培育企业名称

主要业务

活动

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

主要培育措施

预计年内主营业务收入

类型

所在

县区

1

临沧千年古茶有限责任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临翔区

2

临沧香峰映象茶叶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年内实现投产升规。

3000

新建

3

云南智德鸿昌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年内实现投产升规。

5000

新建

4

临沧核储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力生产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年内实现投产升规。

2000

新建

5

云南七彩滇园服饰有限公司

服装制造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3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云县

6

临沧澜沧江茶业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500

2025年2月小升规

7

云县富强木业有限公司

木材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8

云县真味古茶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9

云县双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坚果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100

2025年2月小升规

10

云县元亨食品有限公司

咖啡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力争年内实现投产升规。

2100

新建

11

众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咖啡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000

小升规

云县

12

云县村明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制茶叶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000

小升规

13

凤庆县承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凤庆县

14

临沧工投茶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15

华能澜沧江(凤庆)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力生产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500

2025年2月小升规

16

云南核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油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17

凤庆县独道茶厂

精制茶加工

销售不及预期。

及时跟进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000

小升规

18

云南滇南本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材加工

因原材料少,尚未正式投产。

及时跟进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料供应,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100

小升规

19

大唐新能源临沧有限公司

电力生产

尚未并网。

及时跟进服务,积极帮助协调企业并网审批,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800

小升规

20

云绿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生产

尚未并网。

及时跟进服务,积极帮助协调企业并网审批,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500

小升规

21

凤庆安亿建材有限公司

石料加工

正在建设厂房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加快建设,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000

小升规

22

国能(永德)能源有限公司

电力生产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500

2025年2月小升规

永德县

23

云南海酩威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酒的制造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加快建设,力争上半年建设投产,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000

新建

永德县

24

永德汇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力生产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全容量并网,确保年内新建升规。

2000

新建

25

永德银竹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000

小升规

26

镇康隆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砂石开采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镇康县

27

镇康优木矿业有限公司

铅锌矿采选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加快建设,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5500

新建

28

镇康县森宝炭业有限公司

机制棒炭生产

需融资300万元,用于技改和原材料收购。

全力帮助协调融资贷款300万元,助力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100

新建

29

临沧鑫融商贸有限公司

橡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200

2025年2月小升规

耿马县

30

耿马县国营茶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31

云南华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消毒液生产

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等生产手续尚未办齐。

协助企业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以及投产所需的原料、包装容器、工人等,力争企业尽快投产运行。

2000

新建

32

云南云壹森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乳胶制品生产

项目周转资金不足。

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融资支持,推动项目尽快投产,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000

新建

33

耿马华电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电力生产

光伏发电限电严重,制约企业正常生产。

积极帮助企业协调限电,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000

新建

34

云南耿牛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肉牛屠宰

排污许可证、屠宰证等手续未办齐。

积极协助企业办理排污许可证、屠宰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等,力争企业尽快投产运行。

2000

新建

35

沧源县新德橡胶有限公司

橡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000

2025年2月小升规

沧源县

36

碧丽源沧源茶业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500

2025年2月小升规

37

沧源亿恒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泡沫箱生产

资金不足,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

加强和金融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100

小升规

38

阿瓦公社沧源农业有限公司

蜜蜂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年内达到升规条件。

2000

小升规

39

云南双江廖氏茶业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暂无。

及时跟进服务,力争一季度顺利实现升规。

2600

2025年2月小升规

双江县

40

云南双江天福茶业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尚未正式投产。

及时跟进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投产运行,年内实现升规。

3000

新建

41

云南勐库十八寨茶业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企业正在从昆明转回双江,尚未落地。

加强对接服务,争取企业早日落户双江标准化厂房。

2000

小升规

42

云南嘉木茶叶有限公司

精制茶加工

计划入驻园区标准厂房扩大生产,尚未入驻。

加强协调保障,力争企业尽快入驻园区标准厂房并投产。

2000

小升规


附件2

临翔区(含临沧高新区)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攻坚目标

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以进促稳行动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1.抓存量挖潜能。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制糖业增加值持平、精制茶增加值增长20%、非金属矿制品增加值10%,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2.抓增量添动能。盘清规下工业企业底数,形成后备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工业企业纳规入统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力度,提高市场主体达规入库的自觉性,力争核储新能源、香峰映象茶叶等项目年内新建投产升规,形成新的增量。

3.抓监测稳运行。落实好助企服务员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拜访活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着力保障原料、用工、用电等要素。坚持“周监测、旬分析、月盘点”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指标运行监测,科学研判运行趋势。用活用足国家、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全力鼓励支持企业稳产达产增产。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3户以上,新培育升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临沧云州集食品有限公司、临沧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增产扩能等工作,推动食品制造业规模扩大,提升农产品加工率。支持市内精制茶企业与农夫山泉进行深度合作,帮助茶叶企业对接茶产品供应链企业,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3户以上。

2.加快推进生物药业发展。引导云南广福药业有限公司做优做强复方滇鸡血藤膏、藿香正气水、香砂胃痛散等主打产品,利用获批的25个国药生产许可药号,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现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的全面整合,不断扩大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推进云南阿佤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深加工及中药材提取物生产线等项目建设。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着力发展以锗、高岭土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和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加强与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沟通衔接,加快高纯锗系列产品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加快高岭土陶瓷成分优化、除铁技术委托研发力度,加快推进富友矿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积极服务云南勇锋高岭土有限公司高岭土深加工等项目落地建成投产,力争新培育升规光伏发电企业2户以上。

三、全力推进项目投资增量提速行动

实现工业投资增长3%以上。

1.盘活项目存量。加大对临沧瀛开科技年处理35000吨坚果加工设备制造及4500吨坚果加工项目、中汇富鸿临翔区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圈内光伏发电项目等14个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充分释放投资存量,力争完成投资3亿元以上。

2.扩充投资增量。强化重点前期项目要素保障,定期深入一线摸清项目主要制约,压缩前期手续审批时限,推动临沧金伢子餐食标准化生产加工(中心厨房)及智慧化供应链建设、智德鸿昌茶业智慧工厂建设、临沧高新区标准化厂房综合提升改造、临翔区坚果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年产30万立方加气混凝土砌块扩建、高纯锗系列产品升级改造、博尚光伏发电(二期)等13个重点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5亿元以上。

3.深挖变量潜力。对临沧高新区药食同源功能性茶饮、临翔区博尚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等30个工业重点招商项目实行精准招商,力争一批项目年内签约并开工入库;定期深入乡镇指导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和入库纳统,着力挖掘一批乡镇工业项目,力争完成投资3亿元以上。

4.力促投产升规。全力促进中核临翔200MW/400MWh储能电站、南美农特产品加工建设、圈内乡光伏发电、智德鸿昌茶业智慧工厂等4个项目年内实现投产升规,其中:中核临翔200MW/400MWh储能电站力争于3月底前升规,智德鸿昌茶业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南美农特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力争于9月底前投产升规,圈内乡光伏发电力争于10月底前投产升规。

四、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大引强行动

力争签约工业项目15个以上,年内落地开工8个以上。

1.提升项目谋划质效。聚焦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以锗和高岭土为主的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充分论证土地、原料、用能、环保、安全等项目落地要素,站在项目能落地、企业能盈利的角度论证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盈利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年内储备重点招商项目3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00万至亿元项目12个。

2.提升招商引资成效。聚焦30个重点招商项目清单,精准推进“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商协会招商、专业化团队招商,年内组织开展重点工业项目精准招商6次以上,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3.靶向攻坚重点招商项目。筛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形成重点招商工业项目清单,针对目标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集中攻坚,力争全年引进行业领军企业1户以上。

五、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规增效行动

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户、创新型中小企业9户;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1.实施靶向精准培育。按照1:3的比例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对培育库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对企业的成长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用地等难题,以及升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升规纳统所需资料,确保及时升规入统。对潜在退规企业实施领导包保责任制,力争企业稳产保规。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

2.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效。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茶叶、核桃、蔗糖、坚果、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对重点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市区挂钩分级分类帮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效、满产扩产,做大做强主业。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认真梳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推进业态、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户、创新型中小企业9户以上。加大“兴滇英才”、“兴临人才”创业人才培育,力争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

临沧高新区力争新增入园企业200户以上,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主导产业集中度达10%以上。

1.全面提升承载能力。认真落实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加大对园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投资2亿元以上,进一步提升园区整体承载产业发展能力。积极推进沪滇“16+16”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作、“园中园”发展,吸引战略投资者参与开发建设运营,力争在合作建园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2.不断壮大企业规模。聚焦主导产业链短板弱项,谋划储备年度成熟度高的重点招商项目,锁定优质目标企业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引企,力争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个以上,新增入园企业200户以上,消纳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以上。

3.努力提高发展质量。推行园区工业“标准地”出让,力争“标准地”出让规模达40%以上;建立园区企业考核机制,力争2025年亩均投资达300万元以上,亩均营业收入达190万元以上,促进园区发展水平上新台阶。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数字赋能行动

力争新建5G基站260个,建成数字车间3个,开展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个,储备重点培育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5户。

1.加快通信设施建设。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光传送城域网和骨干网,力争年内新建5G基站260个。

2.加快数字车间建设。引导临沧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临沧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临沧柯林智慧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字车间建设,力争建成数字车间2个。

3.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引导临沧柯林智慧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储备重点培育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5户,力争新培育升规 1户。


附件3

云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攻坚目标

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以进促稳行动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抓存量挖潜能。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制糖业增加值持平、制酒业增加值增长5%、精制茶增加值增长10%、坚果加工增加值增长10%、非金属矿物制品增加值增长10%、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2.抓增量添动能。盘清规下工业企业底数,形成后备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工业企业纳规入统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力度,提高市场主体达规入库的自觉性,力争元亨食品等企业年内投产升规,形成新的增量。

3.抓监测稳运行。落实好助企服务员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拜访活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着力保障原料、用工、用电等要素。坚持“周监测、旬分析、月盘点”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指标运行监测,科学研判运行趋势,全力促进规上企业达产满产。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5户以上,新培育升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精品咖啡精深加工及庄园等项目建设,引导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中药材种植企业向加工领域拓展,着力提升茶叶、蔗糖、中药材、咖啡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率,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5户以上。

2.加快推进酒产业振兴。加快推进澜沧江酒业集团、茅粮酒业集团纾困解难,持续开展“啤酒狂欢节”等活动,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现酒产业振兴,扩大云县酒业品牌影响力。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绿电+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强化与国内重点企业合作,加快推进光伏组件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延链、强链,力争新培育升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户以上;着力开展氢能和生物质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及化工园区选址论证。

三、全力推进项目投资增量提速行动

实现工业投资增长6%以上。

1.盘活项目存量。加大对年加工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云县精品咖啡精深加工及庄园一体化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20个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充分释放投资存量,力争续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以上。

2.扩充投资增量。强化重点前期项目要素保障,定期深入一线摸清项目主要制约,压缩前期手续审批时限,推动云南七彩滇园服饰产业园、云县光伏组件智能制造建设、丙令光伏发电等10个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

3.深挖变量潜力。加大对云南茅粮梓博酒业贸易有限公司“云酒之乡”白酒基酒智慧化生产等一批重点前期项目的要素保障和审批力度,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对云县共享储能、云县坚果生产加工、云县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等20个工业重点招商项目实行精准招商,力争一批项目年内签约并开工入库;定期深入乡镇指导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和入库纳统,着力挖掘一批乡镇工业项目。

4.力促投产升规。全力促进云县精品咖啡精深加工及庄园一体化建设项目9月底前实现投产升规。

四、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大引强行动

力争签约工业项目15个以上,年内落地开工8个以上。

1.提升项目谋划质效。聚焦新材料、高原特色现代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产业,充分论证土地、原料、用能、环保、安全等项目落地要素,站在项目能落地、企业能盈利的角度论证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盈利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年内储备重点招商项目2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至亿元项目8个。

2.提升招商引资成效。聚焦20个重点招商项目清单,精准推进“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商协会招商、专业化团队招商,年内组织开展重点工业项目精准招商6次以上,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3.靶向攻坚重点招商项目。筛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形成重点招商工业项目清单,针对目标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集中攻坚,力争全年引进行业领军企业1户以上。

五、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规增效行动

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4户;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1.实施靶向精准培育。按照1:3的比例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对培育库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对企业的成长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用地等难题,以及升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升规纳统所需资料,确保及时升规入统。对潜在退规企业实施领导包保责任制,力争企业稳产保规。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

2.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效。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茶叶、核桃、蔗糖、坚果、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对重点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市县挂钩分级分类帮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效、满产扩产,做大做强主业。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认真梳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推进业态、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4户以上。加大“兴滇英才”“兴临人才”创业人才培育,力争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

云县产业园区力争新增入园企业10户以上,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6%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主导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1.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城坝片区水厂及配套输配水工程、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项目建设,力争云县新城坝片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投资2.5亿元以上,持续提升园区承载水平。

2.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云县精品咖啡精深加工及庄园一体化建设项目、临沧坚果数智化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建设;力争云南七彩滇园服饰产业园、云县光伏组件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按期开工,并实现年底建成投产;推动18万吨锂电池新材料一体化项目1号厂房石墨化生产车间设备安装投产,2号厂房开工建设。

3.强化对接引项目。发挥“园中园”企业自主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强云县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制鞋项目、精制茶及坚果、核桃加工等项目跟踪对接,力争年内引入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开工,其中重大产业项目3个以上,消纳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以上。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数字赋能行动

力争新建5G基站240个,建成数字化车间1个。

1.加快通信设施建设。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光传送城域网和骨干网,力争年内新建5G基站240个。

2.加快数字车间建设。引导云县光伏组件生产制造项目、云县元亨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字车间建设,力争建成数字车间1个。


附件4

凤庆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攻坚目标

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以进促稳行动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

1.抓存量挖潜能。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制糖业增加值持平、精制茶增加值增长20%、非金属矿制品增加值增长10%、坚果加工增加值增长20%以上、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2.抓增量添动能。盘清规下工业企业底数,形成后备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工业企业纳规入统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力度,提高市场主体达规入库的自觉性,力争核润农业科技、承旺茶业等企业实现升规,形成新的增量。

3.抓监测稳运行。落实好助企服务员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拜访活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着力保障原料、用工、用电等要素。坚持“周监测、旬分析、月盘点”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指标运行监测,科学研判运行趋势。用活用足国家、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全力鼓励支持企业稳产达产增产。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3户以上,新培育升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持续巩固推进核桃全产业链建设。加大云南核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山水核桃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和品牌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核桃散货交易暨智能化分拣中心竣工投产、核桃云平台上线运营,推动核桃全产业链聚集发展,力争新培育升规核桃加工企业1户以上。

2.大力推进茶叶精深加工。加快推进滇红集团破产重整,加快推进三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扩建技术改造智能化项目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滇红茶产业联盟优势,组织化推进滇红茶种植、生产、销售,力争新培育升规精制茶加工企业2户以上,茶叶精制率达80%以上。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推进习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备节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大大唐新能源临沧有限公司、云绿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培育服务力度,力争新培育升规光伏发电企业2户以上。

三、全力推进项目投资增量提速行动

实现工业投资增长3%以上。

1.盘活项目存量。加大对雪山镇光伏发电、勐佑茶光互补光伏发电、凤庆县大寺乡凤丹金露茶叶加工厂等21个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充分释放投资存量,力争续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3.7亿元以上。

2.扩充投资增量。强化重点前期项目要素保障,定期深入一线摸清项目主要制约,压缩前期手续审批时限,推动万峰茶光互补光伏发电、云南凤庆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三期)、洛党镇滇橄榄加工生产线建设等25个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9亿元以上。

3.深挖变量潜力。对凤庆县核桃分心木保健产品开发、凤庆县母婴专用核桃油加工、凤庆县硬炭负极材料加工等20个工业重点招商项目实行精准招商,力争一批项目年内签约并开工入库;定期深入乡镇指导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和入库纳统,着力挖掘一批乡镇工业项目。

4.力促投产升规。全力促进雪山镇光伏发电、勐佑茶光互补光伏发电2个项目8月底前实现投产升规。

四、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大引强行动

力争签约工业项目15个以上,年内落地开工8个以上。

1.提升项目谋划质效。聚焦核桃全产业链、滇红茶精深茶加工、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提前充分论证土地、原料、用能、环保、安全等项目落地要素,站在项目能落地、企业能盈利的角度论证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盈利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年内储备重点招商项目2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至亿元项目8个。

2.提升招商引资成效。聚焦20个重点招商项目清单,精准推进“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商协会招商、专业化团队招商,年内组织开展重点工业项目精准招商6次以上,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3.靶向攻坚重点招商项目。筛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形成重点招商工业项目清单,针对目标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集中攻坚,力争全年引进行业领军企业1户以上。

五、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规增效行动

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1.实施靶向精准培育。按照1:3的比例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对培育库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对企业的成长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用地等难题,以及升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升规入统所需资料,确保及时升规入统。对潜在退规企业实施领导包保责任制,力争企业稳产保规。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

2.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效。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茶叶、核桃、蔗糖、坚果、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对重点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市县挂钩分级分类帮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效、满产扩产,做大做强主业。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认真梳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推进业态、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加大“兴滇英才”“兴临人才”创业人才培育,力争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

凤庆产业园区力争新增入园企业10户以上,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亩均营业收入达30万元/亩以上。

1.全面提升承载能力。依法依规开展园区土地及厂房专项整治,加大对闲置、低效用地的监测和处置,力争2025年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不低于25%;积极推进园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等工作,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投资2000万元以上,全面提升园区资源和要素保障能力。

2.聚焦主导精准招商。锁定核桃、茶叶等高原特色资源,抢抓“新赛道”,争取引进投资大、产出多、税收高、带动广的新能源制造、生物医药等企业入驻园区,其中重大产业项目2个以上,带动园区土地和厂房高效利用,促进园区亩均效益大提升。

3.科技赋能助推新兴产业。依托研究院和各类院士(专家)工作站,帮助一叶生物加大对坚果油系列新产品研发,扩大核桃蛋白粉生产能力;培育壮大滇南本草生物药业,争取实现滇黄精饮品和8个滇黄精膏方产品试生产;抓好与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对接和企业承接转化,帮助庆丰公司年内实现“核桃健康酒”的转化生产,帮助核润农业实现核桃壳抗菌猫砂试生产。指导企业建立研发投入体系、产品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体系。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数字赋能行动

力争新建5G基站210个,建成数字化车间1个。

1.加快通信设施建设。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光传送城域网和骨干网,力争年内新建5G基站210个。

2.加快数字车间建设。引导凤庆一叶生物科技公司等企业开展数字车间建设,力争建成数字车间1个。


附件5

永德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攻坚目标

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以进促稳行动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1.抓存量挖潜能。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制糖业增加值持平、精制茶增加值增长12%、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26%以上,制酒业取得突破。

2.抓增量添动能。盘清规下工业企业底数,形成后备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工业企业纳规入统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力度,提高市场主体达规入库的自觉性;力争海酩威酒业等企业年内新建投产升规,形成新的增量。

3.抓监测稳运行。落实好助企服务员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拜访活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着力保障原料、用工等要素。坚持“周监测、旬分析、月盘点”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指标运行监测,科学研判运行趋势,强化部门会商和沟通协作,全力促进规上企业达产满产。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1户以上,新培育升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原永德糖业集团破产重整,加大云南农垦永德糖业有限公司在甘蔗基地建设扶持力度,推动云南农垦永德糖业有限公司技改升级,不断提高产糖率;支持临沧雪澳农林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荣亿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永德坚果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绿色化、市场化水平,打造永德县坚果全产业链发展核心区。

2.加大酒产业培育力度。聚焦果酒、朗姆酒、精酿啤酒“2+1”三支酒产业,加大精酿啤酒厂等项目服务力度,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推动快开工、快建设;强化云南海酩威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帮扶,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扩产增效,力争新培育升规制酒企业1户以上。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大国能(永德)能源有限公司、汇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育服务力度,支持企业尽快实现全容量并网,力争新培育升规光伏发电企业2户以上。

三、全力推进项目投资增量提速行动

实现工业投资增长6%以上。

1.盘活项目存量。加大对永德县乌木龙乡蔬菜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华润永德县崇岗乡70MW药光互补光伏发电、木瓜河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11个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充分释放投资存量,力争续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8亿元以上。

2.扩充投资增量。强化重点前期项目要素保障,定期深入一线摸清项目主要制约,压缩前期手续审批时限,推动年产一万吨甘蔗蒸馏酒朗姆酒酿制和灌装生产线建设、勐板乡农光互补光伏发电、永德县共享储能等8个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7.8亿元以上。

3.深挖变量潜力。加大对永德县熟茶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前期项目的要素保障和审批力度,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对永德县临沧坚果精深加工、永德县诃子产业化基地建设及产品开发研究等20个工业重点招商项目实行精准招商,力争一批项目年内签约并开工入库;定期深入乡镇指导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和入库纳统,着力挖掘一批乡镇工业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3亿元。

4.力促投产升规。全力促进年产一万吨甘蔗蒸馏酒朗姆酒酿制和灌装生产线建设、永德县三岔沟130MW复合型光伏2个项目年内实现投产升规。其中:永德县三岔沟130MW复合型光伏项目力争8月底前实现投产升规;年产一万吨甘蔗蒸馏酒朗姆酒酿制和灌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力争11月底前实现投产升规。

四、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大引强行动

力争签约工业项目15个以上,年内落地开工8个以上。

1.提升项目谋划质效。聚焦临沧坚果精深加工、精制熟茶加工、绿色果蔬加工、饮料制造等重点产业,提前充分论证土地、原料、用能、环保、安全等项目落地要素,站在项目能落地、企业能盈利的角度论证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盈利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年内储备重点招商项目2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至亿元项目8个。

2.提升招商引资成效。聚焦20个重点招商项目清单,精准推进“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商协会招商、专业化团队招商,年内组织开展重点工业项目精准招商6次以上,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3.靶向攻坚重点招商项目。筛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形成重点招商工业项目清单,针对目标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集中攻坚,力争全年引进行业领军企业1户以上。

五、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规增效行动

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1.实施靶向精准培育。按照1:3的比例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对培育库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对企业的成长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用地等难题,以及升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升规纳统所需资料,确保及时升规入统。对潜在退规企业实施领导包保责任制,力争企业稳产保规。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

2.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效。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茶叶、核桃、蔗糖、坚果、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抓实工业企业培育的“建档立卡”工作。对重点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市县挂钩分级分类帮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效、满产扩产,做大做强主业。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认真梳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推进业态、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以上。加大“兴滇英才”“兴临人才”创业人才培育,力争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

永德产业园区力争新增入园企业6户以上,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主导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1.加快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待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产业园区,按照省级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加快产业园区规划修编,理顺园区体制,健全园区管理运营机制;坚持以园区聚产业,强化引链补链和强链,不断发展壮大园区经济。

2.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全力加快推进临沧坚果精深加工厂、永德共享储能项目建设、永德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综合利用项目等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年产10000吨甘蔗蒸馏酒朗姆酒酿制和灌装生产线竣工投产;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加快推进,端德片区一期项目完成扫尾,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

3.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谋划储备年度重点招商项目,锁定优质目标企业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引企,力争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个以上,消纳闲置标准厂房0.52万平方米以上。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数字赋能行动

力争新建5G基站180个,建成数字车间1个,开展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个。

1.加快通信设施建设。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光传送城域网和骨干网,力争年内新建5G基站180个。实现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5G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

2.加快数字车间建设。引导永德县澳柯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字车间建设,力争建成数字车间1个。

3.加快开展两化融合。引导永德县澳柯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附件6

镇康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攻坚目标

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以进促稳行动

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1.抓存量挖潜能。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制糖业增加值持平、矿产业增加值增长8%、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8%、水泥及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5%、精制茶增加值增长14.5%、有机肥增加值增长16%以上。

2.抓增量添动能。盘清规下工业企业底数,形成后备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工业企业纳规入统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力度,提高市场主体达规入库的自觉性;力争优木矿业、森宝炭业等企业年内新建投产升规,形成新的增量。

3.抓监测稳运行。落实好助企服务员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拜访活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着力保障原料、用工、用电等要素。坚持“周监测、旬分析、月盘点”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指标运行监测,科学研判运行趋势,全力促进规上企业达产满产。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1户以上,新培育升规进出口加工企业1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蔗糖、临沧坚果、茶叶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持续巩固糖料基地,支持南华勐堆糖业有限公司等蔗糖生产企业改进新工艺,提升产糖率;引导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临沧坚果生产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森宝炭业有限公司帮扶力度,引导企业推动机制炭棒生产达产满产,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1户以上。

2.大力引培进出口加工业。加快南伞园区进出口加工产业园建设,实施精准招商,着力引进鞋帽、服装、五金机电加工、农特产品加工等项目和企业;加快推进水泥建材节能降耗技改,鼓励水泥生产企业拓展境外市场,推动水泥建材产业做大做强;加大镇康优木矿业有限公司服务力度,持续优化矿产资源配置,畅通境外资源进口渠道,推动矿产等边境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力争新培育升规铅锌矿加工企业1户以上。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大推进光伏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河边寨光伏发电、龙潭药光互补光伏发电等项目加快建设,积极谋划布局光伏产品加工等产业。

三、全力推进项目投资增量提速行动

实现工业投资增长2%以上。

1.盘活项目存量。加大对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南伞园区农特产品进出口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镇康县燃气管道等老化设施更新改造工程等2个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充分释放投资存量,力争续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4亿元以上。

2.扩充投资增量。强化重点前期项目要素保障,定期深入一线摸清项目主要制约,压缩前期手续审批时限,推动镇康县金矿年处理矿石15万吨采选、镇康水泥建材节能降耗技改、临沧石膏科技产业园、河边寨光伏发电项目、龙潭药光互补光伏发电等8个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以上。

3.深挖变量潜力。力争已纳入2025年云南省新能源项目清单的镇康草山光伏项目(一期)、镇康草山光伏项目(三期)等光伏项目年内入库纳统;对镇康县五金及电子产品生产线建设、镇康县农机具组装建设、镇康县高钛渣生产等20个工业重点招商项目实行精准招商,力争一批项目年内签约并开工入库;定期深入乡镇指导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和入库纳统,着力挖掘一批乡镇工业项目,力争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

4.力促投产升规。全力促进年处理60万吨铅锌矿原矿生产、镇康县年产10000吨机制棒炭厂区建设2个项目年内实现投产升规。其中:力争年处理60万吨铅锌矿原矿生产项目4月底前实现投产升规,力争镇康县年产10000吨机制棒炭厂区建设项目6月底实现投产升规。

四、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大引强行动

力争签约工业项目15个以上,年内落地开工8个以上。

1.提升项目谋划质效。聚焦外向型消费品制造、五金机电加工、新型光伏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提前充分论证土地、原料、用能、环保、安全等项目落地要素,站在项目能落地、企业能盈利的角度论证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盈利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年内储备重点招商项目2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至亿元项目8个。

2.提升招商引资成效。聚焦20个重点招商项目清单,精准推进“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商协会招商、专业化团队招商,年内组织开展重点工业项目精准招商6次以上,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3.靶向攻坚重点招商项目。筛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形成重点招商工业项目清单,针对目标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集中攻坚,力争全年引进行业领军企业1户以上。

五、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规增效行动

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1.实施靶向精准培育。按照1:3的比例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对培育库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对企业的成长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用地等难题,以及升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升规纳统所需资料,确保及时升规入统。对潜在退规企业实施领导包保责任制,力争企业稳产保规。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

2.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效。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茶叶、核桃、蔗糖、坚果、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对重点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市县挂钩分级分类帮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效、满产扩产,做大做强主业。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认真梳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推进业态、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以上。加大“兴滇英才”、“兴临人才”创业人才培育,力争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

临沧边合区南伞片区力争新增入园企业5户,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主导产业集中度逐年提升。

1.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冷链物流园、轻纺产业园、智能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投资5000万元以上,为积极引入优质进出口落地建设夯实发展平台。加强招商精准对接,力争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个以上,消纳标准厂房0.3万平方米以上。

2.强化企业服务。持续推进“园区+平台+企业”的运营管理机制,发挥双创平台的优势,深入开展企业专业化服务,培育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镇康核泰新能源有限公司、云南镇康哈里咖啡庄园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企业向科技型、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等方向发展。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数字赋能行动

力争新建5G基站180个,建成数字车间1个,开展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个。

1.加快通信设施建设。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光传送城域网和骨干网,力争年内新建5G基站180个,5G—A基站127个(已申报待批建)。

2.加快数字车间建设。引导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字车间建设,力争建成数字车间1个。

3.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持续推进镇康水泥建材有限公司、镇康南华南伞糖业有限公司、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认证,力争1户企业取得国家贯标认证。


附件7

耿马自治县(含临沧边合区)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攻坚目标

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以进促稳行动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1.抓存量挖潜能。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制糖业增加值持平、精制茶增加值增长20%,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10%、蔬菜水果加工增加值增长20%、非金属矿制品增加值增长10%、造纸和纸制品增加值增长10%、橡胶制品增加值增长20%以上。

2.抓增量添动能。盘清规下工业企业底数,形成后备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工业企业纳规入统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力度,提高市场主体达规入库的自觉性;力争华盛康生物科技、云壹森医疗器械等企业年内新建投产升规,形成新的增量。

3.抓监测稳运行。落实好助企服务员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拜访活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着力保障原料、用工、用电等要素。坚持“周监测、旬分析、月盘点”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指标运行监测,科学研判运行趋势。用活用足国家一揽子和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全力鼓励支持企业稳产达产增产。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3户以上,新培育升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进出口加工业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持续壮大蔗糖、天然橡胶、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规模,支持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云南缈野酵母有限公司酵母硒及其衍生物项目等项目建设,推动甘蔗叶稍、蔗渣、糖蜜、滤泥、废醪液等副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大年产5.5万吨子午胎专用橡胶加工厂等项目建设服务力度,强化云壹森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助企帮扶,推动天然橡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新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3户以上。

2.大力引培进出口加工业。立足口岸和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优势,加快引进培育进出口加工业,积极承接小五金家电、外向型轻纺等产业转移,着力推动50万吨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在进口海产品、农产品加工上取得新的突破。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大耿马华电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培育服务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力争新培育升规光伏发电企业1户以上。

三、全力推进项目投资增量提速行动

实现工业投资增长5%以上。

1.盘活项目存量。加大对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饮用纯净水厂、耿马县20MW户用光伏等17个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充分释放投资存量,力争续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2亿元以上。

2.扩充投资增量。强化重点前期项目要素保障,定期深入一线摸清项目主要制约,压缩前期手续审批时限,推动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50万吨农产品加工、耿马自治县国际轻纺原辅料交易中心、500千伏耿马输变电工程、四排山光伏发电项目二期等9个重点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力争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2.8亿元以上。

3.深挖变量潜力。加大对临沧边合区良田农产品加工建设等一批重点前期项目的要素保障和审批力度,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对耿马自治县低聚果糖生产、耿马县年产1万吨酵母制品绿色制造、临沧边合区进口水果、水(海)产品精深加工等30个工业重点招商项目实行精准招商,力争一批项目年内签约并开工入库;定期深入乡镇指导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和入库纳统,着力挖掘一批乡镇工业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

4.力促投产升规。全力促进耿马自治县乳胶器材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一期)、云南华电临沧耿马大兴周家寨200MW复合光伏、云南华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卫生消毒液用品建设、年产5.5万吨子午胎专用橡胶加工厂建设等4个项目年内实现投产升规。其中:力争耿马自治县乳胶器材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3月底前实现投产升规,力争云南华电临沧耿马大兴周家寨200MW复合光伏项目9月底前实现投产升规,力争云南华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卫生消毒液用品建设、年产5.5万吨子午胎专用橡胶加工厂2个项目11月底前实现投产升规。

四、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大引强行动

力争签约工业项目15个以上,年内落地开工8个以上。

1.提升项目谋划质效。聚焦进口农产品加工、进口水产品加工、出口农业机械装备制造、甘蔗全产业链等重点产业,提前充分论证土地、原料、用能、环保、安全等项目落地要素,站在项目能落地、企业能盈利的角度论证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盈利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年内储备重点招商项目3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00万至亿元项目12个。

2.提升招商引资成效。聚焦30个重点招商项目清单,精准推进“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商协会招商、专业化团队招商,年内组织开展重点工业项目精准招商6次以上,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3.靶向攻坚重点招商项目。筛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形成重点招商工业项目清单,针对目标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集中攻坚,力争全年引进行业领军企业1户以上。

五、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规增效行动

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户;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1.实施靶向精准培育。按照1:3的比例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对培育库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对企业的成长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用地等难题,以及升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升规入统所需资料,确保及时升规入统。对潜在退规企业实施领导包保责任制,力争企业稳产保规。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

2.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效。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茶叶、核桃、蔗糖、坚果、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对重点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市县挂钩分级分类帮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效、满产扩产,做大做强主业。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认真梳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推进业态、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户以上。加大“兴滇英才”、“兴临人才”创业人才培育,力争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

临沧边合区力争新增入园企业140户以上,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主导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1.加快指定监管场地验收。推动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4类综合性指定监管场扫尾,争取上半年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并争取增加进境商品种类,每年带动口岸外贸增加30亿元以上。

2.推动智慧口岸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口岸指挥中心及数据中枢、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清水河政务服务统一平台、数据安全防护等模块建设,以及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投资5000万元以上。

3.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越胶子午线轮胎专用橡胶生产项目、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50万吨农产品加工项目等一批产业项目服务,促进项目加快建设,按期竣工投产。精准招商引企,力争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个以上,消纳标准厂房0.65万平方米以上。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

耿马产业园区力争新增入园企业6户以上,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主导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1.健全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待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产业园区,按照省级产业园区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等编制报批,理顺园区体制,健全园区管理运营机制;坚持以园区聚产业,强化引链补链和强链,不断发展壮大园区经济。

2.推动入园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园区道路、水、电、网络、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加快推进物流仓储、粮食仓储、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投资5000万元以上。二是加强对入园产业项目要素服务保障。力争消毒液生产项目、啤酒生产项目、米荞加工项目、牛羊屠宰项目年内竣工投产,云南缈野酵母硒生产项目、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锂电池)及LED光源生产项目、云南缈野包装产品生产项目、国际轻纺原辅料交易中心建设项目等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

3.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围绕园区的主导产业功能定位,聚焦“糖、茶、果、菜、牛、胶”等县域资源及优势产业,抓好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充实完善工业产业项目储备库,年内力争新招引企业落户6户以上,其中重大产业项目2个以上,消纳标准厂房0.6万平方米以上。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数字赋能行动

力争新建5G基站280个,建成数字车间2个。

1.加快通信设施建设。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光传送城域网和骨干网,力争年内新建5G基站280个。

2.加快数字车间建设。引导云南华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字车间建设,力争建设数字化车间2个。


附件8

沧源自治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攻坚目标

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以进促稳行动

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

1.抓存量挖潜能。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制糖业增加值持平、精制茶增加值增长20%、有色金属增加值增长15%、非金属矿制品增加值增长10%以上。

2.抓增量添动能。盘清规下工业企业底数,形成后备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工业企业纳规入统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力度,提高市场主体达规入库的自觉性;力争阿瓦公社沧源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尽快升规,形成新的增量。

3.抓监测稳运行。落实好助企服务员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拜访活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着力保障原料、用工、用电等要素。坚持“周监测、旬分析、月盘点”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指标运行监测,科学研判运行趋势。用活用足国家、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全力鼓励支持企业稳产达产增产。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2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进出口加工业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碧丽源年产5000吨精制拼配茶加工厂等项目建设,支持沧源佤山茶厂有限公司、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大力引进培育竹浆、竹纤维提取、竹集成材、笋竹生物提取等竹产品加工企业,加大天然橡胶、蜂蜜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力度,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2户以上。

2.大力引培进出口加工业。立足境外矿产资源优势,着力引进培育矿产品进口精深加工业,加大金江沧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云矿金腊资源有限公司等企业服务力度,加快推进满坎老寨水泥用石灰岩矿和配套破碎输送系统及工业场地、那底尾矿库等项目建设,提升矿产业加工水平。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大推进光伏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集中式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年内实现投产。

三、全力推进项目投资增量提速行动

实现工业投资增长6%以上。

1.盘活项目存量。加大对单甲茶光互补发电、沧源大理石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一期)、沧源永弄华能100MW茶光互补光伏发电等15个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充分释放投资存量,力争续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以上。

2.扩充投资增量。强化重点前期项目要素保障,定期深入一线摸清项目主要制约,压缩前期手续审批时限,推动沧源县云矿金腊资源有限公司那底尾矿库、云南金江沧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云南省沧源县满坎老寨水泥用石灰岩矿和配套破碎输送系统及工业场地、贺南茶光互补光伏发电、220kV佤山(勐角)输变电工程等6个重点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8.7亿元以上。

3.深挖变量潜力。对沧源县坚果全产业链建设等20个工业重点招商项目实行精准招商,力争一批项目年内签约并开工入库;定期深入乡镇指导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和入库纳统,着力挖掘一批乡镇工业项目。

4.力促投产升规。全力推动沧源大理石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一期)和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争取项目能够年内提前投产。

四、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大引强行动

力争签约工业项目15个以上,年内落地开工8个以上。

1.提升项目谋划质效。聚焦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制造、木材加工和文化旅游商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提前充分论证土地、原料、用能、环保、安全等项目落地要素,站在项目能落地、企业能盈利的角度论证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盈利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年内储备重点招商项目2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至亿元项目8个。

2.提升招商引资成效。聚焦20个重点招商项目清单,精准推进“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商协会招商、专业化团队招商,年内组织开展重点工业项目精准招商6次以上,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3.靶向攻坚重点招商项目。筛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形成重点招商工业项目清单,针对目标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集中攻坚,力争全年引进行业领军企业1户以上。

五、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规增效行动

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1.实施靶向精准培育。按照1:3的比例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对培育库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对企业的成长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用地等难题,以及升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升规纳统所需资料,确保及时升规入统。对潜在退规企业实施领导包保责任制,力争企业稳产保规。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

2.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效。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茶叶、核桃、蔗糖、坚果、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对重点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市县挂钩分级分类帮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效、满产扩产,做大做强主业。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认真梳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推进业态、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以上。加大“兴滇英才”“兴临人才”创业人才培育,力争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

临沧边合区永和片区力争新增入园企业5户,其中新增“四上”企业1户以上;营业收入增长8%以上,规上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主导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1.完善园区规划。完成《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永和园区、勐甘新材料绿色创新产业园、沧源佤族自治县绿色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2.加快园区项目建设。力争永和园区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查验货场(边民互市)、勐甘新材料绿色创新产业园、沧源金佤建材有限公司大理石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建成投运,加快永和口岸进出口落地加工产业园(一期)前期工作,持续完善园区、口岸功能设施和配套设施,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

3.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谋划储备年度重点招商项目,锁定优质目标企业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引企,力争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个以上。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数字赋能行动

力争新建5G基站120个,建成数字车间1个,开展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户。

1.加快通信设施建设。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光传送城域网和骨干网,力争年内新建5G基站120个。

2.加快数字车间建设。引导沧源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力争建设数字化车间1个。

3.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持续推动沧源金信水泥有限公司、金江沧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2户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巩固沧源南华糖业公司两化融合贯标成果。


附件9

双江自治县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攻坚目标

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以进促稳行动

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

1.抓存量挖潜能。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制糖业增加值持平、精制茶增加值增长20%、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10%。

2.抓增量添动能。盘清规下工业企业底数,形成后备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工业企业纳规入统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力度,提高市场主体达规入库的自觉性;力争天福茶业等企业年内新建投产升规,形成新的增量。

3.抓监测稳运行。落实好助企服务员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拜访活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着力保障原料、用工、用电等要素。坚持“周监测、旬分析、月盘点”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指标运行监测,科学研判运行趋势。用活用足国家、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全力鼓励支持企业稳产达产增产。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力争新培育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2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持续加大精制茶加工规模。巩固拓展与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龙头企业合作成果,着力推动双江天福普洱茶加工产业园等农产品加工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推进双江勐库戎氏2500吨绿茶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持续做大做响“冰岛”“勐库”等品牌,不断壮大精制茶加工规模,力争新培育升规精制茶加工企业2户以上,茶叶精制率达80%以上。

2.加快推进生物药业发展。聚焦中药材精深加工,引导双江盈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江引力共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原料供给保障能力,加大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力度,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大推进光伏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力争早竣工、早投产。

三、全力推进项目投资增量提速行动

实现工业投资增长5%以上。

1.盘活项目存量。加大对天福集团双江普洱茶加工园区建设、双江自治县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勐勐片区等6个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充分释放投资存量,力争续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以上。

2.扩充投资增量。强化重点前期项目要素保障,定期深入一线摸清项目主要制约,压缩前期手续审批时限,推动云南双江存木香AAA级茶业透明工厂建设、临沧忠鑫缘茶叶有限公司精制普洱茶生产及配套设施建设、双江荣康达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线建设等4个重点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以上。

3.深挖变量潜力。加大对双江千红山片区茶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重点前期项目的要素保障和审批力度,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对双江自治县咖啡产业融合发展等20个工业重点招商项目实行精准招商,力争一批项目年内签约并开工入库;定期深入乡镇指导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和入库纳统,着力挖掘一批乡镇工业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4.力促投产升规。全力促进天福集团双江普洱茶加工园区建设项目3月底前实现投产升规。

四、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大引强行动

力争签约工业项目15个以上,年内落地开工8个以上。

1.提升项目谋划质效。聚焦普洱茶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提前充分论证土地、原料、用能、环保、安全等项目落地要素,站在项目能落地、企业能盈利的角度论证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盈利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年内储备重点招商项目2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至亿元项目8个。

2.提升招商引资成效。聚焦20个重点招商项目清单,精准推进“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商协会招商、专业化团队招商,年内组织开展重点工业项目精准招商6次以上,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3.靶向攻坚重点招商项目。筛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形成重点招商工业项目清单,针对目标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集中攻坚,力争全年引进行业领军企业1户以上。

五、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规增效行动

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1.实施靶向精准培育。按照1:3的比例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对培育库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对企业的成长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用地等难题,以及升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升规入统所需资料,确保及时升规入统。对潜在退规企业实施领导包保责任制,力争企业稳产保规。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

2.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效。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茶叶、核桃、蔗糖、坚果、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对重点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市县挂钩分级分类帮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效、满产扩产,做大做强主业。

3.引导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认真梳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推进业态、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以上。加大“兴滇英才”“兴临人才”创业人才培育,力争通过“兴滇英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兴临人才”创业人才专项认定1人。

六、全力推进园区平台提档升级行动

双江产业园区力争新增入园企业4户以上,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主导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1.加快产业园区规划修编。待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产业园区,按照省级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加快产业园区规划修编,理顺园区体制,健全园区管理运营机制;坚持以园区聚产业,强化引链补链和强链,不断发展壮大园区经济。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五号路建设、福康产业园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启动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动勐库千红山茶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

3.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强化产业项目服务保障,加快存木香3A级茶业透明工厂、忠鑫缘精制普洱茶项目等建设,力争天福集团双江普洱茶叶加工园区、云垦1000吨茶叶精加工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强化招商对接,力争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个以上,消纳标准厂房0.3万平方米以上。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数字赋能行动

力争新建5G基站130个,建成数字车间1个。

1.加快通信设施建设。依托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光传送城域网和骨干网,力争年内新建5G基站130个。

2.加快数字车间建设。引导双江天福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字车间建设,力争建设数字化车间1个。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