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lcs_nyncj/2025-00043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  号
日期
2025-08-13
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临沧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88号建议的答复
浏览:57次 字体:【

A类

                              公开

临农函〔2025〕9号


 方镇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给予镇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持的建议》(第0088号),移交我们研究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临沧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成立了以局领导为办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综合科室总协调,业务科室具体办,专人负责抓落实的“五级责任制”和定职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限、定要求的“五定要求”,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每一件建议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您提出的《关于给予镇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持的建议》为市农业农村局主办件之一,责任领导是洪宗梅副局长,具体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承办,责任人为郑家银站长。我们对您提出的建议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调研,对省、市各级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做了认真梳理,最终针对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形成复文,逐条解答。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镇康,寓意为“镇守边关·幸福安康”,国土面积2529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358公里,辖4乡3镇76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6.59万人,森林覆盖率达72%,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百佳深呼吸小镇”“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绿美城市”。全县有高原特色产业基地200万亩,原始森林分布广泛,尤其是木场乡森林覆盖率高,年均降雨量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中药材产业,且木场乡群众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当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四有联动”促农增收要求,木场乡围绕“中药材之乡”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经研究核实我们认为您反映的问题符合实际情况,既有临沧的共性,也有镇康的特点。镇康县木场乡作为全县的中药材产业重点乡,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潜力较大。

三、关于对建议所提意见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大对镇康县,尤其是木场乡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项目、政策、人才支持,强化产业科技赋能,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独特的自然资源造就了临沧市中药材资源分布广、主要成分含量高、品质好、药性足等优点,可以说临沧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物宝库”。2024年,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类80个、累计种植面积68.25万亩,收获面积31.4万亩,中药材产量3.92万吨(干品),实现农业产值12.27亿元,中药材农业产值占全省的3%,全省排名第11位。镇康县自然条件与全市大致相同,境内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地形地貌复杂,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2024年全县累计种植生物药材面积达2.99万亩,收获面积1.47万亩,累计收获产量1401.7吨,农业产值5003.6万元。木场乡森林覆盖率高,年均降雨量大,具有发展中药材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且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作为全县草果种植面积最大的乡,2024年草果种植面积9800亩,收获面积4000亩,收获产量335吨(干品),产值达1509万元,涉及7个行政村350户1300多人。在镇康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木场乡围绕“中药材之乡”发展定位,不断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在项目、政策支持方面,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各部门对生物医药产业非常重视,省委更是决定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云南的“第二个烟草产业”,省、市均成立了相应的中药材产业联席会议制度,云南省财政厅等11部门联合出台了《云南省财政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对中药材种业发展、规范化种植、产业设施提升、加工能力水平提升、市场体系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资金支持。《临沧市“十四五”林下中药材产业规划》对全市林下中药材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重点任务都进行详细规划,《临沧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对临沧市优势区域和品种、种苗育繁体系建设、基地建设、质量安全、加工能力和水平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制定了详细方案,同时配套出台了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在人才培养、科技赋能方面,根据《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特色产业科技服务队管理的通知》(临政办字〔2024〕62号)要求,成立了市、县级中药材产业科技服务队,其中市级服务队共22人,由省、市两级技术部门专业的科技专家组成;镇康县科技服务队共22人,由县级地方产业中心、林草、检验检测、气象等部门抽调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服务队实行三级联动架构,按照“五个一”的要求,整合各级科技力量,培育专业的中药材技术队伍。为确保中药材全产业链协同高效可持续发展,市级相继出台了《临沧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临政发〔2019〕41号)、《临沧市“十四五”林下中药材产业规划》(临政办发〔2022〕51号)、《临沧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临政办发〔2022〕9号)、《临沧市滇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临政办发〔2023〕38号)。并且已明确要打造“人才链”:一是人才支撑方面,争取国家、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特派员、特派团等方面资金支持;二是精深加工(入园集群集聚发展)、中药材生产标准体系建设、中药材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中药材种植、加工、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品牌打造等方面由市级财政按规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为防止跟风,避免内卷,根据《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对镇康县提出了发展以草果、山银花、红花、龙血竭、栀子等特色品种为主的指导性区域规划。

总的来说,镇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省和市对中药材产业的规划和部署,建立健全中药材产业“六个一”机制,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具体挂帅,从基地建设、招商引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申报、政策扶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出台了推动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县委县政府统筹、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作为市级产业部门,首先我们在向上级反映临沧各地具体问题和困难方面,会站在临沧产业发展的立场如实上报,争取更多支持;其次,今后我们在掌握新的各级政策、措施方面,将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力争抓住每一次机会,与你们共享信息;第三,下一步我们也将会在镇康县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特别是木厂乡草果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GAP认证、产业链延伸方面指导其项目申报和争取国家、省有关政策支持。

 

2025年7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