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市司法局)
索引号
lcs_sfj/2025-00014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文  号
日期
2025-08-07
临沧市司法局关于临沧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答复的函
浏览:270次 字体:【

 A类

 公开



洪英、周璇代表:

您在临沧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人民调解强化基层治理,推进法治建设的建议》(第100号)已交我局办理。感谢您对全市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指出的基层调解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多元解纷机制缺失、调解员能力欠缺、矛盾纠纷过滤不力等问题,精准切中我市基层治理短板。市司法局高度重视,及时与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改善人民调解员薪酬水平及增设专项奖励的建议”办理情况

我们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员待遇保障问题,着力通过多种举措改善人民调解员的薪酬水平。一是全面落实“以案定补”政策。资金主要来源于省司法厅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及地方统筹的以案定补经费。全市8县(区)均出台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或“以案定补”实施办法,将人民调解案件补贴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给予增加。同时,在制定经费保障政策时,均明确了案件补助标准,简易纠纷每件40-50元,一般矛盾纠纷每件100元,较大矛盾纠纷每件200元,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每件5000-10000元。2024年,省级补助人民调解员办案经费55万元,各县(区)自筹并兑现以案定补经费35万元,有效提升了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二是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激励机制,对优秀调解员给予奖励。近年来,全市共有6名调解员获司法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表彰,2名获省级“十佳调解员”称号,4名获评“调解先进个人”,45名获评“调解能手”。此外,部分地方还制定专项奖励办法,如双江县忙糯乡制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奖励办法》,对成功调解纠纷的“乡贤调解员”给予奖励。

二、关于“优化调解员队伍结构及拓宽选拔渠道的建议”办理情况

我们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创新调解队伍建设模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一是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建成覆盖村(社区)、乡镇(街道)的人民调解委员会1075个,覆盖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等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57个,个人调解工作室22个,形成“乡镇中心为特色、村社调委会为基础、行业专业调委会为补充、个人工作室为示范”的网络格局。2025年以来,累计排查矛盾纠纷5693件,调处5714件,成功化解5381件。二是推行“自然村长”调解机制。2024年,全市选派2461名机关干部下沉担任“自然村长”,部分干部兼任人民调解员。他们充分发挥熟悉村情民意、掌握民族语言的优势,在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基层矛盾中成效显著,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此外,部分县(区)司法局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组建双语调解队伍。三是建立“乡贤调解”工作模式。积极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主任等基层骨干力量,组建乡贤调解员队伍。依托其在当地的社会威望和语言文化优势,通过“串门走访”“拉家常”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重点调处山林土地权属、婚姻家庭纠纷等具有民族地区特点的矛盾纠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四是吸纳法律专业人士。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结合工作实际组建医疗纠纷、道路交通、妇女儿童维权等领域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各领域专业人才纳入调解员队伍。同时建立专业调解员专家库,吸纳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及各行业技术骨干入库,为复杂纠纷调解提供专业支撑。五是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采取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业务知识培训和实战演练相结合以及“传帮带”的方式开展培训,不断提高调解员业务能力水平。2024年临沧中院组织“无讼临沧”调解员培训,涵盖法律知识、调解技巧及平台操作;2025年上半年市司法局组织全市人民调解员参加云岭司法所长大讲堂培训,内容包括民商事纠纷调解技巧、“余林调解工作法”等。近三年来,累计培训调解员队伍2.2万人次,有效提高了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关于“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及增强部门联动的建议”办理情况

我们不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推进基层治理资源深度整合与功能优化融合。一是健全多元解纷机制。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建成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9个、工作站6个,信访部门“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室”41个,“访调对接”“诉调对接”在多领域见效。二是创新阵地共建模式。推行“阵地融合、功能聚合”工作机制,在综治中心打造集“诉求受理、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以“常驻+轮驻+随驻”协同运行机制,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目前,全市6个县(区)、27个乡镇综治中心与司法局(所)实现一体化建设,形成“资源集约配置、服务效能倍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三是整合优化工作力量。全市108名司法行政人员(含专职调解员)常驻综治中心,统筹整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律师、专职网格员、“自然村长”等基层力量,组建联动协作团队。联合公安、信访、妇联等21个轮驻部门,构建“专职队伍为主导、行业专家作支撑、志愿服务为补充”的多元化纠纷化解队伍体系。四是建立行政调解工作机制。2024年制定印发《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通知》,建立了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保障。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重点在健全机制、建强队伍、提升效能上下功夫,努力推动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一是加强沟通汇报衔接。继续加强与省司法厅请示汇报,积极争取省司法厅中央、省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加强与市财政局的对接,全面落实“以案定补”政策;建立健全专项奖励政策,有效调动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二是强化基层调解组织效能。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规范村(社区)调委会标准化建设,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指导,推动调解网络向新兴领域延伸;完善运行机制,细化职责、优化流程,对履职不力的调解组织限期整改,确保“规范运行、高效运转、作用彰显”。三是健全多元解纷协同机制。深化“诉调”“访调”“警调”对接,建立部门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依托三级综治中心建立“一站式”调处中心,整合三类调解资源,实现“一窗受理、分类调处、闭环管理”;培育调解类社会组织,引导专业力量参与,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四是实施调解员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市、县、乡三级培训体系,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民族地区纠纷调处技巧等培训;组建专家库,开展案例教学和实战指导;优化队伍结构,吸纳退休政法干警等加入,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群众信任”的专业化队伍。五是构建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建立“村(社区)日排查、乡镇周研判、县(区)月分析”机制,用“红黄蓝”三色预警分级管理,确保简单纠纷就地化解率超95%,重大疑难纠纷实行包案化解;深化“法律进乡村”,培养“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通过双语普法等方式提升实效,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您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临沧市司法局

2025年8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