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公开
临农函〔2025〕14号
戎玉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茶叶农药残留管控工作的建议》(第0127号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为办理好建议,一是成立了以局领导为办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临沧市农业农村局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综合科室总协调,业务科室具体办,专人负责抓落实的“五级责任制”。二是及时与协办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协商,两个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共同认真研提了办理意见。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明确职责。确定主管部门,明确直接责任人,细化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长的职责,建议给予村民小组长一定的专项补贴。二是建立制度。制度的核心是舆论监督,通过红黑板制度让茶农茶园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监管。三是加强管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茶叶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茶叶质量安全。规上企业或以倒卖收购茶农鲜叶的商户或企业,不得收购有农药残留不合格的茶叶,若有发现,市场监管局给予公示和通报。四是严格监控。建立健全茶叶农残检测体系,加强对茶叶农残的监测和检测,采取茶园取样的方式,产茶季节,每月抽查一次,每户茶农必须保证一年至少抽到一次,样品检测可以是先大样检测,有问题再小样检测等经济高效准确的方式,检测费用列入政府预算。五是加强培训。推动茶叶绿色生产,鼓励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大对茶叶绿色生产技术的现代培训和推广,提高茶叶质量。六是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农药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标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绿色农药,以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经研究核实,我们认为茶叶是我市高原特色农业重要产业,通过不断努力,全市茶园种植面达209.3万亩,位列第二位,茶叶产量达到18.05万吨,位列全省首位;实现农业产值83.35亿元,位列全省第二位。茶叶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茶叶质量安全是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需要常抓不懈。该建议符合临沧茶产业发展实际,是当前和今后需要花力气、下功夫解决的难点问题。在已制定出台的《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将强化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纳入产业发展重要内容。近期市政府正在组织开展“十五五”期间打造千亿元茶叶产业的论证工作,茶叶质量安全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研究。
三、关于对建议所提意见建议的逐条答复
一是关于“明确职责。确定主管部门,明确直接责任人,细化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长的职责,建议给予村民小组长一定的专项补贴”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根据全市机构改革相关规定,当前茶叶主管部门市级为市农业农村局,县级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市、县(区)两级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当前,许多茶叶集中种植区域,将茶叶质量安全列入村规民约进行管理,市场监管部门在村级建立了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农业农村部门建立了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协管)员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乡镇网格化管理。临沧茶叶产业覆盖全市77个乡(镇、街道)、835个行政村,涉及8552个村民小组、33.6万户133.6万人,给予村民小组长一定的茶叶方面的专项补贴由于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且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现阶段受地方财力限制难以落实。
二是关于“建立制度”。制度的核心是舆论监督,通过红黑板制度让茶农茶园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监管”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全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全市制定下发了《临沧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全力做好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负面舆情。健全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受理核查机制,公布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营造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多年来,全市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的产品质量事故。关于建议中提到的“红黑板制度”,我们认为是村民自治的范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行业组织、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主体配合,通过规范合法的程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监督。
三是关于“加强管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茶叶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茶叶质量安全。规上企业或以倒卖收购茶农鲜叶的商户或企业,不得收购有农药残留不合格的茶叶,若有发现,市场监管局给予公示和通报”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2024年由临沧市农业农村局、临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临沧市公安局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临沧市开展违法销售使用禁限用农药和常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5年由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印发了《临沧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系统安排部署农药残留整治工作。二是持续推进茶叶初制所规范达标。按照《云南省茶叶初制所建设管理规程》《临沧市全面规范提升茶叶初制所工作方案》要求,以生产卫生环境条件、生产加工设施设备、生产加工过程管理、生产加工人员管理、初制产品质量管控与追溯等为重点,持续开展茶叶初制所规范提升和考评验收。2024年规范提升茶叶初制所271个,全市规范化茶叶初制所数量达3732个,全市茶叶质量安全有了较大提升。三是全市组织开展《2025年茶叶市场百日整治行动》,制定了《临沧市2025年度地抽(市本级)茶叶专项监督抽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整治对象和重点整治内容,从4月上旬开始开展为期100天的整治行动,要求整治期间全市完成120 批次抽样检验工作任务。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337人次,检查初制所136家、茶叶加工小作坊46家、生产企业76家、销售单位234家,发现存在问题生产经营主体80家,责令改正54家,开展宣传培训16场次,查处案件8件,收缴罚没款6.24万元。四是按照国家和省对检测结果的公示要求,对农产品检测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在政府网站所属部门板块进行公示,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分两次公示了328个农产品检测信息。五是经市农业农村局专题研究,为进一步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围绕加强农药经营和使用重点,起草了《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园投入品管控的通知》,行文下发至八县(区)农业农村和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专项安排部署,从源头切实抓好茶叶质量安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经营主体需负主体责任,下一步,我们继续联合其他部门,持续压实经营主体责任,对发现问题严肃整治。
四是关于严格监控。建立健全茶叶农残检测体系,加强对茶叶农残的监测和检测,采取茶园取样的方式,产茶季节,每月抽查一次,每户茶农必须保证一年至少抽到一次,样品检测可以是先大样检测,有问题再小样检测等经济高效准确的方式,检测费用列入政府预算。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农业农村部门每年均会安排茶叶产品专项检测,样品费用和检测费用均由政府检测机构承担,按照茶叶生产季节组织开展。2024年全市组织开展了70批次茶叶产品抽检,无不合格产品;2025年已开展20批次茶叶产品抽样,现检测工作正在开展中。二是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年度抽检计划,2025年组织开展了抽检茶叶样品63批次,无不合格产品,查处相关案件8件,收缴罚没款6.24万元。三是省级今年安排临沧农产品胶体金快速检测任务5万项次,我们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对茶鲜叶开展一定比例的抽检工作。关于“检测费用列入政府预算”,目前检测费用均来自省级资金,能否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我们将积极与市财政部门汇报对接。
五是关于加强培训。推动茶叶绿色生产,鼓励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大对茶叶绿色生产技术的现代培训和推广,提高茶叶质量。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农业农村局依托全市茶叶科技人才队伍,组建了全市茶叶产业科技服务队,制定了《临沧市科技赋能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着力开展好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工作。确定了技术推广清单5项(茶园肥培管理新技术、茶园修剪技术、冬季封园技术、茶园套种魔芋抗旱技术、茶园夏季套种饭豆控杂草技术),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农艺技术培训8场次,培训科技人员、茶农250余人。二是规范茶园管理,扎实开展绿色有机认证。2024年全市新增有机认证茶园面积2.85万亩,全市累计认证达52.23万亩;2024年全市新增绿色食品认证面积36.84万亩,全市累计认证达91.14万亩。三是大力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全市有3个县(区)开展了申请创建工作,其中凤庆县48.87万亩茶叶基地已于2023年通过验收被纳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录,双江县、永德县分别于2023年、2024年被纳入建设期名录。双江县创建工作期满,已向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交验收申请,待验收;永德县正在开展创建工作,创建期到2026年底。四是认真落实绿色有机奖补政策。做好政策宣传,积极组织申报云南省茶产业绿色发展资金,自2019年实施云南省茶产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资金申报以来,全市累计争取获得云南省茶产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的主体60户、资金5123.689万元。2025年向省级申报争取奖补的主体64个、申报奖补资金5074.062万元,目前省级正在审核过程中。全市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组织开展绿色有机茶园认证过程中,严格执行、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方式,有效推动茶农管护茶园传统方式的转变,茶农质量安全意识得到提升,企业管控原料基地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六是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农药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标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绿色农药,以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严格农药管理。制定印发了《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禁限用农药检出问题整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通知》《临沧市农业农村局 临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临沧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临沧市开展违法销售使用禁限用农药和常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临沧市2024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等文件,系统安排部署农药监管工作。2024年全市使用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经营单位1103个,使用率75.86%;全市核发农药经营许可125份,办理农药经营许可变更申请116份,延续申请282份,注销农药经营许可100份,全市现有农药经营单位1419家;出动执法人员1849人次,开展农药市场监督检查117次,共检查农药经营门店2876家次(含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门店210家次),通过检查发现问题473起,100%责令整改,向综合执法大队移交线索31起,立案调查20起。二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农作物包含了茶园)。2024年全市完成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802.17万亩,测土配方培训期数55期,培训人数3796人,发放宣传资料5834份,发放农作物主推配方60个。共完成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面积447.0108万亩,其中:增施有机肥面积418.93万亩;绿肥种植面积11.49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16.49万亩;“三新”技术配套升级版示范1008亩。2024年全市化肥使用量17.95万吨(折纯量),较上年减1.27%,化肥使用量持续保持负增长。全市共组织绿色防控面积364.98万亩次,覆盖率53.96%;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28.11万亩次,覆盖率40.99%。组织实施农药减量增效措施面积443.27万亩次,减施农药19.02吨;农药使用量持续保持负增长,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0.72%。
真诚感谢您对茶叶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恳请您在今后工作中一如既往地给我们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临沧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