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lcs_lycyj/2025-00018
发布机构
市林业和草原局
文  号
日期
2025-07-15
关于临沧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5040023号第05040089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140次 字体:【

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第二学习小组、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第二学习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牢林下产业(中药材)发展基础的提案》(提案第05040023号)、《关于推进林下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建议》(提案05040089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经综合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等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市林草局高度重视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的办理工作。2025年4月3日,印发《关于办理临沧市政协五届四次提案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对办理市政协五届四次提案进行安排,指定苏振华副局长办理贵提案的责任领导,局林业草原改革与产业发展科为具体办理的责任科室,做到定岗、定责、定标准、定时限。做好与协办单位的对接,向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发函征求意见建议,认真研提办理措施

二、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关于“种植形式粗放、规模小而散、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短、要素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经研究核实,我们认为委员们反映的问题实事求是,是长期制约林下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症结所在,是正在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对提案所提意见建议逐条答复

(一)关于“整合各方力量、帮助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完全采纳委员们提出的建议。临沧市后建立了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林下有机中药材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临沧市临翔区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院士专家及大学人才、学科、技术优势,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具有临沧特色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培训农户成为本土人才,推广种植“核桃+魔芋”4万亩、“核桃+滇黄精”1.7万亩、“临沧坚果+魔芋”2.5万亩、“森林+有机三七”0.2万亩。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牵头,省、市、县三级技术人员组建了“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团”,持续围绕以滇龙胆为主的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开展改良推广示范。接下来,我们将融汇招商与引智两大要素,以“龙头企业+科研团队+基地建设”为主要引入模式,有效促进人才、项目、资本、技术、载体的高效合作和互动融合。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部署人才链,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促进本土人才倍增工作。结合临沧市特色产业科技服务队,抓好中药材科技项目、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服务等工作。

(二)关于“积极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完全采纳委员们的建议。临沧市将持续发挥好中药材产业专家组、临沧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中药材产业科技服务队的作用,加大中药材全产业链专题技术研讨及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中药材产业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应用。加强检测检验能力建设,支持中药院内制剂开发使用和转化,鼓励医企合作,加强以医促药。充分发挥民族医药优势,推进民族药二次开发和提质。目前全市选育认定中药材新品种14个,研究制定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26项,申请专利5项,研发中药制剂1个,开发中药材原料产品2个,开发魔芋、石斛、茯苓药食同源产品5个,研发护肤产品1个、消毒产品1个。

(三)关于“强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完全采纳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将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请示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森林生态旅游的项目支持和政策支持。总结双江乌龙茶庄园、凤庆茶花谷“种植+加工+旅游”三产融合经验,推动中药材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开发“森林+药材+研学+康养”新业态。

(四)关于“出台一批配套扶持政策”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完全采纳委员们提出的建议。针对临沧资源禀赋,临沧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滇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临政办发〔2023〕38号)、《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十四五”林下中药材发展规划的通知》(临政办发〔2022〕51号)、《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23〕9号)、《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 临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临沧市财政局 临沧市农业农村局 临沧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林发〔2024〕30号)等系列政策文件,以市场为导向,引进企业带动,加大向上资金申请力度,引导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我们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企业需求,目前已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专项中药材项目10个,获经费支持3800万元。接下来,对《临沧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再继续进行修改完善。建议市级财政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发展林下经济较好的乡、镇、村和示范场(户)给予适当资金补助,从而保障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关于“加快建成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完全采纳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我们以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滇龙胆)为带动,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化繁育,鼓励支持种子种苗繁育企业开展优良种子种苗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计划到2027年,全市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万亩以上,中药材良种推广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达30%以上。

(六)关于“建立完善‘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完全采纳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础上,总结镇康坚果“464”机制经验,优化完善“土地集中流转+产业规模发展”的路子,推广“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发展现金”群众增收等生产模式,建设一批规模大、管理标准、竞争有力、优质道地、生产规范的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