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公开
临农函〔2025〕8号
王文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边境地区薇甘菊、红火蚁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治的建议》(第0082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综合市林业和草原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综合科室总协调,业务科室具体办,专人负责抓落实的“五级责任制”和定职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限、定要求的“五定要求”,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建议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二是充分沟通。围绕“先联系再办理、先面商再答复”的原则,积极主动与代表电话联系,全面了解所提建议意图,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三是加强会商。根据了解到代表所提建议的真实意图,积极与市林业和草原局对接、会商,提出答复意见。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薇甘菊、红火蚁等外来有害生物危害大。二是虽然积极防治红火蚁、薇甘菊,但因防控难度大、防治资金缺口大、防治措施难落实、管辖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等因素制约,总体上防治效果不理想。为全力防治边境地区薇甘菊、红火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开展薇甘菊、红火蚁防治迫在眉睫。
经研究核实我们认为:您建议中对薇甘菊、红火蚁危害性的深刻阐述,以及对当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防控难度大、资金缺口大、措施难落实、多部门协调难”等突出问题的分析切合实际。薇甘菊和红火蚁均已被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其跨境传播扩散风险在边境地区尤为突出,从2021-2023年全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情况来看,镇康等边境三县均有薇甘菊和红火蚁入侵,防控任务较重。薇甘菊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08-2023年全市薇甘菊累计发生40132.56亩,其中农地10404.06亩,林地16592.2亩,其他生境13136.3亩。镇康县40个发现点共22838亩,其中农地6259亩,林地14170亩,其他生境2409亩。自2024年起,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调查与防治农地发生的薇甘菊,截至目前没有发现新增农地发生面积。2025年1-5月,林草部门在全市三个薇甘菊疫区县完成薇甘菊防治1.12万亩,致力实现当年发现当年除治的目标。红火蚁方面,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5月底,红火蚁全市8县(区)均有发生,发生面积31678亩,其中轻度29578亩,中度3050亩,重度150亩,防控面积12100亩次。镇康县发生面积450亩,其中轻度450亩,防控面积1000亩次。薇甘菊和红火蚁等外来有害生物对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农业生产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设施安全构成了现实而紧迫的威胁,全力加强边境地区以及全市区域防控,遏制其扩散蔓延,确属当务之急。
三、关于对建议所提意见建议的逐条答复
一是由市政府牵头成立防治工作组,明确各部门职责,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统筹实施”的原则,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群防群治推进治理工作。我们的办理意见是:根据2022年5月3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职责,并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为加强市级部门间沟通协调与会商,强化我市外来入侵全链条防控,合力推进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我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和草原局于2025年3月5日印发了《临沧市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市级协调机制(试行)》,对市级各部门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职责进行了明确。因此,对外来物种防治有关工作,各部门职责已经很明确,目前,暂无成立市政府牵头的防治工作组的必要。
二是市政府加强资金筹集,为各县提供防治经费保障。2024年我市争取到省级农业科技教育资金76万元,边境三县每县6万元,主要用于薇甘菊等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2025年我市争取到省级农业科技教育资金162万元,其中全市72万元,边境三县每县6万元,用于薇甘菊、福寿螺等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各责任单位积极向上争取财政经费投入,同时,加强向市财政汇报对接,争取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经费预算,为各县提供防治经费保障。
感谢您对我市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给予此项工作支持。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