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临沧市支部委员会:
你们在临沧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将临沧建成“中国坚果产业城”的提案(第05040182号)交市林业和草原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办,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5040182号提案列为今年重点提案,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临沧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5040182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政府李丕明副市长任组长,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副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领导为成员的提案办理专班,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和草原局,具体负责重点提案办理的协调、联络、办理和统一答复等工作。
市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的办理工作。《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办理临沧市政协五届四次提案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对办理市政协五届四次提案进行安排,指定苏振华副局长为办理贵提案的责任领导,局林业草原改革与产业发展科为具体办理的责任科室。
(二)明确了工作步骤。一是召开提案办理联席会议。市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同志,提案办理专班有关同志,召开提案办理联席会议。讨论和确定提案办理工作方案。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报请市政府印发。三是做好专题汇报。市林业和草原局、市科技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题向市政协李银峰主席、市政府李丕明副市长汇报提案办理工作方案及提案办理初步意见。李银峰主席、李丕明副市长对提案办理提出了要求。提案办理按李银峰主席、李丕明副市长要求开展工作。四是组织到永德县和镇康县开展临沧坚果种植、加工、市场营销情况调研。市政协副主席李彪同志,市政协办公室1名领导,市住建局副局长杨琦同志,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案办理专班联络员参加调研。五是召开面商会议。邀请李银峰主席、李丕明副市长、李彪副主席到会指导。民盟临沧市支部委员会(提案者),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提案办理专班有关同志参加面商工作。充分与提案委员进行沟通交流,提案委员对提案办理满意。
二、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标准化种植管护不到位。二是品种混杂导致产量低。三是间套种还不尽科学合理。四是采收过早导致品质下降。五是缺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六是科技支撑力量不足。提案反映的问题实事求是,是长期制约全市坚果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临沧坚果产业发展正在下大力气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按“种植端要从‘技术标准’上着力、加工端要从‘需求导向’上着力、市场端要从‘品牌价值’上着力”的建议,持续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工作,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模式与机制创新,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体系,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临沧坚果高质量发展,全力将临沧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坚果产业城”。
三、关于对提案所提意见建议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种植端要从“技术标准”上着力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是制定一批技术标准。已制定并发布《临沧坚果物候期观测规范》《临沧坚果种质资源调查、保存和评价技术规范》《临沧坚果产地环境与种植区划》《临沧坚果栽培技术规程》《临沧坚果包装储运技术规程》《临沧坚果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指南》等6项市级地方标准。计划推进的3项标准中,《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调查、保存及评价规程》获2025年一季度云南省地方标准立项,目前已提交《云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任务书》,预计2026年3月31日前完成;《临沧坚果机械一体化加工技术规程》《地理标志产品 临沧坚果》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7月1日起实施的地方标准管控政策:“省级标准发布数量在原来基础上压缩60%,地方标准于7月1日后暂停发布”,两个标准目前无法以市级地方标准发布,目前正在争取两个标准以省标立项。
二是优选一批品种。选优和推广O.C、A4、A16、临坚47号、正成1号、正成2号等适合临沧种植的优良品种,对配置不当、与种植区域立地条件不适宜的品种进行改良,解决品种杂乱问题。2025年已完成品种改良12.14万亩,完成计划面积的132%。
三是建立一批套种基地。积极推动坚果林下经济作物种植,2025年已完成旱稻、魔芋等矮秆作物0.92万亩,坚果林下套种咖啡4.11万亩。同时,组织8县(区)分别建立200亩林下旱稻种植示范区,目前已启动优质稻与坚果套种试验示范点10个,并开展旱地优质稻套种试验2263亩。
四是抓实防范“抢青”工作。第一,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对临沧坚果产业发展联合会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督促临沧坚果产业发展联合会根据品种、海拔、气候差异,精准发布采收时间,保证坚果成熟度。建立“抢青”行为举报机制,公开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第二,加强巡查监管。依托护林员队伍常态化开展网格化宣传,并联合多部门严厉打击“抢青”行为,市林业和草原局定期不定期对各县(区)开展防范“抢青”工作督导。第三,规范市场秩序。2025年5月,临沧坚果产业发展联合会发布了《临沧坚果企业行业自律倡议书》《2025年收购价格倡议书》,永德县、镇康县、双江县也发布了坚果采收指导意见,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及种植户收益。
五是实施好一批项目。依托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契机,推动云南善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纳入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第四批)。充分发挥2025年“开门红”省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奖励资金500万元的带动作用,支持永德县荣亿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澳洲坚果精深加工厂建设项目专项资金补助80万元。积极帮助永德县荣亿农产品开发公司、临沧雪澳农林实业公司、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公司等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的临沧坚果企业争取贷款贴息支持。投资6400万元实施好16.3万亩木本油料(临沧坚果)提质增效项目;新增167个县、乡两级提质增效示范点建设,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在持续推进100万亩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增加推广面积40万亩,预计2025年底临沧坚果平均亩产250公斤,青皮果产量35万吨。
(二)关于加工端要从“需求导向”上着力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组建临沧坚果产业联盟,整合153家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行业规则,适时发布采收时间、收购指导价等相关信息,杜绝“抢青”“恶意竞价”等行为,切实维护果农、企业、消费者各方利益。全面推行“464”企业利润返补和果农二次分红机制,企业按收购价款的4%奖补合作社,合作社将60%用于社员分红、40%留存为村集体经济。全市规模以上坚果加工企业户数累计达18户。建立“龙头企业+初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深化与三只松鼠等行业龙头的合作,持续推进临沧坚果加工企业培育。
二是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以“国家林业草原澳洲坚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澳洲坚果研发中心”“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临沧特色资源创新利用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为基础,联合邓秀新院士专家团队、中国林科院、华中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科学技术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等科研团队,制定《临沧坚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组建726人构成的“院士专家团队+科技服务队+乡土人才”特色产业科技服务队,建成467个科研示范基地,开展临沧坚果全产业链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着力解决临沧坚果产业发展瓶颈。
三是推进科研平台升级。市委、市政府向省委和省政府汇报将“国家林业草原澳洲坚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组为“澳洲坚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争取省级层面支持。4月10日,丕明副市长带队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作了专题汇报。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组织专家评审,现已明确今年暂不评定“澳洲坚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明年将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要求及时组织申报。
四是精准对接消费需求。以临沧坚果产业联盟牵头,组织坚果加工企业到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深入分析研究坚果产品口味、包装、购买渠道等消费喜好,实施“靶向消费引领”工程,通过“招商引企+招企引需”结合,积极谋划2025年坚果加工重点招商项目3个、投资概算12.1亿元。赴安徽、江苏等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临沧瀛开科技公司等一批临沧坚果加工产业项目落户临沧,推动临翔区坚果精深加工生产线(一期)、云南康洲农业坚果精深加工生产线、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临沧坚果加工提质增效综合利用等临沧坚果加工项目落地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坚果精深加工生产线20余条、加工能力2.33万吨。
(三)关于市场端要从“品牌价值”上着力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是谋划储备项目。以打造“中国坚果产业城”,构建“种植标准化、加工智能化、品牌国际化”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到2030年实现“双百目标”(百万亩高效果园、百亿级加工产值)。建立动态项目库,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项目储备体系,根据项目成熟度、投资规模及实施优先级,将储备项目划分为续建、新建和前期三级分类储备项目51项,总投资114.1亿元,其中续建储备项目6.7亿,新建储备项目41.1亿,前期储备项目66.3亿,并定期更新项目库数据,确保项目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联审机制,由发改部门牵头,联合林业、农业、科技、自规等职能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联合评审,通过整合技术、政策与资源评估,提高项目筛选效率,确保储备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导向且具备落地条件。制定滚动投资计划,以产业链升级为导向,对标国家和省级产业政策及中央预算内、中央财政等投资计划支持方向,积极争取坚果提质增效、产区配套基础设施、保花保果、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控等项目资金支持,提升单产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收集优良坚果单株资源,完成品种资源评价利用、品质分析和特异性状相关基因挖掘,积极申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谋划仓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化分选技术等项目落地实施,推进标准化加工园区建设;谋划坚果精深加工、主题农旅园区、生态体验基地等项目全面推介招商,吸引龙头企业共建标准化基地和加工集群,试点“碳汇坚果”交易机制,衔接全国林业碳汇市场,推进临沧坚果产业向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方向升级。
二是全力打造特色品牌。2025年4月1日,“临沧坚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目前正推进《地理标志产品 临沧坚果》省标立项。持续加大“临沧坚果”“临沧优品”等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营造品牌发展环境,全力把“临沧坚果”打造成为继“澳洲坚果”“夏威夷果”后全球第三大坚果地理标识品牌。
三是系统推进产业升级。采取边试验、边总结、边推广方式,制定出台《中国坚果产业城实施方案》,从种植、加工、市场全链条发力,统筹建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市场链,加速“中国坚果产业城”建设进程。
将临沧坚果建设成中国坚果产业城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工作,制定相关推动临沧坚果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完善工作措施,将临沧坚果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坚果产业城”。
衷心感谢你们对林业和草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