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信息
单位名称 |
耿马南华华侨糖业有限公司 |
||
组织机构代码 |
75716743-5 |
法定代表人 |
李杨发 |
生产地址 |
耿马县华侨农场 |
生产周期 |
120(天) |
所属行业 |
制糖业 |
联系电话 |
0883-6315012 |
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
耿马南华华侨糖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于1985年元月建成并投产,建厂规模为日处理甘蔗500吨,通过技改扩建目前日处理甘蔗为3500吨。公司下设10个职能科室和6个生产车间,现有员工278人,厂区占地面积97亩,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7780万元。 公司2010年推行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四标一体化体系认证;2012年通过国家清洁生产合格单位审核验收;2013年通过轻工食品生产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认证;在全国糖业2014/2015年制糖期绩效同业对标活动中吨糖耗新鲜水取得年度制糖期标杆企业第一名。 2014/2015榨季生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入榨甘蔗39.9万吨,生产食糖4.987万吨,工业总产值43332万元,上缴税总额1991万元。 |
||
主要产品 |
生产规模 |
||
白砂糖 |
50000吨 |
二、排污信息
水污染物 |
||||||||||
排放口数量 |
1 |
|||||||||
排放口编号或名称 |
排放口位置 |
排放方式 |
主要/特征污染物名称 |
排放浓度(mg/L ) |
监测 方式 |
监测 时间 |
排放总量 (kg) |
核定的排放总量(kg) |
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浓度限值(mg/L) |
是否 超标 |
排放口1 WS-35270002 |
99°33"38" 23°55"12" |
排环境 |
COD |
17 |
在线 |
2.13 |
2020 |
232000 |
GB21909-2008 100 |
否 |
氨氮 |
0.44 |
在线 |
2.13 |
310 |
13000 |
GB21909-2008 10 |
否 |
|||
SS |
10 |
手工 |
2.13 |
2410 |
97000 |
GB21909-2008 70 |
否 |
|||
BOD |
4 |
手工 |
2.13 |
450 |
46000 |
GB21909-2008 20 |
否 |
|||
排放口2 |
||||||||||
…… |
||||||||||
… |
||||||||||
…… |
备注:纳管企业排放总量是以排放口排放浓度来计算。核定的排放总量是指经环保部门许可的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 |
||||||||||
排放口数量 |
2 |
|||||||||
排放口编号或名称 |
排放口位置 |
排放方式 |
主要/特征污染物名称 |
排放浓度(mg/m3) |
监测 时间 |
监测 方式 |
排放总量(kg) |
核定的排放总量(kg) |
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浓度限值(mg/m3) |
是否 超标 |
排放口1 FQ-35270005 |
99°26"636" 23°35"64" |
排环境 |
烟尘 |
87.19 |
3.9 |
手工 |
37890 |
67000 |
GB16297-1996 250 |
否 |
二氧化硫 |
未检出 |
3.9 |
手工 |
0 |
250000 |
GB16297-1996 1200 |
否 |
|||
氮氧化物 |
229 |
3.9 |
手工 |
86630 |
64000 |
GB16297-1996 420 |
否 |
|||
排放口2 FQ-35270004 |
99°26"43" 23°35"58" |
排环境 |
烟尘 |
166 |
3.9 |
手工 |
14200 |
57000 |
GB16297-1996 250 |
否 |
二氧化硫 |
未检出 |
3.9 |
手工 |
0 |
133000 |
GB16297-1996 1200 |
否 |
|||
氮氧化物 |
223 |
3.9 |
手工 |
18340 |
71000 |
GB16297-1996 420 |
否 |
|||
…… |
||||||||||
…… |
固体废物 |
||||||||
废物名称 |
是否危险废物 |
处理处置方式 |
处理处置数量(kg) |
处置去向 |
||||
废物名称1蔗渣 |
否 |
部分锅炉燃料、部分供纸厂 |
87816000 |
锅炉 |
||||
废物名称2滤泥 |
否 |
蔗地施肥 |
15959000 |
蔗地 |
||||
废物名称3炉渣 |
否 |
蔗地施肥 |
117000 |
蔗地 |
||||
废物名称4锅炉冲灰水灰渣 |
否 |
蔗地施肥 |
833000 |
蔗地 |
||||
噪声(周边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单位应当公开,其他单位自愿公开) |
||||||||
厂界位置 |
噪声值(dB) |
执行的厂界噪声排放标准限值(dB) |
超标 情况 |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
…… |
||||||||
其他污染类型 |
||||||||
三、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设施类别 |
防治污染设施名称 |
投运时间 |
处理能力 |
运行情况 |
运维单位 |
水污染物 |
废水生化处理系统 |
2012年2月 |
3320m3/日 |
正常 |
本公司锅炉车间 |
废水自动在线监测系统 |
2010年4月 |
正常 |
云南晨怡弘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 |
|||||
大气污染物 |
35吨锅炉水膜除尘器 |
1994.1 |
9万标立方/时 |
正常 |
本公司锅炉车间 |
25吨锅炉水膜除尘器 |
1985.1 |
9万标立方/时 |
正常 |
本公司锅炉车间 |
|
…… |
|||||
固体废物 |
|||||
…… |
|||||
噪声 |
|||||
…… |
|||||
其他 |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
||||||
建设项目名称 |
环评批复单位 |
环评批复时间 |
环评批复文号 |
竣工验收单位 |
竣工验收时间 |
竣工验收文号 |
日处理甘蔗3500吨技改扩建项目 |
临沧市环保局 |
2014年4月9日 |
临环审[2014]32号 |
临沧市环保局 耿马县环保局 |
2014年4月8日 |
临环审[2014]32号 |
… |
||||||
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
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
备案部门 |
耿马县环境保护局 |
备案时间 |
2015年12月25日 |
||||||||||||||||||||||||||||||||||||||||||||||||||||||||||||||||||||||||||||||||||||||||||||||||||
主要内容 |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加强对环境事故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紧急预防和快速有效处理,保障单位、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预防重大环保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有关环境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公司生产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责任”的原则,特制定此方案。 二、 编制说明 1、成立《耿马南华华侨糖业有限公司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组长由李杨发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李如仙副总经理担任,组员有:杜瑞军、胡前坤、罗仕荣、字文霖、韦红梅、赵红刚、徐东声。 2、该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该预案自然启动: ⑴. 废蜜泄露时; ⑵. 磷酸泄露时; ⑶. 硫磺燃烧时; ⑷. 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超标时; ⑸. 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时。 三、预防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1、预防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生产副总经理、农务副总经理、公会主席 成 员:环保安全科科长、生产科科长、保卫科科长、储运科科长、物管科科长、财务科科长、办公室主任、企管办主任、生产车间(压榨车间主任、制炼车间主任、锅炉车间主任、电力车间主任)。 2、预防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
3、领导小组职责 (1) 负责对一般污染及较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支援和协调工作; (2)负责公司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和减轻污染危害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3)及时向耿马县环保局报告事故的发生、危害与处理情况,通报有关部门; (4)接受有关部门请求,对其他重大事故和灾害进行应急支援; (5)负责对公司环境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4、小组成员职责
5、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担任,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 (1)负责承办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2) 接受环境事件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信息,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并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指示,迅速派出事件调查取证和监测先行队伍,根据反馈的信息确定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 (4)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勘查、警戒、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5)核定事故危害的损失,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的危害程度和直接损失进行技术鉴定; (6)根据调查结果和危害损失情况提出对事故部门和人员的处理意见,报领导小组审批; (7)负责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的调度和管理工作; (8)拟办应急事故的信息上报事项。 6、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各职能小组: 6.1 应急监测小组 组长:环保安全科科长 组员:环保安全科及锅炉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 (1)落实并执行应急指挥中心的命令、指示、要求; (2)起草各类、各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方案; (3)组织培训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人员; (4)负责起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名录、规格型号; (5)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6.2污染源处理抢修小组: 组长:生产科科长 成员:生产科、生产车间人员 职责: (1)接到报警,立即奔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并及时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听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2)维护现场秩序,控制事态发展。 (3)根据泄漏源的性质,利用相应的器材和物资进行扑救,控制污染源,救出被困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6.3人员疏散引导小组: 组长:保卫科科长 成员:保卫科、企管科、储运科人员 职责: (1)协助抢修小组成员搞好人员疏散、隔离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 (2)人员疏散后,再检查一次,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现场。 (3)及时主出被困物资,防止污染源扩大。 6.4安全防护救护组 组长:保卫科科长 成员:保卫科、办公室人员 职责: (1)配合抢修组人员进行现场灭火; (2)做好警戒; (3)对抢救出的伤员立即进行简单有效的救治; (4)迅速与医院联系进行抢救; (5)对抢救出来的物品看管; ⑹保护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6.5紧急物品供应联络组 组长:办公室主任 成员:物管科、办公室人员 职责: (1)事故发生后,立即与县环保局、安监局、消防队联系; (2)根据事故大小向周围单位请求援助; (3)准确报告事故类型、事故大小、有无人员伤亡、发生时间、地点、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4)报告报警人、报警单位等有关内容; (5)到主要路口消防人员和救援队伍,主动回答和汇报消防队提出的问题。 ⑹积极配合协调满足污染源处理抢修小组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工具及其他服务。 四、应急设备与设施 (1)应急设备:厂用车由办公室派遣、装载机由锅炉车间派遣、千斤顶、手拉葫芦、水泵铁锹等工具分布于各车间由车间自己保管。 (2)个体防护设备: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毒面具、面罩、应急灯、手电筒等分布于各车间由车间自己保管;警戒带、消防水带、灭火器等由消防保卫科保管。 (3)通讯设备:对讲机、固定电话等,开榨期间各车间各班长、关键岗位均人手一部对讲机,如发生紧急情况能在第一时间通知值班长。 (4)消防设备: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水枪、沙池。全厂范围内均合理配置了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消防设备主要由消防保卫科统一进行维护与管理。 五、报警和通讯联络 (1)内部通讯: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电话:0883- 6315012 (2)社会应急电话: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2 六、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的流程分为:接警、判断、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步骤(见图5.1) 1、遇突发事故后,应迅速汇集报告信息,判断性质严重程度,确定是否启动应急程序。 2、确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各级应急机构、人员进入应急状态并实施如下行动:通知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调配应急资源,明确向上级报告内容,组织发布信息、内部通报等。 3、采取控制行动,场外应急指挥应支持现场应急人员完成下列救援行动:应急队伍及时进入现场,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医疗救助、人群疏散、环境保护、技术支持、相关方联络、补偿损失等。 4、行动完成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 5、应急响应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原因分析、评价制订的应急响应预案,提供报告为修订应急响应预案做参考。 七、应急措施 1、指导思想:预防为主、机构健全、资源到位、快速反应、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2、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救护的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被救出的受伤人员,需就近选择医疗条件与所受伤情相适应的医院救治。被抢救出的人员、物资应在有限的场地妥善安置,防止二次伤害,二次受灾。 3、加强请示汇报。应急组织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报告存在的隐患及防范措施。若发生紧急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以便对紧急事故的妥善处理。 4、发生应急方案涉及的紧急情况,经判断确定需启动应急预案时,应急组织系统应按照本预案的救援思路迅速启动本预案,第一时间将救援人员派往事发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5、接警与报警 应明确24小时应急响应电话,建立接警和事故通报程序,列出所有通知对象的电话清单,将事故信息及时通报有关应急部门及人员。为能做到迅速准确的问清事故的有关信息,应预先设计事故基本信息表,以快速获取所需的事故信息。 6、电话报救注意事项 6.1 说明详细事故情况及已经采取的措施,好让救护人员做好应急准备。报警时应沉着冷静。若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品泄露等紧急情况,报警时应讲明着火的材料、火势、爆炸涉及的范围、有毒有害危险品泄露的情况,以及人员伤亡情况。 6.2 讲清楚发生在哪个地方,哪个公司,哪个车间,哪个岗位等。 6.3 说明报救者部门、姓名,保持电话畅通。打完报救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接应消防车、救护车,以便及时进行抢救。 7、应急机构报警注意事项 7.1 问清报告人姓名、部门及联系电话。 7.2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故原因、性质、危害程度、范围等。 7.3 做好记录,通知救援队伍。 7.4 及时向上级报告。 7.5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应根据事件大小和事态可能发展的情况等相关信息,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7.6 不需启动应急预案的则派遣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协调处理。 7.7 组长启动应急预案后,应根据紧急情况类型分配领导小组成员工作。 7.8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和分配的任务,快速投入救援工作,并与组长保持联系。 7.9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紧急事故的类型,事态发展的状况,充分利用公司范围内现有资源,调动一切力量参加救援活动。 7.10 组长在救灾指挥的同时,应与政府、上级公司保持联系,及时汇报紧急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获得外部支援。 八、 应急处理原则 1、及时控制事故现场; 2、加强运行控制,保证运行正常; 3、加强设备运行维护。 九、 事故预防措施 1、各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 2、污水处理岗位及时合理的调节污水站运行工况,严禁超负荷运行; 3、各岗位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应急池、围堰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阀门、应急池、围堰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4、各岗位运行人员、维护人员每班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不能解决向领导小组汇报解决,厂内部不能解决则上报集团公司解决; 5、污水处理化验人员须严格遵守岗位作业指导书,做到规范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6、污水处理化验人员每天须定时抽取进水口、各池体出水及总出水口的水样,避免突发性排放污染物和其它能够造成人与动植物急性中毒损害的剧毒污染物排入水体造成的危害严重事故; 7、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十、 事故后的恢复和重新进入 由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状态结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开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进行事故损失评估,组织力量进行事故的清消、恢复。 十一、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发生原因、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采用书面报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十二、附则 1、名词术语定义 环境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故。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2、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3、地方沟通与协作 建立与地方环境应急机构的联系,组织参与地方救援活动,开展与相关的交流与合作。 4、奖励与责任追究 (1)奖励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2)责任追究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中,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追究相应的责任。 十三、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 |
六、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主要内容 |
耿马南华华侨糖业公司自行监测方案(2015年度) 一、基本情况
二、监测点位及项目
三、监测项目及频次
四、质量控制措施 1、从设备检修建立检修质量监督机制、检修材料验收机制和三级验收机制,确保设备连续稳定运行。 2、积极参加环保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废水处理操作人员取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 3、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各种台账。 4、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及生化处理系统的监测设专人负责,每日分三班值班,对废水排放指标及生化处理进排水等各个进出口进行检测,杜绝不达标水外排。 |
七、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