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康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秉承“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精准施策 各族群众搭上产业快车
以产业破题“群众持续增收之问”,组建23个调研专班,历时3个月对所有产业深入调研、全面摸底并谋求解题之策,构建“1+12+N”产业发展格局,建立产业户档,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按照“1名县级干部+1名乡(镇)干部+1户农户”的结对挂钩模式,结合“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落实3021条产业发展措施,2063户农户嵌入特色产业链布局。
紧密联结 共筑乡村振兴桥梁
积极培育和规范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联农带农中的积极作用。从“管好、管活、有效”三方面着力,将群众是否获得实际联结收益作为检验合作社建设成效的标准。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51个、建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基地123.33万亩,受益群众3.215万户11.92万人,家庭农场760个,家庭农场经营土地53777.72亩。各族群众在合作组织的带动下,通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绿色生产、品牌培育等工作,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合作社28家,品牌46个,有机认证3.1万亩,认证产品70个。2024年,全县农民合作社经营总收入达7607.61万元,社均25.44万元,带动农户6662户。
全链发展 带动就业促进融合
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共培育37家农业龙头企业,采取“村集体+企业+基地”方式,让各族群众实现“租金+薪金”双增收。各族群众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不断朝着人人有事做、户户有收入、集体得实惠、公司有盈利迈进,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精准扶持 助力产业蓬勃发展
成立“四有联动、促农增收”工作专班,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目前,全县共整合30项政策,形成长效的“政策礼包”机制。比如,人社部门送技能培训下乡,银行推出“惠农e贷”“商户e贷”,科技特派员驻点解决产业难题,配套的政策精准扶持产业发展,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从农户到村庄,从乡镇到全县,各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镇康县的产业发展如同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为全县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更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