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公开
临农函〔2025〕25号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第二学习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助推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第05040098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为切实做好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实际,制定了《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临沧市农业农村局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局领导为办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专题召开了提案交办会议,指定专人负责办理,明确办理责任,确保办理工作落实成效。为提高提案答复质量,在办理过程中,市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对茶叶、咖啡、中药材、橡胶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论证,也为制定“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打牢基础,同时,征求了市科技、工信部门的答复意见。
二、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高原特色农业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难,三是科技创新不足。经研究核实,我们认为临沧拥有得天独厚的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如茶叶、坚果、甘蔗、咖啡等),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制定出台了《临沧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临沧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系列政策措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21年的27:45:28调整为21:46:33,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4:1,高原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工作成效。但正如你们所提,全产业链发展仍存在着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不高、企业不强、科技支撑不足、品牌分散附加值低、三产融合联动程度低等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还需要长久持续发力加以推动。
三、关于对提案所提意见建议的逐条答复
一是关于在科技创新、产业赋能方面建立健全奖补机制,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制定和完善针对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认真落实好奖补政策。当前,国家和省级对茶叶、咖啡、中药材、甘蔗等产业均出台了扶持政策,近年来,我市相关企业、基地不同程度获得奖补,有力加快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如2023年,我市茶叶产业获省级奖补主体17个、奖补资金2408.14万元。受地方财力限制,现阶段主要依托国家和省级的产业扶持政策,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组织宣传和申报力度,引导更多主体规范发展达到申报奖补条件,争取更多产业奖补资金注入临沧。二是积极推进科技项目实施。目前,国家、省、市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科技支撑政策体系,内容涵盖科技项目支持、创新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依托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组织实施了一大批与高原特色农业相关的科技项目,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发展工作。如在耿马自治县实施了“临沧市冬春蔬菜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综合示范”“特色药材滇鸡血藤、猴耳环优良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耿马县尖山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村”等项目,涵盖了从种植到加工等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示范。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科技项目支持。三是加大科技服务。2025年,围绕临沧坚果、茶叶、中药材、咖啡、粮食等重点产业,整合各方科技资源,组建了由市、县、乡三级构成的“院士专家团队+科技服务队+乡土人才”科技服务架构,完成临沧坚果、核桃、中药材、咖啡、茶叶五个产业全产业链科技攻关框架图的编制工作。下一步,落实和发挥好科技服务队职责作用,大力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并开展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
二是关于因地制宜对农业产业链发展形成统一指导体系,避免各县(区)同质化发展。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县域产业分工。在《临沧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规划(2023-2027)》中,已明确了各县(区)的重点主导产业,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如耿马县以甘蔗为主、双江县以茶叶为主、凤庆县以核桃为主、永德县以坚果为主等,县(区)之间各有产业发展侧重点,形成差异化布局。下一步,在正在谋划编制的“十五五”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中,我们将认真吸纳你们的意见,统筹指导农业产业“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继续指导落实好产业布局规划,既推进差异化避免同质化发展,又鼓励区域协同抱团联合发展。
真诚感谢你们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你们在今后工作中一如既往地给我们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临沧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2025年7月18日