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健康提示

发布日期: 2025-04-09 17:19 信息来源: 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浏览次数:

四月份,时值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广大市民群众常会借此机会邀约外出踏青出游、祭拜先人。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畅游之际,随着人群聚集及户外活动的增多,健康风险亦随之而来。以下是一些清明节期间的健康防护指南,愿您在踏青祭祖之际,远离疾患,平安康泰地享受这个特殊假期。

1. 呼吸道疾病预防:清明时节,气温虽渐暖,但晨昏温差较大,气候变幻莫测,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应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建议出行前关注天气预报,备好雨具及轻便保暖外套,以应对气温波动。

2. 胃肠道疾病预防:户外野餐时,更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生冷食物。携带消毒纸巾和清洁餐具,并备有常用肠胃药物,如止泻药和助消化药。

3.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春季为心脑血管疾病多发期。清明期间,情绪波动及劳累可能诱发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悲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宜备有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4. 过敏性疾病预防:节日期间,过敏原如花粉、柳絮增多,易引发过敏反应。建议佩戴口罩,穿长袖衣物,避免在风大、花粉浓度高的区域长时间停留。回家后及时清洁,携带抗过敏药物,遇过敏症状及时服用。

5. 野菜中毒预防:清明时节,野菜野果正值成熟,食用前应充分加热。避免尝试不熟悉的野菜野果,以防中毒。

6. 防虫防晒:阳光渐强,山林蚊虫活跃,外出时需做好防虫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戴帽子,穿防晒长袖长裤,备有驱蚊液或风油精等,同时携带碘伏、创可贴以备不时之需。

7. 适量运动:踏青时,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根据个人体能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活动量。

8. 安全事项:出行注意交通安全,遵守规则,避免横穿马路;在山林、水域等区域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意外;文明祭祀,确保用火安全。建议使用环保祭祖方式,如有烧纸钱,需在无风空旷处进行,并确保余火完全熄灭。

9.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慢性病患者应避免劳累,携带常服药物;孕妇、婴幼儿应减少人群密集场所停留,注意防滑防跌。

清明时节,重在追思先人,感受春意。做好健康防护,关照好自己和家人,方能在享受传统节日的同时,更添一分安心与温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