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市统计局)
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经济实现高效且坚实的增长
日期:2025-07-21 11:22 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117次 字体:【

今年上半年,全市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将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全面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举措,使得全市农业经济保持了高效且稳健的发展势头。

一、农业生产态势喜人,主要经济指标成绩斐然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85.43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高于2024年全年0.9个百分点。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07.57亿元,同比增长 5.7%,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比2024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拉动总产值增长3.3个百分点;林业产值30.28亿元,同比增长9.6%,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拉动总产值增长1.5个百分点;牧业产值40.71亿元,同比下降5.6%;渔业产值3.54亿元,同比增长7.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 3.33亿元,同比增长5.9%。

二、粮经作物协同并进,助力高原特色产业发展

上半年,全市各地抢抓节令开展春耕春播,切实扛实粮食生产政治责任,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夏粮丰产增收。全市夏粮总产量13.51万吨,比上年增产3865.83吨,增长2.9%,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高原特色农业实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全市茶叶(干毛茶)产量10.45万吨,同比增长4.9%,拉动农业(种植业)增长2.4个百分点;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6.75万吨,同比增长3.5%;中药材产量0.9万吨,同比增6.9%;水果产量13.75万吨,同比增长22.7%;咖啡产量1.13万吨,同比增长49.1%。

三、特色林业优化升级,林产业实现量价齐升

林产业围绕苗木培育、森林抚育、林下经济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实现了持续的产量与产值双增长的良好生产态势。据行业部门数据显示: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采运、林产品采集均呈正增长趋势,林木种子采集量3.3万公斤,同比增长1.53%;苗木产量4599.32万株,同比增长11.4%;育苗面积4625.83亩,同比增长18.9%;人工造林3.88万亩,同比增长26.24%;零星植树271.75万株,同比增长48.74%;森林抚育79.5万亩,同比增长2.58%;薪材采运17.0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2.96%;竹材采运5150.52万根,同比增长9.34%;林产品采集19.37万吨,同比增长8.32%。

四、畜牧产能稳步释放,畜牧行业稍显疲软

上半年,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12.62万吨,同比下降8.8%;其中:猪肉产量10.52万吨,同比下降9.8%;肉牛产量0.8万吨,同比下降3.2%;羊肉产量0.34万吨,同比下降8.8%;禽肉产量0.97万吨,同比下降1.0%。畜牧产业的持续低迷,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个百分点。

五、渔业养殖稳步提升,促进绿美渔业发展

全市围绕“鱼粮双收、稳步推进,农民增效”的核心目标,持续优化养殖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精细化的投饵管理以及养殖品种的优化搭配,推动渔业养殖稳步提升。同时,积极推动渔业与创意农业、观光农业深度融合,助力三产协同发展。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4.64万吨,同比增长8.4%。

六、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保持平稳增长

伴随农业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服务业的各类需求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全市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科技化及机械化水平也日益提高。受此推动,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全市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包括104家合作社、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5户农业企业以及451户农业服务专业户。

整体而言,尽管畜牧业产能持续下降,对总产值增长形成1.3个百分点的负向拖累,但其对农林牧渔业的整体影响程度有限。全市遵循“调结构、增效益、促发展”的指导方针,着力优化农林牧渔业结构,尤其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加大力度,以此促进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全市农林牧渔业展现出更为高效、协调、多元且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