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徽 临沧市人民政府

img-1-54.jpg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巧借科技“良方”,让传统“耿药”焕发新活力,为当地群众铺就一条特色致富路。耿马县以特色产业科技服务队为抓手,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实施科技项目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发展适宜种植的中药材品种14个,通过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筛选滇重楼、滇黄精、滇鸡血藤等优质种源,开展规范化种植,中药材种植不断从“小散乱”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转变。在贺派乡落阳村石斛种植基地,“立体式”种植的铁皮石斛让人仿佛进入一座观光植物园,有竖向、横向的种植法,还有大面积的松树皮苗床种植法,一株株一丛丛铁皮石...
日期:2025-06-26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503 次
今年以来,临翔区以“一家人”的温暖、“一条心”的力量、“一起拼”的担当,创新实践党建引领、产业联动、文化交融等举措,书写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一家人”凝聚温暖情谊。临翔区构建“党委统筹、支部堡垒、党员先锋、群众参与”四级联动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团结效能。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通过“民族团结主题党日”“结对帮扶”等活动,倾听民声、纾解民困,今年以来累计解决民生问题500余件。在社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成为各族群众信赖的依靠,“有困难找红石榴”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实现从“物理聚居”到“心理认同”。在乡...
日期:2025-06-26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452 次
盛夏时节,永德县的芒果、荔枝迎来丰收季。为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当地多部门联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为即将举办的芒果节保驾护航。在永德县检验检测所,技术人员正对来自果园、收购点等环节的样品进行严格检测。通过外观检查,记录果实色泽、重量、有无病虫害等情况,并用气相色谱仪等精密设备开展农药残留检测。每个样品都经过多次重复检测,确保数据准确可靠。这些检测报告为质量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田间地头的监管同样严格。在永康镇白塔社区芒果基地,永德县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仔细检查农药使用记录,观察果树生长状况,并采集不同成熟度的样品。监管人员还现场指...
日期:2025-06-25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518 次
近年来,凤庆县通过各产业协同共进、精准施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凭借产业转型升级举措,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在产业发展方面,凤庆县分领域精准发力。第一产业注重抓前端延链条促转型。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为全县经济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持续落实重点产业链长责任,提升产业前端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稳固产业规模,提高单产质量,做强茶叶、核桃全产业链。稳固茶园面积51.6万亩,完成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标准化基地5万亩,完成临沧坚果提质增效12.9万亩,完成以滇黄精、滇重楼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2万亩。第二产业聚焦抓项目稳企业攻工业。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
日期:2025-06-25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585 次
今年野生菌进入黄金采摘期以来,临翔区的山林迎来一年中最富生机的喧闹时节。连日来,记者深入凤翔街道昔本村、博尚镇大弯子村附近山林,目睹如火如荼的“寻宝”盛况——漫山遍野的采菌人装备齐全,弯腰寻觅的身影,成为夏日山林的独特风景线。天蒙蒙亮,薄雾未散,通往昔本村的山路已是人头攒动。村民们脚穿胶鞋、防水裤,身背竹篓或编织袋,手持特制菌钩,结伴入山。“这季节,菌子是山神爷给的‘红包’。”有着二十多年采菌经验的村民何大叔笑着说。他每天清晨四五点进山,“运气好时,一早上能采五六斤,牛肝菌、鸡枞、见手青这些好货,市场上抢手得很。”记者看到,不少像何大叔这样的专业采菌人,...
日期:2025-06-24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603 次
近年来,永德县积极对接沪滇协作资源,围绕坚果、咖啡、蔬菜三大高原特色产业,聚焦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在崇岗乡建成坚果咖啡初加工厂、滇咖庄园、蔬菜交易冷链物流三大项目,助力特色农业释放发展动能,形成产业增效与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坚果咖啡初加工厂项目总投资390万元,新建生产厂房1300余平方米,涵盖原料储存、烘烤、包装、仓储等功能分区,于2024年8月建成投产。项目按照“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随着加工能力的大幅提升,企业有效破解了果农销售难、售价波动大的痛点,有效推动全县坚果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咖啡产业方面,永德县依托2019年建设的...
日期:2025-06-24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423 次
今年以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坚持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法治保障、监管提效、监测升级“组合拳”,构建起“制度严、执法硬、能力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把法治作为生态治理的“压舱石”,持续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先后出台《沧源佤族自治县林业管理条例》《沧源佤族自治县崖画保护条例》等专项法规,为生态保护划定“硬杠杠”。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推动法院、检察院、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动,形成“司法+行政”协同护绿格局。以“八五”普法为载体,深化“法律六进+N”活动,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以“严执法、优...
日期:2025-06-23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403 次
野生菌进入产销旺季以来,临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主动作为,通过“三向发力”扎实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工作,全力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宣传引导“广覆盖”,提升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监管工作群、商户联系群等线上平台,高频次、多轮次转发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毒菌辨识图谱、食用安全提示及应急处置知识。制作发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科普宣传册和宣传图,重点解析常见剧毒菌种的“戴帽、系裙、穿鞋”等典型特征和“生虫无毒”“银针试毒不可靠”等民间辨识误区。同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农贸市场、餐饮集中街区、大型商超、乡镇集市等人流...
日期:2025-06-20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492 次
当晨雾漫过海拔3343米的山峦,漫山茶树在云雾滋养中,孕育出大朝山茶叶独特的生态图谱,近年来,随着云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朝山西镇以茶为笔,点绿成金,撬动农业转型升级,在绿水青山间勾勒出“小散弱”到“精特强”的富民画卷。一、传统茶脉与现代工艺碰撞,从分散种植到品牌化革命茶是大自然的馈赠,每一叶都蕴含着山川的灵气。大朝山西镇地处沧江之畔,境内茶叶资源丰富,茶树扎根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吸收着雪山的灵气和澜沧江的雾气,造就了非凡的茶叶品质。过去当地茶叶发展一直处于小而分散、粗放管理经营、加工工艺滞后的状态,为改变这一发展现状,政府采取“党建+企业+合作社+农...
日期:2025-06-19 来源:云县大朝山西镇 浏览:895 次
2023年以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南等水库管理局探索实践以南等水库管理局党支部牵头,河(湖)长联系部门、环保、水务、库区周边村组等8个基层党组织包段负责的“1+8”护水联建机制,推动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三位一体”共同保护冰岛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自“1+8”护水联建机制运行以来,以“支部+支部”共建共管的形式,坚持组织联建、理论联学、党员联管、活动联办、工作联抓“五联”工作法,通过新建永久固定户外宣传牌、插放警示牌、悬挂横幅、滚动播报、发放资料、巡查劝离、新媒介扩散等形式,扎实做好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宣传教育。结合防溺...
日期:2025-06-19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487 次
近年来,镇康县聚焦口岸经济发展,通过整合部门资源、优化通关流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化监管,持续提升南伞口岸通关效率,推动外贸稳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镇康南伞口岸出入境人员达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06.17%;出入境车辆4.3万辆次,同比增长112.57%;进出口货运量达23.59万吨,同比增长82.12%;进出口货值超过2.9亿元。为有效应对快速增长的通关需求,南伞口岸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推行人员、客车、货车分流管理,压缩排队时间,提升通行效率。同时,依托新建成投用的现代化查验新货场,进一步优化查验流程,实现车辆“车上查验、一键放行”。据...
日期:2025-06-18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520 次
当下,位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落阳村的临沧安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姬松茸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大棚里,一簇簇长势喜人的姬松茸破土而出,务工群众穿梭在大棚间,娴熟地采摘着播种后的首茬姬松茸,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20元,不仅能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还能照顾老人,在家门口务工真的很幸福!”落阳村村民李娜托笑得合不拢嘴。今年3月,贺派乡通过“招小商”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安澜公司,将落阳村650平方米的闲置帮扶车间租赁给安澜公司进行盘活,每年可增加落阳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的同时,采取“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姬松茸产业,带动群...
日期:2025-06-17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413 次
近年来,镇康县聚焦“助企、利企、惠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机制保障,推动项目落地,全力构建园区经济发展新格局。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南伞园区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园区战略规划、产业培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度融合,全面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园区整体运营效能。全面推行“党建+产业链+”模式,发挥众裕坚果、哈里咖啡、缅应茶叶等重点企业带动作用,85%以上重点企业实现支部共建,推动组织建设与产业布局同频共振。2024年以来,园区累计签约项目2个,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38亿元,营业收入25.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54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1...
日期:2025-06-17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595 次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围绕临沧市基层党建“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建设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和农户共建产业链、利益链,通过20%的良种带动、市场带动、就业带动、技术带动,让80%的农户从高附加值产品中分享更多收益,实现亩均综合收益增加3倍以上,闯出一条“以2带8增3”的“283”咖啡产业发展新路径。双江县企业咖啡种植面积达4000亩,占全县咖啡种植总面积的20%。按照“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要求,在咖啡种植较为集中的云顶筑巢咖啡庄园成立党支部和咖啡产业协会。将党的组织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产业链的...
日期:2025-06-16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430 次
近年来,临翔区以民族文化为魂、产业升级为脉、生态赋能为根、人才协同为翼,精准吸引“候鸟式”客群,尤其是离退休人群,让游客从“观光式体验”到“生活化沉浸”,从“过境式打卡”到“居留型栖息”,让“旅居临翔”的美好体验恰到好处。紧扣“秘境佤乡、中国临沧”定位,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开发12000亩佤山凤城文旅综合体,融合康养度假、跨境金融等多元功能,丰富“月牙河水街”、特色美食街、星光夜市等多功能区域。推动房产改造为家庭式酒店,形成22家住宿业态、1000余间客房的民族旅游特色集群,联动周边吸引15.6万游客留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深度...
日期:2025-06-13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492 次
1 2 3 4 5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