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用水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镇康县始终将水源地保护作为民生“头等大事”,采取“科学划界、常态巡控、应急处突、多元共治”四举措,让汩汩清泉流进千家万户。
民生为本,划定保护“基准线”。坚持“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原则,科学合理划定水源地及保护区,积极推进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申报工作。严格落实规范化建设要求,累计建设保护区隔离防护网9300米、截污管道4920米,安装各类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牌145块,逐步提升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
精准发力,织密常态“防护网”。依托“三级河(湖)长”责任体系,建立层级分明、责任到人的水源地巡查制度。2022年以来,相关行业部门共开展水源地日常巡查850余次,生态环境、水务、卫健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30次,累计劝阻垂钓、放养畜禽、丢弃农药包装物等行为52起、涉及260人,没收渔具121具,组织库区漂浮物清理7次。
未雨绸缪,筑牢应急“安全堤”。坚持“一源一案”原则,编制完成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演练4次,8个乡(镇)级水源地已全部完成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备案。结合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质量复核工作,对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急处置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水质安全屏障。
共治共享,谱写护水“同心曲”。各乡(镇)制定《水源地管理制度》,村民委员会将水源地保护写入《村规民约》,加大对《临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护水知识,持续提升群众水源保护“主人翁”意识,“县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乡(镇)协同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水源保护格局初步形成。
2022年以来,镇康县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及8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变化的不仅是水质,更是民心。接下来,镇康县将以“生态为民”行动为抓手,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同题共答,持续加强水源地监督检查,全力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确保群众长久喝到“干净水”“放心水”“幸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