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公开
临农函〔2025〕28号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编纂<临沧市茶叶志>的建议》(第05040140号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综合市财政局、市委党史研究室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为切实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领导为提案办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综合科室总协调、业务科室具体办、专人负责抓落实”的“五级责任制”,严格落实“定职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限、定要求”的“五定机制”,确保责任层层压实、任务闭环管理。同时,主动发函市财政局、市委党史研究室等会办单位,就提案办理的核心问题征求专业意见,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办理意见科学合理。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贵单位提出的两项建议精准聚焦临沧茶产业发展的文化根基与保障机制:一是依据《云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市农业农村局为编纂主体,市地方志工作部门提供业务指导;二是建议市级财政为编纂出版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经研究,两项建议均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是落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系统梳理临沧茶产业历史脉络、提升茶文化影响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长远价值。
三、关于对建议所提意见建议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依据《云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关于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编纂工作的规定,建议市农业农村局编纂《临沧市茶叶志》,市地方志工作部门具体指导编纂业务”。
依据《云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我局已确定承担《临沧市茶叶志》的编纂工作,组建由茶产业领域骨干与文字编纂力量构成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编纂工作。同时,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其已安排业务骨干全程介入,从志书体例规范、框架设计、资料采集标准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确保编纂工作符合地方志编纂的专业性要求。
结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建议,我局将采取“公开招标+专业协作”模式分阶段推进编纂工作。
第一,招标启动阶段(2025年底前)。完成第三方机构招标程序,优选具备地方志编纂经验的服务单位,签订包含资料采集、撰写、评审、出版全流程的合作协议。
第二,资料采集阶段(即日起至2026年6月)。系统性查阅市档案馆、图书馆等机构的历史文献,重点收集茶产业政策文件、技术资料、企业档案等;深入各县(区)开展田野调查,通过访谈茶农、茶企负责人及行业专家,获取茶树品种演化、制茶工艺传承、产业发展变迁等一手资料;面向社会发布资料征集公告,广泛征集民间茶事文物、老照片、口述史等特色素材,充实志书内容维度。
第三,编纂实施阶段(2026年7月至2027年6月)。第三方机构依据前期资料完成志书初稿撰写,涵盖茶产业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品牌建设、科技应用等核心内容;组织茶学专家、地方志学者、行业代表组成评审组开展初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针对内容准确性、体例规范性等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报市委党史研究室审核备案。
第四,出版发行阶段(2027年7月至12月)。送审稿通过审核后,委托专业出版机构完成排版、校对、印刷工作,确保2027年底前完成出版发行,同步做好成果宣传与应用推广。
我局将以“系统梳理茶史、传承文化根脉、赋能产业发展”为目标,严格把控编纂质量与时序进度,确保志书兼具史料权威性与实践指导性。同时,强化与财政、党史研究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及时解决资金、技术等关键问题,力争将《临沧市茶叶志》打造成临沧茶文化对外展示的核心载体,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与历史借鉴。
(二)关于“建议市级财政对《临沧市茶叶志》编纂出版工作经费给予必要保障”。
根据市财政局会办意见及财政预算管理程序,2025年不新增该项目预算,所需工作启动经费由市农业农村局先行支付。《临沧市茶叶志》编纂出版经费纳入2026年度市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经费使用将严格遵循“专款专用、绩效导向”原则,重点用于资料征集差旅费、专家咨询费、第三方服务采购、出版印刷等环节。依据中共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经费概算(按80—100万字篇幅、印制1000册测算),预计总经费需求为50—60万元。我局将建立全流程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规范高效用于志书编纂各环节。
2025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